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美国半导体产业转移的原因」

互联网 2023-01-31 17:50:14

最近很多人关注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美国半导体产业转移的原因」,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美国半导体产业转移的原因」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我是木木叔在深圳,闲聊深圳上市公司,偶尔学点小知识,点击右上方“关注”」

卖旧的东西给你,不买你东西,我心里也是有点“不确定”

美国国务院宣布从1月21日开始,将我们国内的3家企业,拉入了他们的“制裁”名单。

我其实也有一个疑问,“漂亮国”这几年怎么就折腾个不停?感觉“拉名单”上瘾了,据网友统计,目前这名单已经超过了600家上榜。

上了“名单”,并不意味着就完全不能开展业务,具体要看他们怎么定义“危害”程度。最近这三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保利科技的制裁措施就很重:

大概的意思是如下3个:

1.原来同意卖给你的,暂时还能卖给你;我们新的东西现在不卖给你们了。

2.“漂亮国”政府的订单就轮不到你们3家了。

3.你们的产品就别想卖到我们国家了,政府、公司、个人都不行。

这些措施目前的有效期是2年,看出来没?让你接触不到最新的成果。限制发展机会。

也能看出来,背后对自己国家科技能力的自信,并没完全切断交易,虽然只是单方面的,算是留了一口子:来服个软吧,说不定就颁发一个新的许可证,给点新鲜玩意让你尝尝。

但又不足够自信,自己的科技能力现在还真是“领先”状态么?他们的产品可能更加实用;所以干脆一刀切,让你的东西进不来,省点心。

全球产业转移进行时,“气运”之争

在最近10篇聊深圳上市公司整理资料时,我接触到一个知识点:全球产业转移;这似乎让我稍微悟到了一点,“漂亮国”这几年针对我们,疯狂的“拉名单”背后的逻辑。

以前看玄幻类的小说,经常会看到一个词:“气运”,大家都是天才,那就看谁的“气运”强。

把你干趴下了,自然你的“气运”也属于我了。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像是一种能带来“气运”的变化。

所谓全球产业转移,顾名思义,简单理解成某个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比如我将生产、包装从A国移到B国,但是市场、核心研发等业务,也就是获取利润最大的一部分,还是我自己来开展。

因为分工不同,所需要的配套资源就会发生变化,产业布局就有了空间上的不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查了很多资料,到目前为止,全球产业转移发生过4 1次。就是前面4次已经完成了,影响了世界的经济格局,第5次正在持续发生中。

每一次产业的转移往往伴随着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等变化发生,并且通过国际贸易和资本的全球流动实现的。

第一次约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快速成长为“世界工厂”和“经济霸主”,不过随着市场容量开始饱和与成本的上升,开启了对外转移产业和工业革命成果。

当时的法国、德国和美国成为了这次转移的主要接收国。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国土很大,资源也很好,投资政策也很好,因此很受英国欢迎。成为这一次的最大受益者。

第二次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继英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之后,超越美国成为新的经济霸主;二战后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引领了科技革命。

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德国和日本转移。日本和德国也因为承接了美国的产业转移和投资,战后不但迅速恢复了建设,并成长为经济强国。

第三次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同美国一样,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产业不断优化调整。或许年纪稍大一点的人还记得“亚洲四小龙”,美国、德国、日本的一些产业向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新加坡和韩国发生了转移。

“亚洲四小龙”的公司和产品曾经一度占领了我们很多市场。

第四次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日韩、四小龙将一些资源型、劳动密集型、高消耗的、低技术的产业向中国转移。结果都看到了,特别是加入WTO后,我们将自己人力、资源、体制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并且,与之前的三次全国产业转移接收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建立起了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

这直接导致了第五次全球产业转移的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全球新的产业布局不再是简单地向下流动。

第五次大约从2012年开始: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印尼、印度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似乎比我们更有优势,于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如代工厂等向他们开始转移。

不过,这里也有我们国内的公司投资的工厂,比如裕同印刷包装就有在那些国家设厂。

另一方面是欧美经济自经济危机以来,恢复得一直不是特别好;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分工模式不像以前那样易于简单的划分,因此一些高端制造业也在向发达国家回流。

最后是我们独特的发展模式,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一看,好家伙!这跟想像中的不一太一样啊,不受控啊,开始来抢我们的饭碗了。

时代已经变了,已经不是“制裁”就能制约住发展的

最近更新的10家深圳上市公司,涉及到的化妆品、印刷包装、电池、电气设备,包括服装行业都和全球知名的公司有了深度的合作。

感兴趣的可以翻一翻、看一看,说不定能有些收获。这种合作并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也有资本上的往来。

聊单个上市公司时,看到他们和全球知名公司一直在合作的时候,心里想:好厉害~

看到英特尔原来在中国曾也投过不少公司时,心里又在想:原来除开产品外,也还通过资本靠我们的公司给他们赚钱。

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现在已经深度参与到全球的经济建设当中了。而且和以往简单的“打螺丝”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环节都是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不是简单把把工厂搬了,产能也能随之转移的时代了。

所以想通过“制裁”这种方式达到目的,已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的效果了。时代不同,越是“制裁”越是会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加油!

-END-

深圳上市公司系列-第5篇特辑-全球产业转移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作者:木木叔在深圳,一起研究、讨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