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互联网 2023-04-22 17:45:15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北京“两区”建设两年来,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9月29日,在“两区”建设贸易投资便利化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李燕凌介绍,两年来,围绕跨境贸易推出了149项措施。今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全环节改革,出台了6个方面31项措施,聚焦市场主体遇到的痛点、堵点开展攻关。

据介绍,《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自由便利专项提升方案》已印发,共8部分22条措施,目前全市各相关部门和自贸组团所在区正在积极推进。方案包括深化资本项目便利化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经营便利度、推动土建工程全环节改革等方面。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自今年9月1日起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市已有1225户市场主体通过确认制办理了登记业务。

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应用比例达23.91%

在口岸监管模式方面,北京市推进实施“主动披露”制度和容错机制。对于认定为企业主动披露情形且被海关处以警告或100万元以下罚款的行为,海关不作为认定企业信用状况的记录。

简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流程。完善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持续扩大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应用比例分别达23.91%和14.15%。

开设“CCC免办管理系统”便捷通道。北京市CCC产品进口企业可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成为试点企业。试点企业无需办理CCC免办证书申请和审核,只要企业自我承诺、自主填报,即可自动获证。目前北京市已有6家企业获得资质。

此外,还建立了北京市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对于纳入“白名单”的物品,不需提交《进口药品通关单》。今年8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家企业进口的“白名单”物品顺利通关。

1-8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23176亿元,同比增长18.3%,高于全国增速8.2个百分点。

建设“双枢纽”电子货运平台,通关物流数据全程共享

北京“单一窗口”开通了查验通知推送功能、“企业单证保管箱”和跨境贸易“一件事”应用场景等特色服务。空港口岸数字化服务实现“0到1”的突破,建设“双枢纽”电子货运平台,串联海关、综保区、口岸运营主体等9类主体单位65项关键业务数据,“两场”通关物流数据全程共享。实现提交货、查验、卡口通行等通关物流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提供运单申报、货物跟踪等“一站式”服务。

大兴机场五类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取得新进展。其中,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即将终验;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启动5公里范围内果园腾退工作;申报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场地有序推进。

京津两地以“单一窗口”为依托,以区块链为载体,实现京津物流、监管、疏港信息共享,两地企业用户可以异地单点登录“单一窗口”,实现资质互认,一网通办。

1-8月,北京企业通过天津港报关进出口额2855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全市进出口的比重由2018年9.3%上升到12.3%。

北京海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进一步压缩

北京市海关副关长孙铭辉介绍,北京海关将优化营商环境与“两区”建设相结合,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两年来,北京海关持续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配套实施汇总征税、主动披露等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通关选择。2022年8月,北京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5.14小时、0.61小时,均处于历史最佳水平区间。

北京海关围绕综合保税区、“双机场 双临空区”等重点平台,加强政策供给。支持天竺综合保税区打造文化贸易先行区、服务贸易特色区、空港保税标杆区。首创“以保税物流供应链为单元”的航材保税监管模式,航材利用率提高40%以上;首创智能化“库门监管”“库位监管”保税监管模式,企业整体仓储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创新文物入区鉴定,允许美术品一次审批多次使用;完成全国首单保税展示交易关税保证保险;创新打造全国首个“保税 特殊物品集中查验”新平台,带动新增上游公司、机构客户6家,辐射带动下游科研、制药等公司20余家,聚集效应初显。目前,天竺综保区艺术品进口已占全国1/3,医药进口已占全国1/5。

推动全国唯一跨省区划综保区——大兴机场综保区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运营。截至9月21日,大兴机场综保区已完成91批货物通关,实现进出口总值(纳入贸易统计)2.3亿元。

支持在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增设口岸免税店。首创“免税、保税、跨境电商”政策相衔接,打通免税品、进境保税货物和网购保税商品的转换通道,帮助免税品经营企业实现“线下免税品销售 线上跨境电商销售”的多元化经营模式,缓解企业压力,促进消费回流。企业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海关共验放“免、保、跨”业务清单超500万票,金额约64亿元人民币,企业销售水平恢复至疫情前的80%左右。

连续两年开展空港口岸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百日攻坚”和“优化提升”专项行动,联合口岸管理部门建设“双枢纽”电子货运平台,对空港口岸物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规划功能模块18大类189项,实现车辆备案、提货交货预约、车货捆绑、查验预约等功能“一网通办”;依托“单一窗口”串联海关、综保区、口岸运营主体等9类主体65项关键数据,实现通关物流全链条数据共享。平台试运行以来,车辆入出卡口平均耗时较前压缩了50%。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