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院士」院士支招山东创新发展

互联网 2019-06-21 16:21:56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海洋院士」院士支招山东创新发展。

6月17日下午,在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平行论坛上,数十位院士受邀进行专题演讲,立足各自专业领域,紧密结合我省发展实际,提供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路和对策。
平行论坛现场还集中签约了一批院士合作项目。依托院士团队科研实力和先进技术,不少项目工艺为国内首创,投产后将奠定相关产品在国内的龙头地位,解决制约我省乃至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发展海洋监视新技术 天基信息网络必不可少

在以“自主创新 掌握未来”为主题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王恩东、李德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等4位院士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为山东建言献策。其中,何友院士以《天基海洋目标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研究》为题,对国内外天基信息网络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
何友院士认为,发展海洋监视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天基信息网络必不可少。
据介绍,空间信息网络上是以空间平台(如同步卫星或中、平流层气球和有人或无人驾驶飞机等)为载体,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空间信息的网络系统,其中天基信息网络部分具有全球可达、高效互通、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覆盖范围广、传感器类型多等优点,是信息感知与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何友院士认为,为适应国家远洋利益拓展的现实需求,我国海洋监视建设必须引入天基信息网络,天基海洋信息感知与融合在海上态势监测的目标类型、信息维度、数据质量、覆盖范围和时效保证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发展必然以天基平台为主,建立天、空、海、陆和临近空间一体化的海洋信息感知与融合网络。
据分析,世界各海洋大国和组织都重视天基海洋信息感知与融合建设,美国和俄罗斯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发现、识别和监视能力。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虽然没有专门的天基海洋目标监视系统,但借助于军事成像侦察和商业遥感卫星,也开展了一系列天基海洋目标探测试验。
当前,美俄等国既注重研究先进的海洋目标监视技术,发展新型海洋目标监视卫星,逐步建立完善的天基海洋目标监视系统,也重视天、空、岸、海平台多源观测信息融合处理核心技术研究,通过信息融合处理,将不同空间平台、不同类型传感器深度融合,实现广域海洋目标的连续观测。
何友院士认为,国外天基海洋信息感知与融合的发展,对我国发展该技术有重要启示:多手段综合探测实现多目标兼顾、全天候和全天时探测,提升目标检测概率,并通过多源信息融合来提升目标识别概率;中高轨侦察监视卫星是实现海洋动目标区域监视的理想装备,发展高轨持续跟踪监视系统,提升系统能力;网络一体化是提升装备效能的有效途径,美国正在将其天基系统加快融入到C4ISR体系当中,构建Space&C4ISR,标志着天基系统与其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全面对接。
针对天基海洋信息感知与融合的未来发展,何友院士分析,未来在信息获取上将由“单星向网络、静态向动态、稀疏向连续”转变,在信息处理上将由“人工向智能、地面向星上、垂直向扁平”转变。


大力发展氢能源产业 实现新旧动能高效转换

6月17日,主题为“新科技引领新革命,新能源驱动新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举行。论坛上,500多名海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共聚一堂,分享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题为《大力发展氢能源产业,实现山东新旧动能高效转换》的演讲中,对山东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落实省级规划,及时更新规划。干勇院士分析,山东应立足龙头企业拉动和副产氢丰富的优势,迅速组织人力落实好《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执行工作,编制规划的实施方案。干勇院士指出,氢能源应用技术属世界前沿,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需根据未来几年的实践经验,更新氢能发展规划。
完善落实保障机制,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机制,责任到人。干勇院士建议,建立健全氢能源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协调服务工作机制,成立省级层面的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氢能源产业建设,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各地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发展目标,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同时,加强考核评估,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跟踪和评估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针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惠政策,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
注重安全体系和氢能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干勇院士建议,要将氢能源产业数据纳入统计,设立专项口径。建设省级氢能源大数据中心,为省内氢能源相关产业提供平台服务,分析行业现状、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等。同时,完善安全保障建设,强化产业各环节的法律法规建设,形成以安全生产、产业环境保障为主体的一系列行政法规。强化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严格涉氢产业的项目审批准入制度,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管理机制。
不拘一格,创新引才机制和合作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干勇院士认为,发展氢能源产业,关键要加强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认证等体系,形成示范区域优势氢能源产业规模集群。同时要鼓励先行先试,通过示范引领,探索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干勇院士还特别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要推进协同创新示范平台建设,鼓励氢能源产业链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上游研发机构及下游应用企业,针对行业关键计划联合攻关,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协同创新机制,推进氢能源产业链协同创新。
理顺行政审批机制,突破管理关键瓶颈。干勇院士建议,要系统谋划氢能源关键技术攻关、示范运营推广等专项规划和实施细则,加强各专项规划与城市总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创新管理机制,不仅将氢作为危化品性质的化工原料、也要将其作为民用能源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同时,要加大力度落实国家政策,发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的推动作用,营造有利于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
制定促进氢能源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开辟加氢站建设审批“绿色通道”,制定标准化的加氢站建设流程。
“现有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对氢能的发展已经形成明显的制约,哪个区域率先突破这些行政制约,哪个区域的氢能就将率先大规模发展起来。”干勇院士说。


创新技术 促新材料做大做强

在主题为“智汇新材料 打造新动能”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丰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院士团队代表魏迪等多位业内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就我省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积极谏言献策。
周丰峻院士在题为《重点发展铝合金、玄纤等高性能材料,助力新时期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演讲中提出,在未来的新材料产业领域,玄武岩纤维将“大有可为”。
据介绍,玄武岩是一种地下岩浆从火山中喷出凝结形成的火成岩。连续玄武岩纤维也称为“火山岩纤维”,是以火山岩为原料,经1450-1500℃高温熔融后快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其外观为金褐色,属于非金属的无机纤维。
周丰峻院士分析,我国玄武岩纤维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基础。比如,拥有丰富的优质玄武岩矿藏资源,拥有较系统的研究基础和技术,国家高度重视连续玄武岩纤维的产业化发展等。目前,我国的玄武岩纤维产品已广泛出口美、日、俄、英、德、澳等国。
“与普通碳纤维相比,玄武岩纤维有着独特优势。”周丰峻院士介绍,其强度接近普通碳纤维(6000MPA)水平,然而,其能耗却是碳纤维的十分之一,价格是碳纤维的七分之一~十分之一。此外,玄武岩纤维还具有高耐久特性,抗低高温性也远超碳纤维。
基于这种优势,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军事国防及民用领域都大有可为。比如,在民用领域,基于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具有高强抗力、耐腐蚀、耐高低温等优越特性,可在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等方面广泛应用,如玄武岩纤维复合面板可代替传统轻钢结构,建造海岛中的轻型仓库、车库等仓储建筑。
“玄武岩纤维是继碳纤维、芳纶、聚乙烯纤维之后第四大高技术纤维,是21世纪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均有着非常重要应用的一种高技术纤维。”周丰峻院士建议,要以政策推动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激发广大企业创造力和积极性,推动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魏迪在题为《石墨烯产业机遇和挑战》的报告中对石墨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作了具体分析。他说,鉴于石墨烯的柔性、透明、稳定等特性,其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可用于触摸屏与集成电路制造、生物检测与成像、污水净化等。
魏迪分析,理想的石墨烯是完美的二维蜂窝状单晶纯碳材料,而目前现实的石墨烯则是由单晶碎片堆积起来的含缺陷多晶薄膜或粉末。因此,当前实际观测到的石墨烯性质远差于理想情况。
“制备决定未来。”在魏迪看来,高品质的石墨烯原材料是石墨烯产业的基石。现实的石墨烯材料尚不足以支撑起未来的石墨烯产业,在质量、性能稳定性、制造装备以及价格等方面仍有巨大的改善空间。魏迪认为,石墨烯的“杀手锏级”应用仍在探索中。未来的石墨烯产业将建立在石墨烯材料的“杀手锏级”应用基础上,而不是仅仅作为“万金油式”的添加剂。
魏迪建议,要推动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须关注石墨烯材料可能带来的新产业以及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变革性技术,这将是未来石墨烯产业的主体。


化工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创新是关键

6月17日,以“智汇绿色化工,助力动能转换”为主题的绿色化工论坛举行,谢克昌、李阳和费维扬三位院士分别就“稳步推进能源体系构建,创新驱动绿色化工高端化工”、“我国能源转型与CCUS技术发展机遇”和“科技创新推动化工绿色低碳发展”发表演讲,为我省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高端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教育部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谢克昌在论坛上表示,绿色化工是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需要强调的是,绿色化工包括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和绿色供应链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实现绿色,而不单指一个产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费维扬也认为,当前,世界化工产业正处于革旧图新的重要转型时期,绿色化工和化工过程强化是化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化学工业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创新是关键。
山东应如何发展绿色化工?
谢克昌在论坛上表示,山东是化工人力资源大省,但存在着产业同质化严重、高端化工产品严重不足等问题。对此,他建议,山东应开发、示范和推广创新性技术,推动化工产业清洁高效升级;同时,还应延长产业链,实现化工产业差异化高效转型;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确保化工产业清洁高效安全发展。费维扬也表示,山东要重点关注源头和产品的差异化、高值化、智能化;尾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埋存;过程实现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阳认为,我国能源转型的同时,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技术作为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正在稳步推进。加快CCUS技术与产业发展,关键是降低成本,京津冀地区,包括山东都是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示范工程的有利区域。
此外,在本次论坛上,相关化工园区、企业与院士团队签约了8个合作项目,涉及园区建设、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将有力推动我省化工产业高端绿色发展。


10亿级基金 助推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提出医养健康概念的省份,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发展潜力。在以“创新驱动医养健康新未来”为主题的医养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罕见疾病暨遗传代谢疾病人工智能数据系统应用”等6个院士团队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宁光等7位院士发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夏照帆认为,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经济较发达省份,老年人比例在不断增加,健康问题是老百姓比较关切的问题,包括医疗和老人的康养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也体现出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对于山东医养健康产业的发展,夏照帆、于金明、苏瑾、赵春华等院士分别分享了所在领域的前沿理论,并通过案例启发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发展。
记者在论坛上看到了我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作为刚成立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首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在论坛上表示,学校将实施“济世泰医”学术提升计划,领军团队将以重大标志性成果、实现“0到1”的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核心技术为目标,成为山东省医养大健康产业的新“引擎”;潜力团队将着力培养一批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学科团队和人才,为山东医疗卫生提供基础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论坛上,新时代领航医养产业基金进行了现场签约。据了解,该基金预计募集规模10亿元,由省财金集团、山东华夏良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金科(重庆)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时代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首批项目将于近期完成投放。基金设立后,将聚焦山东医养健康产业,突出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坚守风险防控底线,助推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海洋科技 写好“海洋强省”齐鲁答卷

山东要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6月17日,以“智慧海洋,科创未来”为主题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论坛共邀请11名院士参加,6名院士就海洋装备、智慧海洋、海洋碳汇、种业科技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光电等主题进行演讲。7名院士与省内十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300多名海内外知名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山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看来,当前,山东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8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0.3%。但与陆域经济相比,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海洋产业结构有待完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同样用一组数据说明了山东海洋产业的发展空间:山东的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6%左右,排在全国的第9位,远远落后于浙江、福建、广东等强省。
如何向海洋强省进军?与会院士纷纷给出宝贵建议。
在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上,李华军认为,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要加大海洋科技创新,以海洋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内容。
对于海洋科技,包振民建议,山东应该发挥海洋科技力量强、人才雄厚、产业完整的优势,找准牵动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大力攻关,解决一批科技和产业发展中“卡脖子”和“卡脑子”的问题,推动海水养殖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他表示,如果将山东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中所占的比重提升到30%,就会增加1600多亿元产值,拉动4000多亿元的新增渔业经济总产值。
“智慧海洋”在本次论坛上也得到了重点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德炉认为,山东是“智慧海洋”建设的先行先试区,“智慧海洋”建设有望带动山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方面,瞄准智慧海洋建设,突破卫星海洋遥感验证浮标核心技术,引领我国海洋新一代浮标的研发,带动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瞄准智慧海洋牧场建设,打破封锁卡脖子的海洋在线传感器件核心技术,打通最后一公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山东海洋传感器件产业。”潘德炉对我省“智慧海洋”建设提出建议。
“国家战略、山东战略的实施,为海洋工程技术创新、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焦念志院士对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