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蓄电池」创新助力鑫旭实现跨越发展

互联网 2018-01-16 14:19:24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电池蓄电池」创新助力鑫旭实现跨越发展。

“清晰的定位和只争第一的创新精神是鑫旭快速发展的关键。”
鑫旭集团是以铅酸电池、蓄电池专用装备研发、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集团公司,坐落于淄博。
从2011年创立第一家公司淄博鑫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到2012年建东营分公司,再到2014年成功并购烟台金潮宇科蓄电池有限公司,2016年进军锂电、核电、环保产业,2017年在巴基斯坦建鑫旭工业园,不到七年,鑫旭完成了由单一的蓄电池装备向蓄电池全产业链发展的完美跨越。
不到七年的时间,从最初的跟着德国学的行业新手到拥有多项专利、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龙头”;从一家只有50万元资金的装备生产公司到涵盖装备、终端、环保等多个板块、年产值4亿元的集团企业,从国内小有名气到走出国门,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鑫旭速度”书写了行业传奇。
快速发展的背后有何秘诀?近日,记者专访了鑫旭集团董事长侯建新。

从新手到“龙头”
七年实现装备产业最高梦想

2011年,鑫旭集团第一个企业淄博鑫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成立伊始,我们的定位就非常高,思路明确,就是要对标世界一流水平。”侯建新说,建厂之初,鑫旭的思路是第一步先达到德国水平的75%,第二步达到95%。
然而,让侯建新没想到的是,鑫旭机电的创新水平远远超过了这个“对标德国”的标准。
开始的两年,鑫旭主要是对德国一流企业的先进成果进行学习、模仿、消化吸收再创新。经过两年的摸索,鑫旭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项自主创新。其中,2012年,鑫旭自主研发的环保型集成式电池内化成系统和管式板栅挤膏生产线的两项技术分别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环保型集成式电池内化成系统是蓄电池制造产业的专用设备。这一先进设备的成功研制实现了电池内化成和电池初充电过程同时完成,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全封闭运行,不仅可以达到酸雾零排放,还让所有生产过程中的电解液全部实现可循环利用。这在国内来说是首创。国际上,能做同类产品的只有德国的Inbatec公司。
创新还不止如此。相对传统工艺中的板极槽化成和电池初充电工艺,该技术还将整个生产过程的时间缩短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工业用水、电、气等能耗也降低了三分之二。同时,这一技术还完全消除了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槽化成所产生的含酸废水,实现了铅蓄电池的清洁生产。
除此之外,几年来,鑫旭还自主研发了2V环保型集成式电池内化成系统、12V酸循环内化成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输送电池酸循环内化成系统、自动防护酸循环电池内化成系统和水域化成系统等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先进技术、工艺,实现了国内该领域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发展。目前鑫旭已经分别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80余项。
据悉,近年来鑫旭研发、生产的电池生产设备均为国内首台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出口到37个国家,已经成为铅酸蓄电池设备行业标准的起草者。同时,鑫旭还从最初的生产单台设备,发展到了可以高水平提供涵盖设备生产、工艺布局、产品设计、产品技术等所有环节在内的整个生产线的总包服务。
“这是装备企业的最高梦想。”侯建新说,鑫旭机电的快速发展是他最大的骄傲。
完成从行业新手到“龙头老大”的完美跨越,鑫旭只用了七年时间。2017年,鑫旭机电出口额突破1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
在国内经济并不景气,特别是工业投资不景气的情况下,鑫旭机电的产值还能每年实现翻倍,着实不简单。谈及经验,侯建新表示,主要是源于最初定位清晰,思路明确。“更重要的是,我们肯在创新上下大力气。”据悉,鑫旭机电的装备每两年必定更新换代一次。如果研发人员两年没有创新,项目负责人就要“下课”。

从“50万”到“4亿”
多样化布局助力全产业链发展

创立集团第一家公司鑫旭机电时,侯建新就有长远的布局:不仅要有生产设备的工厂,还要有终端——生产电池的工厂,要从需求、研发到应用,形成产业链条闭环发展。
基于此,2014年,鑫旭控股并购了专业生产铅酸蓄电池的烟台金潮宇科公司。
侯建新说,为了做好这个电池厂,他先后去了12个国家的30多家一流企业考察,学习其思路、理念。如今,经过三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从当时的只做单品种,发展到了现在的储能、胶体电池、备用电源、核电电池、核电站屏蔽等多个系列产品,成为全国蓄电池生产工艺布局最先进的企业。同时,还成为高端外资品牌叉车在中国工厂的独家或主要电池供货商,配套业绩涵盖美国、德国、日本等诸多国际知名叉车品牌。2017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据介绍,为了在蓄电池产业发展上取得进一步突破,2015年,鑫旭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就石墨烯在铅酸蓄电池的应用开展研发。同时,双方还共建了“新型能源电池智能装备与清洁生产国际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
据悉,除了昆士兰大学,鑫旭还与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多个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能源产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回收、循环利用很关键。”侯建新说,铅酸电池98%的资源都可以回收利用。鉴于此,鑫旭正在布局铅酸蓄电池回收产业。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绿色发展,2017年,鑫旭还专门成立了山东奥尔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污水、酸水、重金属处理等技术的研发、应用。
创新无止境。
鑫旭坚持战略制胜、创新引领潮流的发展思路,在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指导下,一方面着眼国内蓄电池行业环保升级的机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自动化程度高、低排放的绿色蓄电池生产装备,另一方面结合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持,2015年,进一步拓宽了产业布局,开始进军锂电产业。目前已与保加利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多个国家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同时,依托丰富的铅资源优势,2016年,鑫旭集团还瞄准了核电站的后处理市场,开始发展核辐射安全装备产业。
“这样一来,从上游的装备研发、铅酸电池生产,到下游的铅资源利用,再到环保技术产业及锂电新能源板块的开发,2017年,鑫旭集团完成了整体产业布局。”侯建新说,至此,鑫旭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目标——实体企业骨架搭建顺利完成。
据悉,最初成立第一家公司时,鑫旭只有50万元的资金。几年来,鑫旭坚持多样化产业布局,全产业条同时推进的发展战略,2017年,集团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

从“国内”到“全球”
在世界范围贴中国“标签”

“集团的第二个五年是要做大做强。”侯建新说,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鑫旭集团也以“走出去”战略为指引,将未来发展的目标定在了国外。
2017年,鑫旭集团与巴基斯坦“鲁巴集团”合作在当地建设了鑫旭工业园,预计2018年竣工。该工业园建成后,将针对当地具体需求开展多个产业领域的创新。
“要走出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专业人才很重要。”据此,2017年,鑫旭集团成立了鑫旭国际电化学培训学校,旨在有针对性地为行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侯建新介绍,该学校集电化学研究培训于一体,主要教学科目为合成电化学、量子电化学、有机导体电化学、电气自动化等。据了解,目前该学校已经聚集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浙江大学教授郭永千,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巫英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于华等一批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担任授课老师。
“学校将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产业资源优势,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长期的稳定性发展与合作,助力沿线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升。”侯建新说,为此学校还将重点培养国外专业人才,以在世界电化学领域贴上更多中国“标签”。
侯建新是军人出身。军人的品格让侯建新自创业开始就一直坚持“只认第一,不认第二”的理念。受他影响,无论是市场拓展还是新厂搭建,鑫旭所有员工无论多苦多累都不曾有一丝抱怨与迟疑。
据悉,2012年,鑫旭机电在东营建分厂时,从开工到竣工,厂房建设只用了37天,建筑队成员都是鑫旭的员工。据侯建新说,在厂区建成剪彩仪式上,与会嘉宾曾赞叹:深圳速度没有鑫旭速度快。
“集团发展这么快,一方面是得益于最初的定位明确、思路清晰,另一方面就是有一个积极向上、不怕苦不怕累、只争第一的团队。”侯建新说。
下一步,鑫旭集团将继续做大做强装备产业,提高标准化、自动化程度,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配套蓄电池企业,使鑫旭成为国际化知名品牌。在蓄电池领域,将着力拓宽现有产品生产线,加大国际贸易,坚持国内外业务同步发展,使金潮宇科成为工业电池领域的佼佼者。同时,也将全力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发展环保、核辐射安全装备等产业,使集团业务实现横向、多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