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配送倒闭「生鲜配送骗局」

互联网 2023-05-05 09:15:37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生鲜配送倒闭「生鲜配送骗局」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生鲜配送倒闭「生鲜配送骗局」,希望能帮助到您。

成立八年的每日优鲜,曾备受资本和市场青睐,如今,瘦死的骆驼却“压垮”了大批供应商。

近日,每日优鲜在关停极速达业务后,公司就地解散、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一系列负面消息层出不穷。

2018年至2021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和29.02亿元。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仅用了短短4年时间,每日优鲜就烧光了100多亿元。据悉,从2021第三季度起每日优鲜累计拖欠供应商款项超16亿元。

每日优鲜的颓势,让资本对原本眼中的投资蓝海生鲜市场忧心忡忡,互联网“卖菜”的模式是不是行不通了?

烧钱换市场,8年“烧”尽158亿,钱尽了市场还在吗?

8年亏损158亿的每日优鲜,是互联网烧钱模式在生鲜零售领域的再次折戟。

从中国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的首创者,再到陷入资金缺口和信任危机,那个入局最早、曾被资本追捧的每日优鲜,连带着前置仓模式再受质疑。

所谓“前置仓”模式,就是指在贴近社区的地方建立的中小型仓储配送中心,专为周边3公里左右范围配送订单。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为了实现30分钟达、小时达配送目标,生鲜电商必须不断建设新的前置仓,增加覆盖密度,从而提高履约效率。

虽然看上去实现了消费者的极致体验,实则让平台陷入每月巨额成本投入的死循环,规模越大,亏损越大。

每日优鲜到底亏在了哪里?

大头是履约费用。

据数据显示,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率(履约成本占净营收比例)在34.9%左右,另外还有生鲜损耗,损耗率大概有30%。

而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最多时,超过1500个。

每个前置仓库都具备冷藏冷冻存储能力,对租金和电费存在不小消耗。同时,仓库人员配置基本在1个负责人、5-10个分拣仓库员工、10-20名配送员不等,每月人力成本在15-25万。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据了解,每日优鲜北京一家前置仓单月平均客单价在85元,月营收能达到200万元左右,而一线城市的人工成本、房租成本、电力成本及商品成本总和远超200万。

除维持日常运营外,前置仓模式一般没有线下门店、缺乏C端流量入口,需要线上大额补贴券来拉新获客。

而每日优鲜此前为了抢夺市场规模,曾开启“烧钱换市场”模式,业务覆盖了全国约20个城市。最疯狂的时候,每日优鲜只用2个月,就烧掉了账上的8个多亿。

除了资本现金的不断消耗外,整个食材供应链市场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首当其中的就是各家生鲜供应商。

巨头倒了,欠款超16亿?生鲜供应商“倾家荡产”

“供应商也很惨,疫情期间全副身家做保供,活活拖到倾家荡产。”

在名为“每日优鲜债务催收”群内,有近500家“债主”接龙,其中货款金额超500万元的就有10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其中,赫赫有名的“土豆大王”余功成也在其中。

2009年,余功成来到北京新发地市场,从小摊主一步步做成了“土豆大王”。北京市场单日土豆消耗量在5-600吨之间,而土豆大王则供应了1/6的货量。

余功成大半辈子的打拼,全在每日优鲜拖欠的580万货款里。面对上游供应商的追债,他变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还欠着100多万。

北京头号的生鲜供应商尚且如此,那么其余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如何好过?

生鲜零售供应,难!

生鲜行业表面低迷,资本入局B端未来可期

3年前,每日优鲜部分业务从C端转向B端,并以此为卖点,拿到了20亿元的战略投资。但还未做出成绩,便遭遇了整个公司的暴雷。

近年来,许多生鲜电商在C端发展不顺后,开始拓宽市场,一边主力瞄准C端市场消费者,一边不放过B端稳定大客户。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C端客户稳定性不强,平均订单价低,获客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通过B端市场需求及订单量大、货款支付稳定能一定程度缓解,为生鲜零售平台留出足够时间持续抢占市场。

瞄准B端市场已经是生鲜电商拓宽市场占有率的方式之一。

例如,京东旗下社区团购平台“京喜拼拼”网格仓逐渐接入B端业务,利用京喜拼拼原本的仓配体系,开始展开多板块服务,实现京喜拼拼C端订单 京东掌柜宝B端订单共同配送的模式。

B端业务客单价高、购买频次稳定、配送地点固定、货款结算安全、售后服务方便处理等优势,正成为有资本、有人脉、有管理团队的各区域性大佬所青睐的投资或转型首选。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随着国内物流体系,冷链系统的不断完善,生鲜市场的革新也逐渐从TO C端走向TO B端,并且发展迅猛。

据悉,中国线上买菜平台2017年市场规模1,403亿人民币,2017-2021年CAGR达到35%;保守预计2026年将会达到10,449亿元,2021-2026年CAGR将会达到18%。

市场规模呈现稳定上涨的趋势,在这背后,是生鲜配送市场的巨大空间。

零售巨头入局生鲜B端供应更进一步的作用在于与原有业务形成联动协同。

资源复用的同时不仅能开拓更多的增量,同时这也是降低整体成本的关键。

结语

除了B端的食材配送外,许多食材供应链企业也在预制菜方面持续发力。

由于生鲜食材存在非标化的特征,同时,加上冷链运输效率较低,运输和储存损耗较大,货源成本较高,盈利困难。

伴随着中央厨房、预制菜等火热,国内冷热链技术也在持续不断突破,提升自身运输效率,加强冷链物流数据化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此外,受我国餐饮连锁化趋势的影响,预计未来预制菜B端市场消费将持续增加。

对B端市场而言,预制菜降低了原材料损耗和劳动成本、节约厨房空间、提高了经营效率,有利于提升餐饮企业利润。因此食材供应链企业进军预制菜,将会是未来一个新增长点。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