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电商 吊牌之王「南极电商贴吧」

互联网 2023-02-26 19:27:13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南极电商 吊牌之王「南极电商贴吧」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南极电商 吊牌之王「南极电商贴吧」,希望能帮助到您。

南极电商开年不利

2021年的第一轮寒潮,吹崩了做保暖内衣起家的南极电商。

从1月4日开市,到1月5日闭市,南极电商连续两个交易日股票跌停,累积下跌18.93%。

这突如其来的跌停,让人们将视线聚集到早先的造假传闻中。

2020年,南极电商的市值从年初的200亿元飙升至7月份的500多亿。“毛利率高达91.58%堪比茅台”、“电商巨头”、“股价涨幅1.5倍”等标签,让南极电商一时炙手可热。

但在股价暴涨的同时,质疑声也出现了。

2020年6月底,市场关注到了南极电商存在的众多疑云:多家南极人重量级店铺不停更换经营者;公司上下游供货商、经销商之间有难以解释的资金往来,以及明显的人事关联等。

随后半年,南极电商的股价便走上了下坡路。截止目前,其市值与2020年最高点相比,已经缩水将近一半。

最近,还有网友扒出了关于南极电商的一件往事。两年前,某证券机构在路演时,谈到了体外循环造假的识别,举了一个例子——南极电商。据说,做这份路演PPT的分析师已经被调离了研究所。

可能有人不理解什么是体外循环造假,在此解释一下。

此处的“体”,是指会计主体,也就是公司。一般来说,公司的活动只要跟钱有关,都要记一笔账,而体外循环,就是没记账。

举个例子,A公司从事某设备的销售生意,有一天,一位供应商跟A老板说,自己手里有一批货,可以便宜卖给A公司,也能保证赚到钱,但是开不了发票。

A老板觉得这笔生意可以做,花10万块进了供应商的货,卖给客户之后果然还赚了10万。

但是,A老板吩咐公司的会计,不要把这笔账记在公司头上,就当作他个人跟公司借了10万,现在把这10万还给公司,另外10万则留在老板的卡里。

造假传言愈演愈烈,为了稳住投资者的情绪,南极电商目前已经推出了回购计划。也就是说,公司出资卖股民手中的股票,并且回购价要比1月5日的收盘价(11.09元)高35.25%。

很显然,南极电商想用“财大气粗”的回购来证明:公司没有造假,账面上也有足够的现金流。

造假传言的源头:南极电商的吊牌生意

一般来说,资金体外循环这种造假方式,如果做得足够干净,是很难被察觉的。

在数千家上市公司中,南极电商为何成为了被怀疑的对象?这一切,还要从公司的经营模式说起。

提起南极人,你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保暖内衣。

南极人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内衣企业之一,保暖内衣就是由它首创。当初,南极人拿下诸多国家级殊荣,请天王刘德华代言,品牌知名度飙升。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南极人发现自产自销风险太高,赚的钱太少,于是卖掉了所有工厂,砍掉了所有生产线,彻底走上了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

也就是说,南极人早就不生产产品了,你买到的南极人,都是由其授权的合作工厂生产的。

2015年,南极人改名“南极电商”,借壳新民科技上市。

靠着吊牌生意,南极电商活得风生水起,2015年和2016年毛利率分别为72%和87%,净利率更是高达44%和58%。

从2016年到2019年,南极人的营业收入翻了8倍,达到39亿元,其中,品牌授权收入翻了3倍,高达13亿元,品牌授权的毛利更是达到了骇人听闻的93%。

这超高的增速、逆天的毛利率,成为了南极电商的重要一点。

但品牌授权收入光明正大地摆着,毛利率高,也是情有可原。

我们再来看看南极电商的营业收入。

资料表明,南极电商会根据不同产品、不同经销商收取不同的授权费,而这个授权费,主要按照经销商卖出产品所实现的营业收入来计算,大概在3%-6%之间。

在这种模式下,南极电商授权的经销商越多,产品卖得越多,南极电商赚得就越多。

如果你在电商平台搜过南极人,你就会发现,从保暖内衣到鞋包,从电动牙刷到保险柜,万物皆可南极人。

截止2019年年底,公司合作供应商总数为 1113 家,合作经销商总数为 4513家,授权店铺 5800 家,较往年均大幅增长。

因此,南极人的营业收入增长快,同样是有理可循。

说南极电商财务造假,尚无确凿证据。

南极电商的躺赚,行不通了

在这次闪崩之前,「跌」是南极电商的常态,在笔者看来,这两天只是跌得猛了点。

让南极电商闪崩的,或许不是什么财务造假,而是它一直以来的贴牌模式。

南极电商之所以能够靠卖吊牌赚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消费者的购物心态:同样的商品,一个挂着南极人吊牌,另一个无品牌,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南极人。

这也是经销商们愿意花钱买南极人吊牌的原因。

为了把南极人这个牌子做大做响,南极人还斥重金赞助天猫双十一晚会、投放高铁广告,在形象升级、跨界营销等方面持续投入。

然而,南极人广告做得响当当,商品质量却让人心慌慌。

南极人对经销商的粗放式管理,让商品的质量越来越差,口碑也是越来越差。

《南方周末》曾做过统计,2018年1年内,南极人的蚕丝被、内衣、童装、卷发器、按摩棒等产品,总共登上国家质监部门及消费者协会黑名单14次,几乎每个月都上黑榜。

那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南极人存在的质量问题,如今,随着众多媒体对南极人的轮番曝光,南极人的贴牌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并且深受消费者诟病,以至于很多人一看到南极人,脑袋里就浮现出“假货”两个字。

当消费者不买南极人的账,经销商们自然也不会买南极人的账。

南极人的品牌红利,快被消耗完了!

消费者的智商税,收不动了!

南极人的躺赚,也行不通了!

这个冬天,你可能买了南极人的保暖内衣和羽绒被,或许质量还不错,但如果你买了南极电商的股票,就要小心了,因为谁也不知道,只卖吊牌的南极电商还能走多远。

作者: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