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培养学生」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互联网 2013-11-19 18:16:35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学生培养学生」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实验是小学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利用科学实验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科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实验在学习科学知识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操作、实验,达到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我结合科学教学工作的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由玩耍带来的皮球,接着我问:“现在我们进行一次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拍球拍得最多,好不好?”孩子们欢呼着争相参加,最终决定请两名男生参加拍球比赛。比赛结束后,我请两位同学发表一下感言,获胜的同学说:“很是激动!”落后的同学则说:“我觉得不公平。我们的球不一样。我的球气不足,他的球气很足当然就好拍了。”我乘机问道:“为什么气很足的球就好拍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充足气的气球弹性大!”在这样的兴趣盎然的试验中孩子们能不投入地学习吗?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二、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需照着做,不需要动脑思考,更不需要自己设计。这种实验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实验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这样去做:如教学《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一课时,在学生对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有了自己的猜想后,我为学生提供了下面的实验材料:两水槽水,其中一个水槽里盛热水,另一个水槽里盛凉水,两个锥形瓶,两个带导管的橡皮塞,一只气球,两个带瓶塞的小瓶,薄的白纸,薄塑料袋,细绳。然后让学生小组内想尽量多的试验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自己去操作、摆弄和思考不但能获取知识,而且还会想出很多新的实验方法。我清楚的注意到:有的同学将小瓶的瓶塞拧紧放在开水里,发现瓶塞被顶得动起来;有的用气球吹进气,把口扎紧,把气球放进热水里,发现气球变大了,再将气球放入冷水,发现气球又变小了;有的同学将气球捆在锥形瓶上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分别观察;有的同学将气球绑在橡皮塞的导管上,把橡皮塞套在锥形瓶上,放入两个水槽中;还有的同学将两个气球分别套在两个锥形瓶上,一个放入热水中,一个放入冷水中。他们虽然使用的方法不一,但是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样的实验,就有利于学生去认识自然现象、发现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知觉活动。观察的重要性,在实验学科的学习中表现得比较具体。观察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牢固掌握正确的科学概念、规律;有利于发展、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进行观察,因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开始。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好这个关,利用小孩子的强烈好奇心,把积极性引导到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上来。培养学生观察要有目的性,能细心、持久地观察,不断引导学生思考。看到什么?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教学《植物的叶(一)》一课时,我们准备了两盆月季花,分别套上了塑料袋,其中一盆枝条上的叶全部被剪掉了,扎紧后把植物放在阳光下。学生们个个满脸兴奋,全神贯注的盯着两盆植物,眼睛都不敢眨的样子,唯恐自己落下什么。学生们的观察结果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如:1.刚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层白气,过了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小水珠。2. 有的水珠大,有的水珠细小。 3. 小水珠是慢慢变大的。4.一个塑料袋中的水珠多,一个塑料袋中的水珠极少。5.有叶的塑料袋中的水珠大,没有叶的塑料袋内的水珠小。学生观察之仔细令我惊讶!紧接着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这些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呢?”我不由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真佩服孩子们那敏锐的眼睛和灵活的大脑。通过这次观察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加强和拓宽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喜欢做实验,乐于观察,把观察实验作为学习科学的源泉。
四、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目的是为社会培养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的人才。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如在教学《谁热得快》一课时,当学生产生了为什么夏天穿浅色衣服得多,而冬天穿深色衣服得多?这一问题时,我组织学生小组内合作猜想,然后在小组内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内学生都能“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交流着,合作状态下的学生思维显得特别活跃,他们仿佛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能得到更多的启发,虽然他们的言语和方式在我们大人眼里有的还是那样的“简陋”、不准确,但事实上他们合作得很成功。有一组完成得非常出色,仅他们组就想出了四种实验探究方法,在一只手上涂上墨汁,另一只手不涂,对比两手的感觉;用手感觉黑白颜色的手套吸热本领的强弱;对比不同颜色的纸板吸热本领的强弱;用温度计测量黑白易拉罐内水的温度变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科学教学中,使孩子们拥有了相互讨论的机会,从而使各自不完整的想法能相互拼凑、连接,使之趋于完整、合理、可行,能使孩子们灵感频现,得到相互启发。同时,还让他们学会了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与自我调整,学会了同伴间的真诚相处,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喜欢“科学探究”,从而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科学学科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操作,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发展思维,团结协作,培养创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应充分利用科学实验课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小学 钟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