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新城枢纽「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规划图」

互联网 2023-05-09 22:18:28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青浦新城枢纽「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规划图」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青浦新城枢纽「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规划图」,希望能帮助到您。

素以“斜晖脉脉水悠悠”形象示人的青浦,最近五年的发展,步伐扎实稳健,不断攀升跨越。

五年来,昔日的“远郊”青浦,同时承载进博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新城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在示范区三地、虹桥核心四区、五个新城“三条跑道”上比学赶超,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不仅如此,在“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市域空间新格局中,青浦既是“新城发力”的主体,也是“两翼齐飞”的主体,使命重大。青浦早已今非昔比、脱胎换骨,从“上海之源”迈向了“上海之门”。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青浦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这一目标稳步迈进。青浦作为上海唯一一个和江苏、浙江都接壤的行政区,背靠虹桥枢纽、面向长三角广阔腹地,“扇面”打得特别开,有底气、有实力成为国际枢纽,在“上海之门”和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长三角战略重心和功能核心,在全面现代化新征程中奋力开创新局面。

以“数字干线”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沪苏浙两省一市交界处的金泽镇碧波潺潺,向来是“原生态”的代名词。五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引领下,这座青西小镇发生了巨大变化,百亿级项目——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的落地,为金泽、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整个长三角区域带来了强劲发展动能。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是青浦西部地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用“好环境”“好风景”吸引过来的“新经济”之一,是近年来青浦区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项目预计将导入3万至4万名高端研发人才,金泽镇将由“西劳东输”的人才输出镇转变成“东才西进”的人才集聚镇。

“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是打破此前存在的各种行政性、制度性壁垒,实现区域间的循环畅通,推动传统行政区经济走向现代功能区经济。这方面,近年来青浦区落子颇多:淀山湖岸线生态治理、西岑科创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都已为青浦、为长三角注入澎湃的发展动力。

探索打破现有体制格局下的“边界效应”,推进“行政区经济”转向“区域经济”发展,一条“长三角数字干线”正在青浦逐渐孕育。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向“十四五”,青浦区新近对G50高速的沿线产业资源进行统筹布局,提出要沿G50高速打造一条“长三角数字干线”。未来,在G50高速的起始段,一条万亿级的数字经济发展带将逐步亮相。

“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是要依托上海东西向发展轴上数字信息产业集聚的优势,向东加强与张江科学城联动,向西加强与长三角沿线城市对接,中间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青浦新城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串联。”青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谋划“长三角数字干线”,是基于青浦城市核心功能的现实考虑。

一条“数字干线”,最能体现青浦区的枢纽功能。长三角数字干线聚焦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等九个方面,着力打造“一条干线、五大支柱、十个基座、三条功能拓展带”。其中,“一条干线”是由G50智慧高速公路、上海轨交17号线、一体化示范区城际铁路构成的复合发展轴。

打造这一“数字干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夯基垒台的工程。对内,青浦正系统梳理、全面整合现有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发挥北斗创新基地、市西软件信息园、华为研发中心等重大数字功能平台的枢纽作用,不断发展壮大区域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对外,青浦正有效建立与上海张江科学城、“一中四方”信息与软件产业布局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的紧密联系,强化分工合作、错位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产业链强链补链。

持续承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2018年初秋,位于青浦区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风貌焕然一新,首届进博会即将在此区域举办。青浦,是进博会的永久举办地。

当年,根据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提出的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要求,对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周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作大纲》,青浦区将西虹桥商务区的整治范围划分为核心区、延展区、外围区,其中核心区1平方公里,北至崧泽大道,西至诸光路,南至会卓路,东至区界的区域;延展区超过6平方公里。道路、河道、绿化景观、城市家具……青浦用最佳状态、最美面貌,笑迎八方客。

“作为进博会永久举办地,切实抓好服务保障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向四海宾朋展示青浦城市形象的大舞台。我们要打好‘进博牌’,展示好‘上海之门、国际枢纽’的城市新形象。”青浦区领导表示。

进博会带给青浦的变化,除了体现在城市面貌更新上,更体现在面向“枢纽”的城市功能上。

去年11月初,第四届进博会上海交易团首单花落青浦西虹桥——云嘟(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与参展商行云物流商贸(香港)有限公司签署了7亿美元采购意向订单;不到2小时,第四届进博会发出首张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德国功能性面料展组展商在青浦新成立会展服务公司。

从第一届、第二届进博会的“首单”,到近两届的“首单首照首证”,青浦区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青浦区充分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主场优势,让不少参展商、采购商变成了投资商。

青浦区盈港东路南北两侧,“一草一花”惹人瞩目:北侧的“草”,是四叶草形状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侧的“花”,是花朵形状的绿地虹桥世界中心,首届进博会后即成焦点:作为市商务委授牌的“6天 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之一——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就坐落于此,建筑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无数个项目在那里通过常年展示交易的方式,把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向外辐射。

在青浦,除了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还有8家“6天 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包括综合功能平台、跨境电商平台、专业贸易平台三类,这些平台让进博会参展商、采购商在会期之外也能完成交易展示、达成产业合作,逐渐形成进口商品集散地。

如今,青浦正借助进博会的“东风”,全力把展会的溢出效应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近年来,青浦区的会展产业蓬勃发展,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累计展览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年客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目前青浦区总部经济活跃,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青浦片区集聚了美的、安踏、银科控股、库克医疗、中核建、威马汽车等各类总部企业数十家。

决战西虹桥助力打造国际化中央商务区

国家战略就是时代使命。继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两大国家战略之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是青浦迎来的又一次国家意志的布局落子,为青浦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和配置资源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仅青东地区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青浦新城和青西地区也将极大受益。青浦作为大虹桥建设的核心主体,打造国际开放枢纽当仁不让。

青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密不可分的重要战略载体。“十四五”期间,青浦区将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为根本指引,以推进高质量城市化、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路线,全力打响“上海之门、国际枢纽”城市品牌,这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高位契合、交相辉映。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呈“一核两带”发展格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青东地区的徐泾镇(全域38.5平方公里)和华新镇(2.6平方公里)位于“一核”虹桥商务区范围内,总面积41.1平方公里。

根据《青浦区加快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行动方案》,到2025年,青浦区贯彻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果,支撑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功能显著提升,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放大溢出带动效应的能力明显增强,枢纽门户功能基本形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行动方案”指出,未来青浦将持续放大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推动会展企业集聚和产业融合,提升国际会展之都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构建国际会展之都的重要承载区,同时将争取在西虹桥商务区内布局免税店,开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大力发展新型商贸业态。

大虹桥是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既面向长三角服务国内大循环,又联通国际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青东地区则是大虹桥建设的主战场。未来,青东五镇将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统筹,建立产业项目利益共享机制,针对涉及青东地区的产业新招引项目、迁移项目和跨镇域布局项目,青浦区将合理确定利益分享比例,并优先给予土地、楼宇等要素支持。

“十四五”期间,青浦将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在继续服务保障好进博会的同时,努力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作好“大会展”“泛会展”文章,高质量打造上海国际会展之都重要承载区。

一座“水城融合”的高品质新城呼之欲出

今年,上海“五个新城”建设全面发力,推动投资上规模、建设上水平、产业上能级,体现不寻常的发展成果,青浦新城便是其中之一。

翻开上海五个新城的规划图纸,每个新城都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空间策略,塑造了具有差异化特质的城市意象。青浦新城的规划方案,更是引人遐想、令人期待:上海最西边的这座新城,是“波光粼粼”的。上海全部21个自然湖泊都在青浦,新城区域内美丽的夏阳湖和淀浦河等骨干河道,为青浦新城凸显“城水相依”的特色提供了支撑。

如今,青浦新城的居民,家门口就有了一个“河边公园”——环城水系公园。该公园由淀浦河、油墩港、上达河和西大盈港四条共约21公里的骨干河道组成,内外圈滨水绿道全长43公里,有3000亩滨水开放空间。这个没有围墙的环状公园如同一条翡翠玉带般环绕着青浦新城,让水的特色贯穿于人的居住和活动中,使城内居民的工作、生活平添了几分江南韵味。

“十四五”期间,青浦新城重点聚焦“一个中心、三个片区”开展规划建设,每个区域都以水为媒,打造人水相亲、绿水相融的江南水乡风貌,展现出生态保护、文化生活、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生动场景,打造一个“温暖家”。

为在城市能级上实现更高质量的“独立”,一系列措施已在布局。针对青中地区“北产南居”“产城割裂”的问题,在新一轮新城规划中,青浦提出围绕中央商务区实现发展重心北拓的构想,并通过向北优化产业空间、释放留白区等手段,保障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支撑人口导入和集聚。

新城的功能,不只是要对内服务,更重要的是对外辐射,城市功能应围绕上海发展的战略拱卫带、服务长三角的枢纽门户来打造。就青浦而言,新城是“襟带”式区域,有助于解决青东、青西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要把青浦新城建成上海大都市圈的门户城市,未来长三角乃至更广范围对上海服务功能的需求在青浦都可以实现。”青浦区领导表示。

好风景能引来新经济。灵动之水温柔含蓄,却也蓄势待发,机会来时便能势如破竹。一直坚守生态原则的青浦,目前的开发强度和密度适中,这恰恰为青浦新城的打造预留了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品质空间。借助新城建设的“东风”,青浦的高颜值、好风景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今年6月1日起,青浦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按照“一工地一方案”要求,青浦新城范围内的18家在建开发商项目陆续启动施工建设。上海西部,淀山湖畔,水城深度融合、江南韵味浓厚的青浦新城正呼之欲出。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