「高新区自创」山东半岛自创区“领跑”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互联网 2017-08-22 11:28:19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高新区自创」山东半岛自创区“领跑”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六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一年以来,自创区加快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整合山东半岛科技创新优势资源,成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创新载体。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自创区内企业怎么干?政府部门如何服务?7月24—27日,在由山东省科技厅主办、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承办的“新旧动能转换看山东”首届全国媒体走进自创区采风活动中,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这6个国家高新区,亲自感受自创区内新兴产业发展力量,体验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氛围。

机制变活,打破“枷锁”培育创新沃土
在智能时代,虚拟现实已成为消费领域新的爆发点,而位于潍坊高新区的歌尔股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却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已完成销售额203.1亿元、增长34.2%,其VR高端产品占据了全球70%的份额。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歌尔股份能够“独占鳌头”,源自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人才为支撑,布局智能穿戴、虚拟现实、机器人与无人机等领域,声学、无线、VR等领域的技术已经站在国际前沿。
与此同时,外部政策环境“沃土”对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歌尔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企业发展环境日益优良,政府各种创新政策更为歌尔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
“在优化发展环境的赛道上,政府必须想在企业前面,跑在企业前面。”潍坊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表示,惟此才能培育好企业创新的沃土,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安心创业、快速发展。
不止潍坊高新区,自创区成立以来,各地积极放活体制机制,培育创新沃土,为自创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自获批以来,自创区内各国家高新区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营造了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实现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口制收费。”山东省科技厅园区办公室负责同志向记者表示,去年以来自创区先后建立了权力清单、服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近50项,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济南市下放3250项市级行政审批权力事项给高新区。淄博高新区设立了创新创业通票基金,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高企认定、上市融资等普惠性、链条式服务。烟台高新区积极争取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建设等领域的国家级改革试点7项、省级改革试点4项。潍坊高新区对孵化载体及其孵化企业进一步放宽住所登记条件限制,率先启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
此外,自创区已实现“创新券”负面清单、科技成果转化补偿、“人才特区”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的率先落地。如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普惠制政策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对已建立研发准备金、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企业给予研发经费后补助。实施“小升高”培育计划,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小微企业给予10万元补助。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方面,设立了自创区发展建设专项资金,采用因素分配的方式,引导自创区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发展,去年累计向自创区发放创新券8000多次,补助资金超过2000万元,惠及企业1000多家,带动企业新增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
平台建设更进一步“滋润”了政策环境“沃土”。目前,青岛高新区已形成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潜基地、载人深潜器等重大海洋科学基础设施集聚的新格局;淄博高新区在现有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正在组建新材料创新大平台……发展至今,山东半岛自创区已拥有产业技术研究院2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加速载体60多个,累计孵化企业近万家,集聚创业资本200多亿元,这些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为推动区域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产业更优,六大“名片”筑起发展高地
“蓝鲸1号”正式交付、“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对接……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都有烟台高新区企业的身影:“蓝鲸1号”由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自主设计和建造;“天舟一号”的宽波束中继测控系统、舱内辐射环境测量载荷等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3所研制。
烟台高新区频频刷屏的背后,是其多年来培育“名片”产业的战略定力结出的硕果。近年来,烟台高新区集中打造“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和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特种焊接、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名片”逐渐显现。
而这仅仅是自创区各高新区培育“名片”产业的一个缩影。
在济南高新区,世界首个大型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浪潮天梭K1高端容错计算机、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飞机雷达罩等众多能够随时迸发出新动能的信息产业资源集聚,信息产业“名片”日趋凸显;
在淄博高新区,独创“全陶瓷刀”填补中国全瓷刀具产品的空白,鱼子蓝釉、星光美钻釉等名贵艺术釉更是世界独创……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新材料之花开遍淄博,“新材料名都”品牌逐渐打响;
……
自创区各高新区做大做强特色重点产业,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也逐渐成为区域性的产业“名片”:济南高新区集中打造面向深海数据传输、海洋卫星通讯、环境协同观测等领域的新兴信息产业;青岛高新区重点培育面向海洋科技创新的科技服务产业;淄博高新区培育壮大新材料特别是海洋新材料产业;潍坊高新区培育壮大面向蓝色经济的光电和动力机械产业;烟台高新区集中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和海工装备产业;威海高新区重点培育壮大涉海新材料产业。
功能布局和主导产业的错位、协同发展,让自创区更像一个巨大的引擎,带动山东经济整体跃升。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创区还为山东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本,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而这,正是自创区设立的题中之义。

动能日新,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自创区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成效,通过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
据山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创区产业发展实现质量稳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2016年,自创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460.24亿元,占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14.51%;占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72.9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9.18个百分点。”。该部分负责人介绍说:至今年6月份,自创区内共拥有外资研发机构71家,在海外设立科技园区和研发机构63家,省级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7家。今年以来,自创区引入新项目447个,其中内资项目数量增长36.0%,外资项目数量增长55.6%;项目合同总额达282.4亿元,增长27.4%,其中内资项目增长21.1%,外资项目增长速度较快,达到了128.1%。 截至目前,济南电子信息、青岛数字家电、淄博新材料、潍坊动力装备、烟台化工新材料、威海海洋生物及制品等6个产业集群产值已达到千亿规模。
有了“名片”产业,关键还要树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品附加值高、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黄金”品牌,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格局。如何才能实现“点石成金”效应?
“下一步,自创区将重点围绕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率先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着力将自创区打造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策源地,把自创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分类指导六个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鼓励济南、青岛高新区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新兴产业高地;支持淄博、潍坊、烟台、威海国家高新区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
此外,自创区将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国际化、高标准、一站式的人才服务中心。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促进创新要素和新动能向自创区集聚,提升产业发展格局。强化自创区创新资源共享开放,提升对其他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以升促建”,加快推动菏泽、滨州、聊城、日照等省级高新区晋升国家高新区,实现全省17市国家高新区全覆盖,整体优化提升全省高新区的战略布局,打造一批支撑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高地。(记者 张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