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企业」“用”好知识产权 培育壮大新动能

互联网 2018-04-27 16:10:23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知识产权企业」“用”好知识产权培育壮大新动能。

2017年,全省共申请发明专利67773件,获得授权19090件。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省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4590件——这是近期记者从山东省知识产权局获悉的数据。
庞大的专利数量蕴藏着我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不竭动力。如何盘活用好这些资源,实现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从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在当前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
企业作为知识产权运用的主体,在通过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搭建“重点城市+创新主体+运营机构”多层次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规模超过3亿元。在加强知识产权运用的过程中,推动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帮助龙头企业稳步提升。


全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推广试点工作会议召开


举办企业“贯标”培训班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人员资质考试


“知本”变现:中小企业“爬坡过坎”添动力
激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是培育我省转型升级新动能的重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的有力手段,其目的正是破解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题。
作为我省第一批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发展资金的中小企业之一,蓬莱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小作坊到蓬莱新型化工产业龙头的嬗变。这不仅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企业成长推动作用的有力彰显,也使嘉信染料成为将无形“知本”变现的典范。
成立于2010年的嘉信染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染料化工企业。创业初期,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让其一度陷入“有技术、缺资金”的窘境,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在省市知识产权部门的推动下,2013年,该公司在没有任何固定资产可供抵押的情况下,将两项专利权质押,获得银行3000万元贷款。这笔资金的注入,为嘉信染料快速行驶增添了动力,产值和销售收入连年翻倍——2011年至2016年,销售额从800万元激增至3.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不仅缓解了嘉信染料的燃眉之急,还让其找到了知识产权与资金的最佳结合点,在专利申请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在山东,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7年底,我省共有800余家企业通过以专利权等为质押,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总金额超过270亿元。2017年,全省办理专利权质押登记458件,以专利权作质押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总金额达到49.87亿元。
与此同时,我省潍坊、济南两市先后获批国家质押融资示范城市和专利保险示范城市,青岛、济南、烟台高新区被纳入质押融资试点,德州、烟台被纳入专利保险试点市。全省先后列入国家级专利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试点的示范单位达到12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亮眼成绩单的取得,得益于日臻完善的创新制度保障,持续加大的政府扶持力度和不断增长的银企踊跃参与热情。
记者从省知识产权局了解到,2015年以来,我省坚持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把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推动。出台《山东省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管理办法》,对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而产生的评估费和利息进行补助;出台《山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更好地化解银行贷款风险,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有效化解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顾虑。
在此基础上,山东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开展了专利权“政银保”融资试点。上述负责人介绍,把“专利质押、保险、担保捆绑”的质押融资工作模式是我省推动全省专利质押融资工作的主要方式。
目前,专利权“政银保”融资已在青岛、烟台先行先试,并取得良好效果。以青岛为例,该市引入保险公司为企业贷款提供增信,由保险、担保、银行三方按照6:2:2的比例共同分担风险,为“轻资产、无抵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截至2017年年底,已为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8000余万元。

“贯标”助力:示范企业“腾飞发展”树标杆
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前期质押融资得以成长后,通常会面临知识产权管理问题。这就需要知识产权贯标来助力。
“贯标”,即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这一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标准,于201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贯标,企业可以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从而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等。
在企业“贯标”方面,山东将其纳入省级优势企业培育体系,作为推荐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的重要条件。
“2017年,我们对在山东展开业务的59家知识产权认证辅导机构开展了专题调查,形成山东省知识产权认证辅导机构情况报告,并组织已获证企业填报知识产权认证辅导机构的网上调查问卷,对反馈信息进行整理,为今后的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截至2017年12月底,全省已有821家企业取得了《标准》认证证书,通过认证企业的数量和贯标工作的实效均名列全国前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圣泉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各类植物秸秆研究开发与综合利用,涉足高性能树脂及复合新材料、大健康、生物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五大产业的创新型企业集团。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创新以及对创新成果的保护。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探索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式方法,公司于2015年5月顺利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
“贯标”工作推动圣泉的知识产权管理实现质的飞跃,专利数量和质量迅猛增长:截至2017年底,企业累计申报国际、国家专利858项,授权527项。此外,有40项发明专利已通过国际专利申报(PCT)进入114个国家,并在19个国家获得授权。“贯标”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圣泉的创新能力,还使知识产权渗透于研发创新、转型升级等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日益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所在的关键性战略资源。
如今,圣泉通过多种方式改造升级传统支柱产业,做精做强新兴优势产业,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公司转型发展培育了新动能。而圣泉对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也使其成功跻身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行列。
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标杆带动作用,近年来,我省将省示范企业作为优势企业培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积极引导企业把专利融入技术创新、生产经营全过程,学会运用专利、商标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培育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知识产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成效显著的示范企业。
2017年,我省有10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9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同比增长119%。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育省级示范企业441家,国家级示范企业25家、优势企业223家。


积极推动企业特色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


发力未来:专利导航“拨云见日”指方向
对于知识产权而言,如果说创造是源头,保护是核心,管理是关键,那么,运用则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记者从省知识产权局了解到,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作为我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2018年将从深入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加快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主体优势和开展知识产权扶贫攻坚四个方面发力。
浩如烟海的专利信息在蕴藏巨大宝藏的同时也充满风险,这就需要开展专利导航来推动专利信息的有效运用。今年,我省将在省、市、园区、企业等不同层次开展各类专利导航项目:省里重点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市里和重点产业园区实施一批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企业开展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培育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同时,开展专利价值度分析研究,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专利导航服务。
在加快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方面,充分发挥山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金融资本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营生态体系,打造成山东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枢纽和服务业集聚区新高地。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平台,采取外引内联的办法,加强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的联合,吸储一批有转移转化前景的高价值专利,构建新旧动能转换专利池,为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动能。
专利密集型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在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主体优势方面,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试点。同时,研究制定企业知识产权贯标的整体性规划,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贯标,积极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动贯标企业数量实现较快增长。
根据前期规划,我省将在重点领域掌握100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能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知识产权。目前,我省已遴选培育两批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今后继续加大培育和跟踪服务,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促进高价值专利产出的长效工作机制。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以及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现实需要。我们要以高效益的知识产权运用,为社会提供资源供给,供给新产品、好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