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核桃」为打造泉城科技支点助力

互联网 2015-06-02 17:50:42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济南核桃」为打造泉城科技支点助力。

在郁郁葱葱的济南南部山区盛产核桃,总计近40万亩。作为南部山区主导经济树种,曾一度为当地带来丰收和富裕的希望。然而,随着核桃品种的逐渐退化和市场变化,传统的核桃种植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发展需要。
为了致富,每当农闲时节,村里的青壮年背起行囊外出务工,为求新、求变、求富的梦想打拼。种地,务工,成为当地大多数村民求富的选择。
“想要真正的富起来,靠打工是不行的,还是要发展有科技含量的产业”。在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看来,只有从生产力上进行变革,才能真正改变济南南部山区的发展。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济南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亟需这样一个支点,在新常态下整个济南市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需要科技发力的支点——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以近五年来累计转化的870余项科技成果,为打造济南市科技支点助力加油。

以科技发力,深耕特色农业

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通过深挖 、牵线、联合、扶持等等一系列措施,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深入,打通了产业升级的渠道、农民致富的大门。

对于香玲核桃专业合作社的核桃种植户来讲,回首岁月,2010年4月8日,绝对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这一天,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发起组织的省农科院“服务济南”专家服务团邀请了高宏伟、项昆两位核桃专家来合作社,为200多家核桃种植户进行了核桃种植管理培训,培训交流中,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和专家提出了改良核桃种植品种的想法,而这也恰恰是合作社种植户所关心的并焦虑的问题——长期以来,济南南部山区的核桃品种良莠不齐,结果大小不一,为核桃的种植、管理、收购和加工造成了难题。
一拍即合。经过多方考察,高宏伟和项昆两位专家向香玲核桃专业合作社推荐了山东省林科院最近刚培育引进的“绿香”鲜食核桃新品种,这种新品种核桃青果易脱青皮,易取整仁,核仁饱满,味清香,适合鲜食,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价值。
随后,生产力促进中心很快为其联系了“绿香”新品种核桃持有单位——省林科院经济林所,并多次邀请省林科院经济林所所长侯立群博士来到香玲核桃专业合作社了解核桃苗木培育情况,探讨引种“绿香”核桃新品种的几个技术要领。经过几次洽谈,合作社很快与省林科院草签了45万元的引种合同,并于当年6月份在山东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签订了《鲜食核桃新品种“绿香”的繁育及栽培种植》的正式合同。
按照合同,2011年合作社建立“绿香”新品种采穗圃面积10亩,育苗圃面积30亩,发展示范观光、采摘园面积50亩。香玲核桃专业合作社引种“绿香”核桃新品种后,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济南及周边地区核桃品种资源,调整南部山区核桃产业种植结构,还改善了济南周边的生态环境,促进济南南部山区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从2011年引进新品种至2013年,通过济南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战略联盟专家及济南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当地农户人均收入增加8000元,销售收入达800万元。
产量上去了,收入增加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负责人却依然没有解开眉头:
南部山区的核桃种植面积巨大,香玲核桃专业合作社的情况不是个例。如何扩大服务职能,让更多的群众收益?
在多方筹备下,生产力促进中心多次邀请省林科院、省农科院、济南果品研究院等专家到田间地头调研服务,并牵头组织27家企业、高校院所成立了‘济南核桃产业集群核心技术联盟’,对核桃进行育苗、生长、挂果、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指导和帮助,通过产业化的规范,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并将努力打造出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强势企业,让济南核桃走向世界。
“核桃青皮重量约占整个核桃果实总重的三分之二,虽然含有多种高经济价值的物质,但由于技术条件达不到,目前其处理方式主要是堆积沤肥,有些农户甚至丢弃到沟渠河道中,成为南部山区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以目前年产核桃干果计算,目前每年至少有10万吨的核桃青皮亟待处理。通过产学研结合,华鲁食品公司以核桃青皮作为黑色颜料、抗癌药物、生物农药的主要原料进行研发加工,最快2016年将有产品推出上市。”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济南核桃产业的龙头企业,济南华鲁食品有限公司与济南市农科院进行合作,对核桃青皮再利用进行研发,将污染肥料变成“金”,在改善环境、增加经济、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发挥大作用。

引他山之石,扩大科技服务范围

亲力亲为以身示范、以点带面提升整体科技实力,在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努力和示范下,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的眼界在扩大、服务能力在增强、服务范围在扩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作为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的发起单位,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联盟,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首的科技服务机构,跨越省内、国内,开始放眼国际,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力。
作为济南都市圈中的重要一环,莱芜是中国最大的粉末冶金生产基地,占全国总产量的47%左右。然而地处鲁中,莱芜市仅有一所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少,科研后劲明显不足。与此对应的是,在遥远的欧洲,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粉末冶金研究所是欧洲最大的从事粉末冶金制品的研究机构,技术水平在欧洲领先。为了使白方技术在莱芜应用,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科学院生产力促进中心3次派人赴白俄罗斯粉末冶金研究所考察和洽谈技术引进事宜,并组织莱芜新艺公司两次到白方实地考察。
作为莱芜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技术引进项目,该技术引进实施后,新艺公司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由600MPa提高到850MPa,提高了42%,产品售价提高了25%。该技术引进费人民币350万元,按技术实施前后实际销售收入同比计算,投入产出比达到1:31.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拓展莱芜市与白俄罗斯的合作,在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的多方推动下,莱芜市政府聘请粉末冶金研究所所长伊里申科担任莱芜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并为此组建了院士工作站,伊里申科院士及其团队定期到工作站开展项目研发及成果转化等活动,为莱芜乃至全国粉末冶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全面服务。
在技术合作打下的基础上,作为总牵头单位,新艺公司2013年申报并承担了莱芜市“十二五”以来首个国家“863”计划———“高密度铁基粉末冶金构件先进制备技术”项目,奠定了莱芜市粉末冶金制品生产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
作为联盟的“大哥”,近两年来,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络了112家大学、院所的1031名专家,服务企业5600余家次,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1013次、技术咨询1516次、技术推广581项,提供培训服务9199人次,导入技术225项、引进人才63人、培育科技型企业201家,形成产学研合作基地120余个,为企业新增销售额超过120亿元,为社会增加就业超过1.5万人,受到中小企业和同行的广泛好评。
同时,在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带动下,作为联盟的骨干力量,其他成员中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省科院生产力促进中心成功获批2个国家级服务平台:“中国创新驿站山东区域站点”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德州生产力促进中心2012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2012-2014年度省级星火培训基地;泰安生产力促进中心在2012年全国绩效评价中,由C类升级为B类;淄博生产力促进中心去年顺利通过了科技部中国创新驿站基层站点评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技术转移服务试点单位。
16年风雨兼程,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可谓载誉满身:早在2004年就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中心,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先进服务机构;2009-2013年,连续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是科技部高新司批准的工业设计服务试点单位和服务新农村建设首批试点单位;连续多年被科技部评审认定为国家级优秀示范中心和国家级“A”类示范中心,进入全国前列,屡获生产力促进(服务贡献)奖……
16年辛苦耕耘,以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代表的济南科技服务的发展模式,成为科技服务界响当当的一面旗帜。

服务创新,打造特色服务模式

生产力促进中心就像一座桥,架在中小企业与政府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金融机构之间,它最核心的任务就是为企业做好服务——而这恰恰需要中心顺应时代发展、科技发展,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服务方式也在进步。
服务一个企业,甚至可以带动一个行业;服务一个行业,甚至可以带动整条产业链——然而,即便是带动了行业、提升了产业,怎样解决愈来愈多、愈来愈烈的企业需求之渴?怎样通过增强自身服务能力,扩大服务影响以把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功能再进一步延伸?
在实践中,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形成了多种技术转移服务模式:
以公益性服务模式为基础搭建多款交流平台,在保障技术转移双方利益的前提下使技术转移多方形成互信的取向,从而提高技术转移项目的成功率;围绕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信息发布、成果展示、仪器设备服务、技术交易、项目评价、项目申报、信用评估等相关流程进行服务体系节点设置,先后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网站、县区分中心、行业分中心、信用评估等体系节点,成功打造出配置合理、运转流畅的“技术转移服务产业链”服务模式;积极运行涵盖全市科技局系统面向社会服务资源的“济南科技服务中心”,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实现技术转移项目从信息发布到立项支持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实行网上信息、实物展示和技术项目发布会相结合,大型技术成果展会和针对性强、专业程度高、规模小的技术项目对接会相结合的“双结合”运营模式,促进技术转移的交易量,提高成功率。
此外,随着精细化服务需求的提高,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还为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2012年11月14日,中心顺利召开科技金融支撑计划启动签约仪式,与北京、招商、民生、齐鲁等商业银行和县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组织4家合作银行对28家企业进行了考察,促成银行与16家企业签订贷款合作协议,达成贷款意向总额1.22亿元。同时,中心采取了联合地方行业协会,建立实体服务机构,促进技术转移的方式,建成行业分中心8家,行业分中心的专业化服务和在信息、技术、联络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促进技术转移的重要支撑。
……
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载体,促进产学研合作;以济南科技服务大厅为主体,采取一站式科技服务模式;强化各类联盟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开展工业分包、工业设计等特色服务——
自成立以来,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并随着服务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深化。目前其搭建的“济南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已成为省内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一流创新服务平台之一;济南科技成果转化公共信息网、济南科技成果及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大厅和中国科学院济南科技成果展厅成为科技成果展示对外开放的窗口;覆盖全市十个县区、八个重点行业的分中心及由大学、院所科技成果推广咨询专家和重点联系企业联络员队伍也已成为科技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
……
随着工作的深入,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带动和促进济南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逐步走上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道路的一盏指示灯,成为政、企、院校沟通联结的一条纽带,更成为助力济南适应新常态发展的一个有力支点。中心也连续三年保持科技部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A类中心荣誉称号,并多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技术市场科技金桥奖等,并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生产力创新创业发展论坛暨20周年表彰大会上荣获中国生产力杰出贡献奖;中心主任曹鲁民等荣获个人杰出贡献奖。
……
十六年弹指,在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中,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助力济南市及周边城市的科技发展,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进行着创新、前瞻、变革的伟大实践。
回眸十六年,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用事实说话:
她的诞生,在科技和经济间架起了一座金桥;
她的发展,为区域内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插上了一对金色的翅膀;
她的拼搏,带领着济南市以及周边的科技中介为产学研结合开辟了一个金色的大舞台。
回眸十六年,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可以骄傲地宣称: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市科技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城市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一些关键领域有了重大突破、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贡献密不可分。助力打造泉城科技支点,是济南生产力促进中心过去、现在、未来不变的努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