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山东」山理工获科技成果转化排行单项第一

互联网 2019-03-22 10:41:41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成果转化山东」山理工获科技成果转化排行单项第一。

本报讯(记者 高家涛)这两天,地处淄博的山东理工大学引发诸多关注。在由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中,该校以52078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力压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名校,位居全国高校榜首,并创下国内高校单项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纪录。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全国2766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为样本,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这也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的首次发布。
根据该报告,2017年全国2766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成果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获得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其中,在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山东理工大学以52078万元位列第1名,清华大学以46607.42万元位居第二。此外,在高等院校以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方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和高等院校奖励个人现金和股份总金额排行中,山东理工大学也表现抢眼,分别以56172.96万元和2532.24万元位居第14和第23位。
记者注意到,该报告还在“典型经验和做法”中,收录山东理工大学瞄准市场需求、推动高价值成果产业化的典型案例。案例以“山东理工大学:瞄准科技前沿,创造单项转化金额最高纪录”为题,从面向需求研发收获成果、专利导航有效保护成果、政策利好成功转化成果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该校推动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项目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此外,在报告公布的多个榜单中,除山东理工大学外,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大学等也均有指标杀入全国高校前100名,显示了我省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实力。其中,在以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方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前100名中,青岛大学以39397.83万元位居25位,山东大学以36124.63万元位居32位。在高等院校奖励个人现金和股份总金额前100名中,青岛科技大学以485.4万元位居第77位,青岛农业大学以347.4万元位居第88位,山东农业大学以321万元位居第94位。

解 读
地方理工类院校如何做到“全国第一”?

不只是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中取得佳绩,在今年2月份教育部发布的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名单中,山东理工大学也名列其中。
作为一所地方理工类院校,如何能够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这样的成绩?
记者从山东理工大学获悉,近年来该校一直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多措并举,积极营造宽松环境,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山东理工大学以与山东省科技厅签订《开展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协议》为契机,持续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股权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出台《首席专家管理办法》,赋予首席专家在引进配备人才、科研立项等方面充分自主权,拥有组建团队、管理经费等更大决定权和调配权;对科研经费实施“一降一升”政策,横向科研项目管理费从8%降至3%,科研团队的成果转化收益从60%提高到80%,让科研人员有尊严、有荣耀地投身研究;深入推进学术评价和科研奖励改革,建立分类评价机制,破除“唯论文”紧箍咒,专门设置“成果转化型教授”,一系列利好政策极大地提高了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此外,把解决企业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作为突破口,学校创建了以研究机构为平台、以研究项目为纽带、以成果共享为目标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努力建立成果研发、成果转化、成果应用及产业化无缝衔接的学科产业发展链。学校还积极完善校城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技术创新体系。学校与淄博市签订了《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大米小米一起熬”的理念,加大融合力度、广度和深度,着力解决产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问题。
同时,学校积极做好科技创新和贯穿成果转化全程的相关服务工作,对科研人员实行“靶向服务”,主动为他们协调实验场所、解决其配偶工作安置、子女入学等事项,减少其后顾之忧。
据介绍,近5年来,山东理工大学已与企业联合设立100多个科技研发机构,与300多家企业完成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500余项,与地方、企业签署各类科技合作和技术服务合同90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