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东营」打造优良环境 助力创新创业

互联网 2017-03-07 16:11:41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高新区东营」打造优良环境助力创新创业。

2016年8月16日,中共东营市东营区委七届十六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对“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作出了重点部署,并从加快推进开发区创新发展、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加快科技创新园建设三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
东营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尽快实现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创新带动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一直是东营高新区矢志不移的目标,而在高新区,园区创新创业环境优良、经济增长强劲、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这些与东营高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等,成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雄厚基础。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近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对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高度重视,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正确导向和制度扶持。2015年,东营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科技、发改、国土、住建等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科技局设立常设办事机构,全面组织实施各项创建工作。
另外,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还被纳入了东营市“十三五”规划,使之真正成为“响应新变革、引领新趋势、塑造新优势”的重要抓手,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到2020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50亿元,整体迈入国家先进高新区行列”,上述负责人表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高新区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大力营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政策引导方面,2011年4月,东营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发展的意见》,根据意见,从2011年起,每年设立5000万元的石油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大项目引进、科技创新、名牌战略、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全力将高新区打造成政策“洼地”。
2015年8月,东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将高新区创建工作列为了一项重点任务予以推进。随后出台具体实施意见,积极支持创新创业,市、区财政每年列支30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高新区创新平台建设。全力加快人才特区建设,投入500万元建设专家公寓,设立专门的人才基金,制定人才吸引培养计划,支持海森、德仕成立博士后工作站。
双创浪潮兴起之后,东营市注重以政策推进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防范风险、滚动发展的原则”,成立了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5亿元,区级设立引导资金5000万元,促进种子期和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上级财政部门每年提供专项扶持资金6000万元,推进创新园平台建设、项目引进和政策落实管理工作。东营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东营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高新区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关于扶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掀起了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的新一轮浪潮。

多元化产业体系成形
优良的创新发展环境,促进了高新区园区企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高新区各优势产业在经济规模、质量、产业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15年,高新区实现产值451亿元,主营业收入425亿元。在产业规模上,目前高新区石油装备企业达到200家,其中规模以上56家。产品达到37个系列1500多个品种,出口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集研发、制造、贸易及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完成产业体系。
山东胜舟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进出口贸易,力争成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内一流新能源企业,2016年1月在高新区刚刚成立。其母公司上海神舟电力集团是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最早从事以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业务的终端投资运营平台之一。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东营高新区开设新的公司,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看中了高新区优良的创新环境和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胜舟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大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东营高新区的优势产业之一,基于东营市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石油等丰富资源,以及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工业优势,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光伏太阳能电池、环保建材、化工材料为特点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按照高新区的发展规划,到2017年,高新区系能源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80亿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350亿元。
相较新兴起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石油装备制造产业是东营高新区的传统产业,更是该高新区的一张“产业名牌”。
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高新区已经形成了集石油装备研发、制造、服务以及内外贸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科瑞石油装备、胜机石油装备等企业为主的石油技术装备制造产业,以胜油钻采、胜油固井等企业为主的石油机械配件加工产业,以美国BJ油田服务公司、泰尔石油技术等企业为主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产业,以中胜环保、德仕化工等企业为主的油田化学品产业。
为了更好的扶持产业发展,东营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胜利石油科技创新园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支持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高端石油石化装备、智能机器人、石油石化工程服务、工业设计、检测认证、大数据、物联网、金融服务及战略新兴产业。按照这一意见,创新园创建前三年(2016年-2018年),由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创新园建设和入园企业发展。此外,这一意见还从场所、设备经费、金融等多个领域对入驻石油科技创新园的企业予以扶持和优惠。
在东营市、区以及高新区相关部门的引导支持下,以石油装备为主导,以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为支持,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121”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在东营高新区正在逐步成形。

硬件建设“不遗余力”
有人把招商引资比喻成引“凤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硬件措施,哪能吸引“金凤凰”安巢?在硬件设施建设上,高新区也可谓“不遗余力”。
上述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高新区不断完善提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此外,还从安全、环保、政务服务等多方面着手,着力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新区加快实施了总投资为1.26亿元的开发区道路贯通、绿化等工程。目前,山路贯通嵩山路南延工程已竣工通车,纬二路、祁连山路南延等工程也在加快推进。高新区污水处理提升工程总投资约4000万元,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工程完工后,新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将达到6000立方,原污水处理厂将改造为城市绿地,成为市民休闲场所。
在环保方面,高新区统筹环保与发展的关系,深入开展好水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积极开展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此外,聘请化工领域专家对辖区危化品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检查企业近20家,查处隐患135处,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60份。同时,严查辖区雨污混排和污水超标排放,坚决取缔“土小”企业,建设绿色生态开发区。
政务服务方面,高新区积极理顺体制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及时全面服务。高新区在各重点新建项目均派驻了包靠领导和联络员,明确工作内容,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积极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打造“群众满意、企业支持、运转高效”的服务环境。
(本版撰稿 记者 高家涛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