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有移动云测试平台「移动云的优势」

互联网 2023-04-14 12:39:52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什么要有移动云测试平台「移动云的优势」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为什么要有移动云测试平台「移动云的优势」,希望能帮助到您。

今天的公有云市场,可谓是“大巨头横行、小玩家扎堆”,一片熙熙攘攘的局面。粗略估计的话,目前对外提供公有云服务的平台和品牌,大大小小有上百家,这么多云厂商,有人号称技术实力雄厚,有人标榜资源布局丰富,有人强调独立中立,有人推销自家服务优势,有人展示自身生态庞大……

那对于用户来说,尤其是对那些不差钱、图省心、数据安全级别高、对技术又不是特别关心的政企客户来说,究竟选择哪家云厂商,采用何种云服务模式,以及如何衡量公有云平台现有及未来的实力,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我就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我该选择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还是移动云?我的答案自然是“移动云”。进而我就将面临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移动云?”

基于此,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为什么选择移动云?

业界对于如何评判公有云的综合价值总结了五大定律,分别是:①懂不懂数字化转型;②有没有操作系统级技术能力;③有没有经过市场规模化验证;④有没有生态体系支持;⑤是否受公众监管。这五个指标上的表现决定了一家公有云平台的价值和竞争力。

而站在客户的立场,从满足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和价值创造角度出发,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上云过程是否便捷放心?(是否有迁移方案,是否有属地团队支持、能否很好管理多云)

第二,上云后是否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业务连续性和可靠性、稳定性,产品的丰富性、市场规模化应用)

第三,云能力能否进一步引领业务创新?(懂不懂数字化转型、技术演进是否支持业务创新、是否有生态支持)

第四,是否有完善的合规、安全认证,是否接受监管?

下面我们将围绕以上三方面来回答题目的问题——“为什么选择移动云?”

第一,上云过程是否便捷、放心?

云迁移是用户面临的第一道坎。要把业务系统整体迁移上云,面临三方面的风险:

风险1:核心系统是业务层的基础设施,加上各业务系统之间高度关联,由于运行环境的变化,可能会陷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困境,一旦遭遇停机,会造成巨大损失。

风险2:数据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迁移过程中,涉及大量数据变化、频繁DDL、甚至数据库的数据类型、精度等不同。一旦丢失或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风险3:很多企业采用多云模式,数据经常穿梭于多个云平台,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风险,且多云平台环境需要不同的IT技术人员维护,比单云环境更难管理,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

如何应对这些风险,确保迁云过程中,保障核心业务系统的连续性、稳定性,同时确保海量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与安全性,这涉及到云服务商能否拿出精确的迁云方案和服务保障。

针对以上风险,移动云提供了贴心的迁云服务!

移动云迁云服务是基于移动云产品体系的端到端迁移上云服务,包括迁移方案咨询与设计、迁移实施支撑与验证,及云上架构设计与技术选型等,配合专业化迁移工具,协助企业高效、平滑完成业务上云,实现数字化转型。

目前,移动云迁云服务已上线服务咨询、服务订购入口,为企业提供业务系统云上部署、云上架构优化、复杂架构迁移上云等场景的专业化上云服务新体验。

移动云迁云服务有何优势?

一是标准化迁移流程,涵盖了评估分析、规划设计、验证实施,服务验收四大过程,保障迁移过程透明高效;覆盖需求调研、迁移策略、风险评估、方案设计、迁移演练、迁移实施、验证优化等服务内容,专人全流程跟踪上云前中后,全面保障业务平滑上云。

二是标准化迁移技术能力。迁移技术支撑范围全面:提供主机迁移 MySOL单节点迁移等8大标准化迁移方案切实保障用户系统迁移前后数据一致性及业务连续性等问题,预计年底前可沉淀20 标准化迁移技术能力。

三是完善的迁移支撑范围。通过“产品 服务”结合的方式,提供“1 4 31 X”,专业度高、服务范围广、属地化支撑力度强的模式团队。

四是大型项目保障机制。提供流程演练、应急方案处理等,第一时间响应客户,7*24小时不间断支撑。

可以看看这个具体的案例——某大型业务系统从本地数据中心迁移至移动云,迁移规模达240台主机、预计100T数据量,要求3个月内完成迁移,期间尽可能不影响现有业务系统使用。移动云积极响应需求,一键在线批量迁移,数据实时同步,支持压缩、加密传输,确保整个迁移过程安全可控,同时保障业务正常对外无影响。

当然,上云的便捷性还体现在算力规模上,移动云依托集团N 31 X广泛分布云资源、丰富的网络接入资源和高品质云专网,已构建云网融合支撑体系,实现云网边端业务一站式服务,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构建企业级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信息化转型。

此外,移动云基于中国移动的37万多个IDC机架,建设提供33个公有云资源池,拥有含5G在内的边缘云节点超500个,实现10ms超低时延圈。支持云端应用下发并进行管理,支持云端对边缘节点服务进行统一调度,支持边缘数据流式分析等多维度的云边协同能力,让算力无处不在。

第二,上云后是否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企业为什么要上云?原因有很多,比如,降低IT成本、增加业务灵活性等,但最基础的一条是:确保业务能够连续、平稳地开展,不因故障或稳定性问题,而导致业务中断或停摆,这是衡量公有云服务最基础的指标。

那该如何来评估公有云服务的稳定性呢?从客户侧出发,很难从技术、产品层面去进行测评,但可以从以下两点做一个评判:①有没有经过市场规模化验证;②有没有生态体系的支持。

一是有没有经过市场规模化验证。

不同企业不同业务类型对于云产品、云服务的需求和考验都不一样,比如适用于游戏业务的公有云未必适用于电商业务,那如何评判一个公有云的适用性、可靠性和扩展型呢?我们主要看其有没有经过规模化验证。

很多云厂商愿意超低价投标,甚至0元投标,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积累部署的规模,只有经过规模化验证,才可能被广泛认可。通常来说,规模越大的厂商所覆盖的客户数量越多,支持的业务场景越丰富,早已经受过了规模化的验证。相比,排在后面体量小的云服务平台,在业务验证方面可能就不能打包票了.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移动云的部署规模和收入规模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从2021年报的数据来看,2021年移动云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14%,这是中国移动启动云改后,移动云连续三年以三位数速度增长,三年复合增长率业界第1,而移动云也从几年前的others中突围而出,迅速跻身国内前7(或许已经是前6了)!。

从支持的业务类型的角度,移动云服务的客户涵盖了从政府机构,到大型中央企业,到互联网公司,到传统制造业,到个人开发者,覆盖行业包括政务、金融、能源、工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等,无论是部署规模还是支撑业务丰富度来看,移动云都是得到了规模化验证的。

二是有没有生态体系的支持。

企业级服务与消费市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特别强调生态的构建。因为对企业用户来说,软硬件的迁移和购买、持有成本非常高,生态体系不成熟,如果只是孤家寡人的话,仅靠企业一己之力,根本托不起一个生态,客户也会因为选择少,在各个环节上遇到麻烦。

反过来讲,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越多,越能形成合力,生态的势能才足够大,最终形成强势的竞争壁垒。拿AWS来说,仅靠自身并不能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所以一直在构建生态系统。AWS有专门的合作伙伴计划APN,目前在全球已经有超过10万家技术和咨询合作伙伴。

移动云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先后启动了千帆计划、万象计划,积极打造以移动云为核心的生态体系。移动云快速、高质量发展也得益于其开放的生态策略。移动云积极打造万象计划2.0,开放云市场收入快速增长,打造40余款千万收入产品、180余款百万收入产品;开发者社区用户超18万,支撑服务类合作伙伴汇聚百余家。不断构筑多层级、多领域的健壮生态圈,移动云近三年生态收入共享超120亿。

生态体系是一个联合体,是由小舢板结成的大舰队,生态的汇聚让移动云携各家所长,进一步推动移动云高质量的发展。

第三,云能力能否进一步引领业务创新?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选择云服务并不是终点,云只是一个工具,用户上云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推动业务创新,给自身用户带来更流畅的体验,满足未来业务的需求。

作为一家公有云厂商,如果仅仅是满足客户现有业务的需求,这只是达标线,只能保证当下得以立足,你要赢得未来的竞争,需要着眼于客户的未来,帮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实现新的价值。

今天政府机构、大型央企、转型中的大企业,他们更需要的是未雨绸缪,能够满足他们更长远的需求,甚至在推动业务创新和转型升级上,能够超越IT基础设施的层面,给出更长远的规划,或者解决未来业务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所以说,更让客户信服的的公有云厂商,应该扮演的是智囊或军师的角色。

过去,中国移动的发展是根植于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基础上的,有丰富实施和交付私有云解决方案的优势,这么多年扎根在很多行业里,很多员工也算行业专家了。

今年,中国移动也锚定新的定位:要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世 界一流”是中国移动永恒追求的主题,“信息服务”是中国移动发展的新赛道,“科技创新”是中国移动在新赛道上的发展方式。

而这也注定了中国移动的成长肯定是建立在千行百业的转型发展的基础上的,移动云作为中国移动能力输出的智慧平台,自然能够很好地洞察客户的发展和需求,扮演好智囊和军事的角色。

此外,移动云更大的优势在于——其本地化服务能力极强,可以借助于中国移动31家省级公司、290 市级公司,实现移动云省、市、县全域覆盖,打造客户身边的云。移动云拥有5万人的客户经理团队,技术人员团队超11.6万人,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的属地化支撑服务。这一点,在中国,几乎是无人能超越的!

第四,是否合规、安全,和接受监督?

客户上云,意味着要把企业核心的数据、业务、客户信息都存放于云服务商的服务器上上,那云服务商的合规性、安全性和受监管程度就相当重要!

在公有云模式中,云服务商负责保护作为云计算操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安全,客户则有责任确保其工作负载和云中数据的安全性。因此对于合规性的要求会非常高,云服务商需要保证底层基础设施符合各种监管机构的标准。

经过多年的发展,移动云的合规资质已经相当齐全,相当一部分国际、国内的重要测评、安全审查,移动云都通过并获得认可。

近年来,移动云坚定不移地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打造完整的产品体系和健康的应用生态,通过了首批可信云认证,牵头制定5项云计算相关的国家标准。通过自主掌控核心技术,移动云提供多类安全服务,提供通信级安全体系保障,打造最值得信赖的云。2021年,移动云获得近40项可信云认证,为客户提供安全可控的云服务。移动云云安全产品体系贴合等保2.0,从边界安全、虚拟化安全、安全管理、数据化安全四方面为租户提供立体式全方面安全防护体系。

此外,移动云作为中国移动上市公司组成部门,不单财务数据受到各类审计,运营、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受到监管。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移动作为大型中央企业,移动云作为为数不多的国资央企云,其央企的背景为其合规性及安全性提供了强大的背书!

以上就是我对于“为什么选择移动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