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企业供应链kpi考核表「供应链的kpi是什么」

互联网 2023-03-10 13:15:23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零售行业企业供应链kpi考核表「供应链的kpi是什么」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零售行业企业供应链kpi考核表「供应链的kpi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您。

来源 | 普华永道、云链智运

导读

如果企业自身供应链KPI管理成熟度普遍偏低且参差不齐,将难以支撑业务长远发展,因此选择适用于中国零售企业和品牌商企业的供应链KPI指标尤为重要。

供应链KPI管理的意义

企业自身供应链KPI管理成熟度普遍偏低且参差不齐,难以支撑业务长远发展。

•指标选取缺乏合理性

•计算方式不够完善或未考虑运营实际

•统计颗粒度过粗或缺乏一致性

•手工工作过多,缺乏系统支持

•KPI数据监控缺乏持续性

选择适用于中国零售企业和品牌商企业的供应链KPI指标:

线上订单履行周期

针对线上业务,订单履行周期整体好于美国行业水平,生鲜及冷冻食品的订单履行周期普遍较短,非食品订单周期最长,成熟度较低企业的订单周期偏长。

生鲜类产品的订单履行周期最低值为0.3天,最高值为3.5天,中位值仅1.1天。86%企业集中于1天左右交付。生鲜类尤其鱼肉类保质期及新鲜度要求,客户对订单送达的即时性需求很高。

冷冻产品需要全程低温环境,尽量避免多次搬运和转移,因此多为中央冷库直接配送到家模式,中位值为1.25天。样本中20%的企业订单周期大于2天,其余多数企业周期在1-2天左右。

食品饮料类的线上订单周期中位值为1.75天,比美国行业水平少0.2天。通常不需要特殊配送设施,但仍有保质期要求,订单周期长。样本企业中仅20%超过3天,最高值受企业成熟度影响。

非食品类美国行业水平为2.7天,样本企业的交付水平(2.5天)略好于美国。由于非食品类对于运输条件及自身保质期无严格要求,紧急性较低,整体订单周期处所有产品类别中最长。

仓库缺货率

1、从品类来看,品类特性影响需求端的稳定性和供应端的订单满足水平,导致不同品类的仓库缺货率差别明显,供应商管理仍是缺货率管理重要一环。

不同品类仓库缺货率差别明显,食品饮料最高,中位值3.5%,生鲜类最低,中位值1.0%,主要受品类特性影响。

2、从需求端来分析:

1)食品饮料品类和品牌众多,消费者对不同品类和不同品牌的需求度和品牌忠实度难以准确计量,导致食品饮料在及时供给上存在困难;

2)生鲜的消费频率和量比较稳定,可以根据服务范围内居民每日生鲜需求量以及其消费频率,对库存做判断。从供应端来分析:按品类的缺货率与供应商订单满足率负相关,生鲜的供应商订单满足率最高约92%,食品饮料的供应商订单满足率约88%。非食品类虽然供应商订单满足率低(85%),但一般保质期长,可准备适当库存(非食品的库存水平为四种品类最高),因此仓库缺货率(2.4%)在四种品类中处于中间位置。

相较美国消费品企业,中国品牌商企业的缺货率普遍较高,与下游经销商及零售商协同不足、渠道数据可视度差是缺货的主要原因。

与美国行业水平相比,国内品牌商缺货率较高:与经销商协同较差,热销商品缺货率高:品牌商与经销商/零售商之间缺少协同机制,建立协同补货机制(CPFR)的品牌商不足5%,40%商品在促销期间供应不及时,导致缺货率高,库存管理缺乏计划性,可视度有待提升。

近六成行业管理层认为库存计划不准确是导致缺货或库存积压的主要问题之一,缺少对渠道进销存数据的可视性,无法建立可信赖的库存计划,目前企业多出现安全库存设置缺乏合理性、且未根据季节波动进行调整等情况。

订单覆盖多个品项及SKU时易出现缺货:在缺货率高于行业整体水平的企业中,85%企业所覆盖的品项大于60,SKU数量大于300,提升了库存管理难度,非热门类商品采用按订单生产运营模式下,将影响整张订单,导致缺货率较高。

库存周转天数

与美国企业对比,中国零售企业的库存周转速度较慢,尤其大中型超市业态受限于来自终端消费者的需求波动和完整的品类覆盖度,库存管理面临更大挑战。

样本企业的库存周转天数的中位值为33天,整体分布较为均匀,与美国行业水平28天仍有差距。库存天数小于20天的企业占比35%,其中50%为便利店,库存天数大于40天的企业占比35%,其中72%为大中型超市。

大中型超市库存天数中位值为37天,便利店为30天,大中型超市在库存管理方面面临更大挑战。

1、在服务覆盖范围上,大中型超市兼顾周边生活社区和中远距离,社区超市及便利店主要服务周边。中远距离顾客在选择购买点时有更大的随意性,难以精准预测需求。

2、在购物行为上,选择大中型超市的客户中部分为低频高客单价购买,而社区超市及便利店更多为周围居民提供每日所需,多为高频消费且流量稳定,这便于社区超市及便利店作出更准确的库存计划。

3、在运营品类上,大中型超市品类齐全,兼营高频次消费品类与低频次消费品类;社区超市及便利店品类精简,在管理库存方面大幅降低了复杂度。

仓储物流费用占比

中国零售企业仓储物流费用占比略高于美国,不同类别企业受其运营模式影响,占比呈现不同趋势,以电商为主的企业由于即时性配送需求占比较高,大中型超市最低。

美国零售企业仓储物流费用占比中位数为2.7%,样本企业整体略高达3%。

1、三类零售企业中,以电商为主企业的整体仓储物流费用占比最高(7.5%),整体分布在7.0%到8.0%之间。

电商业务直接对接终端消费者,仓库到客户的城市配送是主要运作方式,因此物流费用显著高于其他两类。消费者对电商配送的即时性要求提高,在无门店支撑的运作模式下通常需要多级仓储网络支持,因此仓储费用较高。

2、以社区超市、便利店及专门店为主的企业中仓储物流费用占比最高值为7.0%,最低值为4.2%,中位数为5.0%。

由于社区超市及便利店普遍分布分散且门店库存较低,需要进行频繁补货,配送费用相比大中型超市略高。企业仓储物流费用同时受到电商业务影响,在高于中位数的企业中电商业务占比超过15%,在低于中位数的企业中电商业务占比低于2%。

3、以大中型超市为主的企业的整体仓储物流费用占比中位值仅为2.0%,最高值也仅为3.2%。该类企业整体门店规模较大,配送频次低,仓储费用有一定优势。高于中位数的企业中,从事电商业务的占比高于其余企业。

库存周转/仓储物流费用占比

库存及仓储物流费用均高于美国行业水平,由于缺乏上下游协作和数据透明度,中国品牌商企业主要以高库存和广泛布局仓储物流网络应对下游的需求波动。

虽然供应链外部指标显示,国内品牌商企业在交付及响应速度上处于较高水平,但其库存周转天数显著高于美国,是美国3.7倍,同时各类仓库数量较多,仓储物流费用占比高,与美国行业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企业缺少需求端的预测机制或需求预测准确率较低:大多以历史同期数据作为参考进行预判,准确率高于70%企业不足3成。

在准确率较低的情况下,大多企业只得通过备货形式以满足订单需求,造成库存周转天数较长,库存积压。

同时,欠缺与经销商及零售商的协同,信息透明度低,在促销活动及旺季储备存在漏洞,未设立库存计划及相应的预警机制,产销两端沟通不及时。60%以上企业目前尚未建立S&OP机制,采购、销售、与库存管理部门未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缺乏对需求和供应计划的平衡机制支持库存管理。

后疫情全球消费趋势对供应链启示

1、COVID-19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增加:主要集中在食物和生活充实上,超过一半的人在食品杂货上增加了支出,超过1/3的人在娱乐媒体上增加了支出。

增加的项目

(1)消费支出的影响之食品杂货支出: 有孩一族是食品杂货支出增加的主力人群,食品杂货略有本地化趋势。

58%的有孩子的人增加了他们在食品杂货上的支出,而没有孩子的人只有49%。

单身家庭中有43%的人增加了食品杂货支出,而其他家庭中则有55%。

14%的人购买更多本地生产的食品,9%的人购买的进口食品比以前减少。在取消社会隔离措施后,97%的人可能会继续购买更多本地生产的食品。

(2)COVID-19对购物渠道的影响之食品杂货渠道:虽然线下是购物的首选渠道,但通过线上购买食品杂货比例上升,且这一趋势可能在COVID-19之后继续持续下去。

(3)COVID-19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之某些品类支出减少: 受到财务状况下降或者不确定的影响,主要减少在食品之外的支出,特别是鞋服类的支出。

减少的项目

2、消费者行为趋势变化对零售商的启示:关注支柱型产品,校准供应链策略,重新审视影响购买的关键因素,调整定价策略和会员计划。

(1)识别“anchor”产品/服务,了解哪些产品服务是消费者购物篮中不可或缺,重新审视线下和线上的产品策略(引流产品/高利润产品等)。

(2)调整供应链策略,校准整体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保证购物篮中的核心产品配送。

(3)关注消费者关键驱动因素的优先级变化趋势,关注性价比,定期追踪,发现机会点,重新评估客户关系维护手段。

(4)充分运用数字化生态系统,考虑新的定价策略和会员计划,维持长期客户关系。

3、消费者行为趋势变化对供应链构建的启示:

(1)关注支柱型产品,校准供应链策略,重新审视影响购买的关键因素,调整定价策略和会员计划。

(2)构建丰富的供应商资源池,保障全球供应商和本地供应商结构,使得在不同的采购场景下,能迅速在不同供应商中切换,提升零供协同,共享消费者趋势和计划。

(3)实施主动的上游风险管理措施,并且提前规划风险控制手段,构建端到端供应链的可视化,实时状态跟踪和供应链风险评估。

(4)构建能直达消费者手中的配送能力(e.g. using drones for delivery),持续加强电商的运作和可触达性,增加电商平台上可购买的产品品类,增加配送的可选项,作为门店销售的可替代方案,使得消费者能迅速在不同方式之间切换。

来源 | 普华永道、云链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