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食用菌」“小蘑菇”如何长成80亿元“大产业”

互联网 2017-11-21 15:37:48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邹城食用菌」“小蘑菇”如何长成80亿元“大产业”。

“超出想象,这样的自动化、标准化水平完全超过了欧美。”日前,山东省食药用菌产学研合作暨科技精准扶贫项目推介会在邹城举办。会议期间,现场参观邹城食用菌企业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教授李玉如是评价邹城友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金针菇生产水平。
据悉,该公司是一家工厂化专业生产金针菇的农业企业,从菌包配料、灭菌接种到出菇采收完全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可日产金针菇120吨,是目前全国单产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该公司的建成投产标志着邹城食用菌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标准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受到点赞的不止友硕公司。邹城市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也是邹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食用菌产业的骨干企业,主要从事杏鲍菇栽培、销售、菌种研发、技术服务等。该公司通过与黑龙江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食用菌界率先试水物联网,实现了食用菌栽培全过程智能化、精准化,使质量安全实现了可追溯。该公司总经理常猛表示,物联网为公司发展插上了智能“翅膀”。
除了鲜菇栽培,食用菌精深加工也是邹城重点发展的产业。比如常生源菌业的巴西菇多糖(抗癌药物成分)提取、济宁十八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金针菇保健饮料开发、山东宇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邹旺食用菌有限公司的灵芝盆景栽培……邹城的食用菌产业正在不断优化升级。
然而,令专家、企业代表惊叹的还不止如此。
参观中,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近年来研发的一系列食用菌新品种也引得众多专家、企业代表点赞:自去年一诞生就以“白富美”享誉业界的玉木耳;让农户每年可以延长三个月栽培周期从而大大增加收益的高温平菇;来福蘑、白灵菇、黑皮鸡枞……
菌种直接关系到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是实现食用菌高质量、工厂化、标准化、高值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因此,近年来,在食用菌产业上,除了扶持企业实施规模化、智能化,邹城始终把良种繁育放在首位,作为核心工作来推进。2015年,借成功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东风,邹城组织福禾菌业联合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中心、山东省农科院等6家单位共同成立了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任名誉院长。以服务产业、孵化企业为目标定位,重点开展食用菌全产业链条关键技术的研发,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及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合作组织提供技术服务,以加快食用菌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培养行业创新人才。
“成立研究院就是要以良种繁育为核心,通过源头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园区食用菌产业不断优化升级。”邹城市科技局局长朱红卫表示,研究院的成立不仅孕育了多个食用菌新品种,更是集聚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资源,成为邹城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该研究院成立一年多来,已经与国际蘑菇学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国内外多家高校院所都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并承担多项省级以上课题,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星创天地、省级农科驿站、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基地。
“良种的繁育推广是推动食用菌产业换代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朱红卫说,近年来,种质资源的不断创新为邹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新动能。
据悉,玉木耳在山东福禾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化推广后,今年该公司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预计明年可达8000万元。此外,研究院自主研发选育的双孢菇菌种也已经完成出菇实验,正在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有望结束双孢菇菌种90%以上从美国进口的现状。目前研究院储备的正在小试阶段的优良品种还有20多个。
扶持企业实施规模化、智能化升级发展,帮助企业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成立新型研究院开展良种繁育,与高校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 如今,邹城依托现代科技手段,以良种繁育推广为核心,实现了食用菌产业的优化升级,一批以食用菌为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正异军突起,邹城的“小蘑菇”已成为“大动能”。目前,邹城食用菌栽培面积已达2100多万平方米,年产鲜菇50多万吨,年产值达80多亿元。2015年,邹城农业科技园区先后被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食用菌产业为特色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记者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