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宁的记忆「南宁绿城记忆」

互联网 2023-04-22 18:53:03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老南宁的记忆「南宁绿城记忆」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老南宁的记忆「南宁绿城记忆」,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次和老驴、七仙女们开会的时候,我无意中说了一句南宁变化真快,变这变着,老友粉变成了有番茄的老友粉。

我这一说不要紧,众人表示不可思议,番茄竟然不是老友粉的标配?

是的,作为土生土长的南宁人,我从小时候开始吃的老友粉就是没有番茄的,我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友粉里面开始放番茄了,就像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南宁街头那些曾经装满老南宁回忆的店铺开始减少、消失……

当年没有奶茶店的日子

快乐是凉茶铺给的

有多少人的学生时代,是10点晚自习下课没有空调的日子里,靠着一杯凉茶给青春降温?那时候,南宁的凉茶铺、凉茶摊随处可见。

一台冰柜,一把遮阳伞,简单如此,便是一个凉茶摊;

一间铺头,一个冰柜,几张桌椅,便是一个凉茶铺。

一杯生地5毛钱,一杯罗汉果也是5毛钱,你跟老板熟的话还可以给你续杯,直到让你彻底解渴为止。

南宁街头走累了,百米之内你总能找到一家凉茶铺,进去坐下来,也总有一款甜品适合你。

是的,很多人眼里的黑暗料理绿豆海带,在这里是天生的CP,生冲雷公根,听不懂这个名字不要紧,它一杯治愈你的痘痘焦虑……

生冲雷公根

清补凉你们听说过吗?是这个?

不,是这个图的分量X5然后经过炖煮之后形成一碗这个。

清补凉

不要怀疑,这个清补凉是甜的,绝对不是咸的。点一碗可以和闺蜜边喝边聊到深夜……

凉茶,如果你按照字面来解释,可能只对了一半,广义上来说,凉茶铺里卖的都可以称为凉茶,狭义上来说用草药熬制的饮料才可以称为凉茶。

但不管怎么定义凉茶,在南宁人眼里,凉茶铺就像一个符号。

喉咙不舒服了,来一杯王老吉吧。那时候的王老吉还不是红罐的,而是这个样子的:

王老吉

至于味道嘛,不要被红罐的给骗了,南宁凉茶铺的王老吉的味道那叫一个刺激,一口闷的真可以叫勇士,不怕告诉你们,我至今没喝过一杯完整的王老吉,它也教会如何我面对人生的逆境:人生再苦,能苦得过王老吉?

心情郁闷了,去凉茶铺坐一坐,跟老板聊聊天,那种陌生人之间天南海北毫无戒备的畅聊,过瘾;特别是南宁老友粉、烧烤、螺蛳粉包围下的夜生活,一杯凉茶下肚,你还可以战斗到天亮……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凉茶店如今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奶茶店。

也仍有好那一口凉茶的南宁人,不过,应该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只不过是为了体验一下那在记忆里的老味道……

上周我和发小去农院路逛街,当年火炬路那个有她相亲故事的凉茶店已经变成了奶茶店,她直言:想在南宁喝一杯凉茶已经开始变得要处心积虑了。

处心积虑地想哪里会有凉茶铺?处心积虑地想要走多少条街才能找到?处心积虑地想味道是否还跟当年一样……

这些年,南宁跑得实在太快,跑着跑着,凉茶铺就开始跟不上了……

穿上裁缝店的定制套装

是最有仪式感的过年方式

90年代,你们知道南宁年轻姑娘的快乐是什么?

包治百病?!不!

日换一色?!不!

买不停手?!不!

她们的快乐在巷子口那个裁缝店,老裁缝一针一线的弯弯绕绕里!

在那个没有淘宝,逛商场只能去朝阳的年代逛,买衣服这种隆重的事情,一般是每年春节前才能提上日程的。更何况那时候的衣服尺码远不及现在这么划分精准,想买一件合体又好看的衣服,并不容易。

年轻的女孩子想穿新衣服怎么办?那就去裁缝店,量体裁衣做一套。

至于款式嘛,裁缝会根据你的气质给你推荐,或者你有图片有要求告诉她,让老板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如今北湖路巷子里藏着的裁缝店

裁缝店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店铺。一方面,裁缝是店铺的老板也是邻居,和顾客之间彼此相熟,对于客人的身材特点、气质、喜好往往都能拿捏得比较准确。另一方面,定制一套西装套装包工包料也不过几十块(90年代的物价水平),比在商场买更划算。

所以裁缝店里做出来的衣服,往往既符合姑娘的审美,又能合体合身物美价廉。

如果裁缝店里的布料没有你喜欢的,还可以自己去南铁布料市场或者去和平商场自己掏布料,然后拿给裁缝店,根据你的需求来定制衣服。

我至今记得当年姑姑结婚的礼服,就是街口的裁缝为她量身定做的,以至于过去这么多年,那套粉红色的西装仍然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那个时候裁缝店的生意有多火?需要做衣服提前一周到店里选布料、量尺寸,一周之后做好来试穿,试穿如果发现做工不好或者不合身的,裁缝当场给你改到满意为止。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定制。那时候南宁人的生活一个词:讲究。

昨天,我特意走访了一家在南宁开了近40年的裁缝店。

老板是一个60岁左右的阿叔,他坦言:“现在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喜欢上网去买衣服,现在来做衣服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因为定做的才合身。”

阿姨在给顾客做衣服

算起来,阿叔十多岁就开始学做衣服,从裁缝店的辉煌到落寞,仍然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铺子还像当年一样,挂着自己亲手做的样板,等待顾客挑选。

阿叔在整理自己做的衣服

略显杂乱的铺子里,是他们一家的生意场,也是生活场……

金银铺的世界

窥见老南宁的小心思

南宁人是爱美的,不论男女,无关年龄。

曾经,大金链子小手表,戒指耳环少不了,首饰对男人而言是成功与否的标志,对女人而言是你生活好坏的象征。

有钱没钱,金银首饰总得安排一下,金银铺应运而生。

没有周生生也没有周六福,南宁那些金银铺里的老板都是手艺人,卖首饰,也自己能做首饰。

手上的戒指戴久了,变形了,去金银铺找师傅重新做个新的花样,人家以为你又买了个新戒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隐隐的炫富了一把,有没有?

老公的「牛绳」太粗,去金银铺截它个一半出来,给老婆做一对耳环或打一只戒指,一物多用有没有?

以前身上没一两件金银首饰傍身,亲友之间的吹水聊天都会少一些谈资,也会让大家怀疑你的日子到底过得好不好。

巷子里的金银铺

一个戒指在这里是怎么诞生的呢?

在老板提供给你的模具样板中,挑选喜欢的款式,接着把你的黄金交给老板融化成金水,再把金水倒进模具,冷却,敲掉磨具,根据你的手指大小调整戒圈,缝合接口、打磨……一个新戒指诞生了。

把金水倒入磨具

那时候,儿子要娶媳妇,老妈把自己的金手镯拿出来,去金银铺就能打出耳环、项链、戒指三件套。

后来,80、90后长大了,见过世面的他们爱美的天性依旧,只是传统金银铺老板的审美已经跟不上,款式逐渐落伍;玉、钻石、白金等其他材质的饰品蚕食金银饰品的生存空间……

到如今,南宁街头的金银铺已经越少越少,偶尔还能在老城的深巷里看到,铺头里,老板当初是躺在躺椅上看报纸等顾客,如今是躺着玩手机等顾客,好像啥也没变,好像什么都变了……

十几年前

一扎白线一盒粉的美容院

十几年前,美容院的盛况是什么样的?一条街都是。

这是南宁万秀村一条普通的巷子里普通的十几个店铺。不过在十几年前,铺子都在经营同一个生意——修容。

巷子还是这个巷子,铺头还是这些铺头,但是早已物是人非。

友爱路东一巷

一扎线,一盒鸳鸯粉,几张板凳,一个「手抽」当年的美容院的设备就是这么简单,这些美容院无关设备,关键是阿姨的技术。

在没有爽肤水、精华液的年代,想让自己变美变白,还真的只有去修容拔脸毛这一种方法了。

营业中的修容店

关于修容,据说还有这么个故事。

古时候女子出嫁,事先要择日请人「挽面」。因是人生头一回,所以又叫做「开脸」。

在以前新娘出嫁之前必须「开脸」或,这是一种传统的「成人仪式」,并且还有「修容择在寅时,簪花择在卯时」的说法,而修容者又必须是父母或者是子女双全的妇人。

由于「开脸」往往能让皮肤变得光滑细腻,还能按摩脸部促进血液循环,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深受女性追捧的美容方式。

修容到底怎么修呢?

把鸳鸯粉扑在脸上,废话不多说,阿姨左右两只手同时开工,交叉的白线如同锋利的剪刀,嘴巴咬着线的另一端,随着手部摆动的节奏,手起毛落,十五分钟左右,一张光滑细腻的脸蛋就完成了,真的比那些大几千的护肤品见效快。

现在,南宁的修容店已经越来越少,现在水街的粤东会馆门口,还有一些老南宁在坚持着,20块钱一次,和阿姨唠唠南宁白话,你也能仿佛穿越回小时候,跟着妈妈一起拔脸毛的那个年代……

粤东会馆门口

这段算送的

在写这篇文的时候,我的大脑在飞速地翻阅记忆这本书。手起书落中,溅起缕缕往事凡尘。那些铭刻着成长记忆的符号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被淹没在时代的大潮中,心中有失落,有感慨,有无奈,也有欣慰。

因为越来越好的南宁,给了我们美好生活的选择更多了,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带着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风俗和南宁人互相影响,城市更新计划也在大刀阔斧地给城市改头换面,南宁,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有排面了。

中国的其他城市我也去过不少,强如一线的北京,胡同里还有不少卖手艺的手艺人;电商之都的杭州,也没有丢掉水乡和古都的标签。

他们的城市特色都很鲜明,希望,跑得太快的南宁,别忘了守住那些属于你独一无二的标签。

哦,对了,你们还知道哪里还有那些保着留南宁味道的老店,评论区告诉我,我要去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