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山海间崛起“蓝色”创新高地

互联网 2017-08-01 10:15:30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烟台高新区」山海间崛起“蓝色”创新高地。

“蓝鲸1号”正式交付、“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对接、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都有烟台高新区企业的身影:“蓝鲸1号”由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自主设计和建造;“天舟一号”的宽波束中继测控系统、舱内辐射环境测量载荷等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3所研制;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为C919提供钛合金紧固件。
7月25日,“新旧动能转换看山东”首届全国媒体走进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采风团来到烟台高新区采访,全方位了解高新区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蓝色经济引领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高新智造”成就大国重器

烟台高新区频频刷屏的背后,是多年来聚焦高端、创新驱动的战略定力结出的硕果。早在设立之初,烟台高新区就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已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100多个,总投资逾千亿元。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强势崛起。
说到自主创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来福士”)是个最好的例证。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巨轮型的大楼,800多名研发人员在紧张工作,这些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刚开始涉足钻井平台时,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能力很弱,从第一代到如今的第七代,而现在已经能够生产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
2016年,烟台高新区作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六大载体之一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烟台发挥高新区在推进自主创新中的引导服务作用,先后同8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建科研院所及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6家,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05项。

抢占生物医药和医养结合两个制高点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也是烟台重点培育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烟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为龙头的产业集群,集聚了一批创新企业,融合了一批创新资源,对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烟台国际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是依托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开发建设的集医药研发、医养结合、医疗服务、科技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园区,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主要建设两大核心: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和国际健康产业创新中心。
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主要开展生物医药、再生医学与精准医学等领域的研发创新、技术孵化和企业培育。国际健康产业创新中心致力打造在国内最具影响力、接轨国际医疗健康产业的特色园区。预计到2020年,将汇聚各类国际医疗创新及服务机构、专科医院、专业治疗中心等30家以上,年收入突破20亿元,成为全球化领军型特色医疗服务聚集区。

小零件科技创新打造事业新辉煌

“这一枚小小的高锁螺母,要经过30多道加工工序、十几道检测。在研发阶段,光为了模拟飞机起落对零件的冲击,就要做13万次高强度的抗疲劳测试。”采访中,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钛金科技”)的生产车间里,检测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紧固件,里边包含着空气动力学、材料学、热力学、摩擦学等十几种原理。
钛金科技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具备为航天航空等高端装备产业开展高性能钛合金紧固件配套的高科技企业,承担了C919大型客机钛合金紧固件国产化项目,为中国商飞C919大飞机项目提供配套及实施大型客机项目的整体产业布局中起到重要的配套支撑作用。
作为烟台航空航天产业的重要板块,钛金科技高度重视科技研发、抢占产业高端,由其牵头组建的“航空航天新型材料应用及紧固件产业战略联盟”,已正式获批省级技术创新联盟,并与北航、哈工大等联盟单位紧密合作,获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
随着C919等机型大批量生产,国内外客户需求不断加大,钛金科技将着力带动一批围绕航空航天精密制造业配套协作中小型企业,形成独特的国际化生产能力的科技园区,为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增长及我国民用航空高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后劲充足

创新是高新区的生命和灵魂。高新区以创建“省级创新创业区域试点”为重点,努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完善创业载体,重点打造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一个中心”,创业1号、创业吧“两大众创空间”,中俄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创业大厦“四大孵化器”,国际企业创新港、北航科技园、西电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四大加速器”,推动形成多形态、成规模、全方位的梯级载体平台体系。
创新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成为推进科技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高新区与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等高校院所达成合作。截至目前,烟台高新区先后与近80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建科研院所和科研机构近30家,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设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企业技术中心39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3家,院士工作站3家。区内企业先后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8项、省级重大项目16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
此外,烟台高新区还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把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作为实施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抓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创新高地的高端链接和创新协作。
据了解,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以来,烟台高新区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自创区建设为引领,加快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化蓝色经济创新型特色园区,经济社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22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7.2亿元。(记者 张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