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的人越来越忙,活得越累 感觉看不到未来「觉得生活越来越迷茫了找不到方向了」

互联网 2023-02-08 15:29:04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何现在的人越来越忙,活得越累 感觉看不到未来「觉得生活越来越迷茫了找不到方向了」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为何现在的人越来越忙,活得越累 感觉看不到未来「觉得生活越来越迷茫了找不到方向了」,希望能帮助到您。

先声明哈~全文10000多字,如果想要逐字看完,概算至少要浪费你10分钟宝贵的时间。

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表达能力有限~文字组织能力有限,这篇文章只是写来送给自己,证明这辈子没有白活,纯粹自嗨自乐~建议你去刷哈短视频。

看完怕毁你三观~~~

本文用最接地气的生活例子,从5方面颠覆你的认知去深入分析当下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忙?而且看不到未来。

先不扯没用的哈~看完这篇文章,对你没有效果,对你的人生没有启发,你直接来喷我吧!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都能感受到:生活节奏是越来越快、而且越来越忙,关键是还看不到未来呀~

说话不能一杆子打死哈~其实我是在说我自己~嘿嘿~

20年前,你去超市选了一堆东西,拿到前台结账,你递给收银员一张现金,收银员结账后退给你多余的零钱,可能都要找半天。

而现在不一样了,你只需要打开手机上的二维码,收银员拿着扫码枪,滴的一声就完事儿了,这过程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30年前,一个明星要火起来是很不容易的,一火就是十几年。

而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明星一下子就火了,而且你还没有搞清楚他都有些浪额作品时,

没过多久~这些明星突然又消失了。然后又有新的明星冒出来,又有新的明星消失。

工作 学习 上网几乎把我们的生活塞得满满当当的,整天累死累活忙里忙外,而且生活节奏却越来越快!

你也能感觉到,我们的生活节奏已经步入了一个大加速的时代。

前段时间,我研究了两本书,德国社会学家、加速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写的两本书:《加速》和《新异化的诞生》,这两本书颠覆了我的认知。

书中把社会的加速归纳为3大内容:技术方面的加速、社会变迁方面的加速、社会节奏方面的加速。

1、技术方面的加速

技术的加速,理解通俗一点就是诸如网络通讯、交通运输、流水线生产等这类具有效率提升、时间明显缩短的过程的加速。

以前从我家里到镇上赶集,七八公里的路程,坐的是拖拉机,走的是泥巴路,去某个地方需要折腾大半天。

现在坐的是小轿车,走的是柏油路,只需要几十分钟。

以前给某个人写一封信,可能要几十个日日夜夜天才能送达,我想见一个千里之外的朋友有多难。

而现在发微信只需要动动手指,想见谁真的太容易了。

以前生产一部手机可能需要30天,现在直接批量自动化生产,只需要几天就能搞定。

因为生产机械自动化了,速度与效率大大提升了。

产品的生产速度加快了,那企业的销售速度也要跟上,随之而来的消费速度也要同步跟上。

在这种情况下,广告却无孔不入地出现在任何的地方,只要能打广告的地方都不会留死角。

特别是直播带货越来越流行,你随时可以把你喜欢的东西全部放在一个购物车里一键下单。

如果你没钱消费,商家们都给你考虑好了!

商家说:咱们先不要你的钱哈~你先使用我们的呗支付,等你以后有钱了再还,

多体贴呀~~~

2、社会变迁方面的加速

从早期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的职业发展、关系交往、生活习惯、文化观等等,一直都在变化着。

只是当下受科学技术与互联网的影响,这种本身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前的社会。

比如在早期社会,老一辈的职业,基本上会传给他的下一代,下一代再传给他下一代。

而步入现代社会以后,年轻人们基本上不会去学他们上一辈的手艺,而且工作变得越来越频繁了。

我跟一个搞金融的朋友聊天,她2013年参加工作,短短10年的时间,已经换了3次工作了,平均每3年换一次工作。

为啥好多人都想去考公务员?

为啥好多人都想进国有企业?

……

因为他们就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去抵抗频繁的工作变动。

过去马车、信函的速度都很慢。

一生只能爱一个人,一生只结一次婚。

如今却反过来了,

今天结婚,明天就有离婚的。

如果对方不爱你了,大不了重新再找一个。

这就是为什么当下离婚率与复婚率如此之高。

社会变迁的加速,导致我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但是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却在萎缩。

很多东西都不断地优化升级,新的东西不断替换旧的东西,而且过期的速度也在加快。

比如过去你产生的经验和想法,现在很快就过期了。

老一辈人们的思想与经验,对当下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微妙了,甚至好多都已经过时了。

你去翻看你曾经写过的日志与想法,在当时看来是很正常的想法,而现在看起来已经是过时了,有的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生活状态了。

而未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

我们只知道处在一个不断缩小的当下空间里。

3、生活节奏方面的加速

什么是生活节奏的加速?

在一段相同单位时间内与过去相比,你发生的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缩短、效率增加、体验的同比量增加。

以前吃饭的时间可能要耽搁40分钟,现在吃饭只需要10分钟,而且你还能一边吃饭一边用手机处理一些事情。

尤其是在很多大都市,你走在大街上,你能感受到的路上的行人,他们走路的速度特别快,他们好像都很着急,都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处理,都急匆匆赶着去做下一件事情。

在旅游景区,那些来放松的旅客,也总是急匆匆地走完这一个景点,紧接着又赶往下一个景点,

有的旅客甚至一天还能逛完几十个景点,目的就是想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不同的体验,

除了行为间隔之间的时间在缩短外,越来越多的人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多项操作。

比如,一边走路一边打电话沟通处理其他事情,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

生活节奏的加速,导致你能感觉到有一种缺乏时间的感受,时间流逝的速度在加快~

一天很快过去啦!你常常感叹到:怎么动不动一天就没了呢~

你整天忙忙碌碌,还是总感觉有好多事情没有做,

于是你更加越来越不能容忍自己浪费时间,在时间的压力下变得越来越沉重了。

仿佛一旦停下来,心里就有一种愧疚感,有一种担心怕被社会淘汰的感觉。

为什么现在社会车轮子的转动速度比以前变快了呢?

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是上面提到几方面的加速,自身构成了一种自我驱动的加速循环。

一个新的技术产生之后,总会改变社会的赚钱方式、就业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结构、经济发展布局、流通速度结构等。

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就必须要改变自己,加倍努力去适应新的社会变化,

这种行为又导致了生活节奏的加速,而生活节奏的加速又反过来推动技术的加速。

近几十年的新技术变革是互联网技术,信息的传递速度从蚂蚁级别的速度一下子提升到火箭级别的速度,

于是许多新的职业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比如电商从业者、主播~~~

这些新的职业就像不断生产新款手机那样,更新换代非常之快,人们为了适应新的职业,就只能压榨自己的时间。

于是人们越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去提升自己效率,从而缓解时间的压力。

如此以来,技术的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便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封闭式的内循环,

它不需要外力的推动,就可以循环运行下去,这是参考罗萨的观点哈~

我相信现在好多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缓解时间的压力,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

1930年,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预言,

100年以后,也就是到了2030年,人们会因为没事干而烦恼,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每周只需要工作15小时,就可以彻底解决摆脱贫困。

但是现实生活却打脸了,这个预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反而是忙得不要不要的。

凯恩斯的预言错在哪里了?

他只考虑到技术进步与生活节奏之间的关系,却错在了没想到技术进步导致的社会变迁。

举个粟子~

从过去的写信方式变成了今天的发微信,从文字编辑到发送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发语音和发视频就更快了,这是凯恩斯当时已经想到的~

遗憾的是,他没想到的是人们开始使用微信以后,每天收到的消息也增多了,光看消息与回复消息都够累呛了。

从写信变成发微信,你所节省下来的时间,却用在了处理更多微信的消息内容上。

再比如~

以前讲课提前用一张纸打好草稿即可,现在好多人都在用PPT讲课,文字打在上面就加方便了,虽然看起来好像是省事了,但是排版花费的时间却增加了。

只要领导叫你做PPT,好多人最脑壳痛的就是如何排版。排版比写文字还折磨人~~~

写稿子只需要10分钟,但是排版却花了两个小时呀!

以前使用手机没有什么负担,除了接打电话与发短信外,偶尔使用聊天软件聊聊天就知足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手机上一大堆软件,光对付工作需要处理的软件就是好几十个,让你累得不要不要的。

互联网科技的升级所派生出来的网络工具,虽然能节约很多时间,却又被消耗在升级后的体验上,反而变得越来越忙了。

除了上述3种社会加速的自身循环以外,还有另外2个外力也在推动着社会加速。

第一个外力:各种领域的竞争

从宏观层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

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的竞争,经济竞争会导致人类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的增加。

还有文化、生态、政治、军事等等各个领域都在竞争。

从微观层面: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学历、收入、财富、结婚、人脉资源、孩子成长等等,都在不停的相互竞争。

而且现代社会还出现了一些反常的竞争,比如社交媒体上的竞争。

在朋友圈里,有人竞争的相互晒出能够显示自己优势的照片,目的就是想秀秀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有些事你并不想被卷,只是因为其他人都在卷,于是你也跟着被卷。

如果你不卷的话,你就会停留在原地。

受社会加速的冲击,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不再幻想死亡后对面的天堂世界了。

在早期社会,人们相信还有来世。人死后会来到另一个彼岸,那里永远没有痛苦,据说还能见到上帝,并且还能获得永生。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有上帝了,也不相信死亡后会来到一个什么彼岸美好世界了。

人们很清楚活着才是最实在的,尽可能的多去享受当下的生活,该吃吃该穿穿该玩玩,去经历一些不一样的体验。

现在好多人都希望一年能当几年来过,一辈子能当作几辈子来过。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的人们,都喜欢去追求各种各样的体验。

比如喜欢吃没吃过的食物,玩各种没有玩过的东西,总之想尽办法把自己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的。

然后呢!把自己的体验生活拍照发到社交平台上,证明自己如何如何的忙,没有虚度光阴~

这样做了以后,真的会让自己感到幸福吗?

虽然人们总是寻找各种新的体验,但是这个社会的体验层出不穷,

一种新的体验出来没多久又消失了,另一种新的体验又冒出来了,你总是失望地发现,错过很多的体验以后,你的失落感越大。

罗萨说:人们感觉自己像滚轮中奔跑的仓鼠。一个人的渴望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更加渴望,倍感挫折。

第2个外力:社会功能的分化

社会功能分化,是德国社会学家罗曼提出来的。

社会功能可分为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科学、教育、艺术等等各种系统,而且这些系统是相互独立的。

就好像人体也划分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各种系统。

罗曼的这种说法,在现在社会看来是很正常不过的,而且你也发现我们实际生活当中确实也是这样的。

但是以前社会并不是这样子的呀!

卢曼说,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区隔分化社会;

第二种是阶层分化社会;

第三种是功能分化的现代社会。

第一种形态:在早期社会,社会主要是根据氏族呀!部落呀!家族与住处来划分的,这是区隔分化社会。

第二种形态:在中期社会,大量的财富集中到了少数人的手中,出现了不同的阶层,这就是阶层分化社会。

虽然那个时候也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系统。

但是这些系统之间是没有明确边界的,比如老大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第三种形态:而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各个系统功能已经完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而且系统之间也相互关联的。

都说学习改变命运,虽然教育局(独立的教育系统)可以用宏观调控某地方的升学率,但是不能直接用行政的命令去决定学生未来的前途把!

既然各个系统功能都已经分化很明确了,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些系统间穿梭。

打个比方哈!你想赚钱了,就进入经济系统呗~

你想开车,你就进入交通系统呗~

你想教书育人,你就进入教育系统呗~

进入系统以后,你必须得按照各个系统的运行逻辑,该干嘛就干嘛!

虽然社会功能分化以后,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了,运行效率也提高了,能缓解你时间压力的。

但是呢!有利也有弊呀!

你想想哈!各个系统分化以后,这些系统内部反而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每个系统都会让你感觉有做不完的事情。

可能我的表达有障碍吧!意思没表达清楚,呵呵~举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就拿我来说吧!我是搞银行工作的,为了考一个专业资格证书,我要进入教育系统听课学习,金融系统要求我去上班,家庭系统要求我回去煮饭、打扫卫生、教育孩子等一些家事儿。

但是我不可能同时穿梭各大系统完成这些任务吧!

为了赚钱养家糊口,我会优先择优上班,然后把学习和家庭的事儿往后搁一搁,这样一来,我手上的任务变得比较轻松了。

但实际上,我已经把这些一连串还没有完成复杂的任务,给投射到未来的时间轴线上了。

也就是说,我不得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制定周密的计划,一个一个地去完成。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处理一些复杂的任务时,他们都喜欢依赖时间表,而且常常感受到一种时间上的压力,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一个叫“时间管理”的学问。

更恼火的是,当你辛辛苦苦把时间安顿好以后,心情舒畅了一会儿,原本按计划开始去行动时。

突然又冒出一个什么比较急的事儿,需要立即去处理,于是你不得不调整原来的计划。

以至于你会感觉到很纳闷~啊!怎么会这样呢~~~好求烦呀!

自己真正能够确定的东西!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但是很快又化为泡影了!

说得不夸张一点,这种现象很“萎缩”呀!

以上写了近8000字的内容,就只说了一个问题:社会加速的原因。

完了,肯定有人说我废话了:你有病吧!智障吧!

可惜的是,我相信没人会看到这里,嘿嘿~~~因为只有我是最无聊的~

滚一边去吧!还没写完呢!先蹲个厕所再说~~啧啧

但我实在是想不出来该写什么了,不行啊!为了完成10000字的任务,我必须得写完,哈哈!继续~

你不看拉到,我又没叫你看!你继续刷短视频去~~

社会加速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罗萨认为:社会加速会导致新的危机。

在《新异化的诞生》这本书中,罗撒从多角度对社会加速开展了批判。

我只介绍社会加速跟你生活之间的关系~~~

关系1:地域空间的异化

我们所生活的地域空间,正在失去它原有的意义。

先搞清楚人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基本关系哈!

人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基本关系:

人生活在特定的一个区域,而且人和这个区域内的很多事物,会产生一连串的联系。

比如你住在哪个小区?你在哪里工作?你在哪所高校读书?你跟谁打交道?……

小时候听我爷爷讲,在他们那个年代,邻居之间都是相互认识的,经常串门,家里有事都会相互帮忙。

比如,

我家包了一些粽子,会挨家挨户的送几个。

你家玉米没有了,会去隔壁家借一点。

你家有什么大小事,会跑到我家来拉拉家常……

但是,现在这种事情已经很少发生了,而且好像在慢慢的消失~

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周边事物的联系,正在迅速的淡化。

前段时间,网上讨论很火的一个问题:附近的消失。

特别是网红人类学家项飙,还有UP主“老蒋巨靠谱”,讨论得更激励,他们把人与周边事物的淡化称之为“附近的消失”。

在城镇里,住在同一个小区,甚至是同一栋楼,越来越多的人都不认识邻居了,有的连交到都没打过呢~

在农村也是这样,老一辈们都还好哈~还能认识村里好多同龄的人。

而年轻人好多都不认识,房子前后几百米,年轻人都很少串门。

同一个村子里头,好多年轻人不认识老人,老人也不认识年轻人。

身边也没有多少朋友,不了解自己所在地方的历史和文化,也不关心附近发生的新闻。

恰恰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却可能认识全国各地的朋友,对全球的新闻非常熟悉,而且对其他地方的一些历史了如指掌。

人们所处的“附近”正逐渐失去他的意义,人们与周围的人、还有事物,已经不再是一种长期稳定、深入甚至亲密的关系了。

为什么会发生“附近的消失”呢?

罗萨认为:是技术的加速造成的。

特别交通运输与通讯技术的加速影响最大。

开几个小时的轿车,就可以进入一个城市,甚至还能到达另外一个省会。

以前从遵义到贵阳,坐铁皮火车,要坐十来个小时。现在坐坐高铁,几十分钟就可以到达贵阳。

打开手上的屏幕,世界各地的消息一拥而入,你看都看不过来。

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累了,想吃东西但又不想出门,直接在手机上下单,或通过微信上的餐饮商家发送一条消息,不到10分钟,送餐的工作人员就到你家门口了,方便得不要不要的。

技术这东西呀~就像是一种无形的空间障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且人们学会了去克服这种空间障碍的能力。

克服这种空间障碍的同时,人们对附近周边事物的兴趣和需求也大大降低了。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词儿叫做“元宇宙”,就是利用技术的手段,用“虚拟的空间”去替换人们周围的“现实空间”。

写到这里,在想多说几句~我个人觉得哈,

“附近的消失”与社会变迁加速、物品的升级换代加速也有关系。

关系2:社会变迁加速

社会变迁的加速,也是导致“附近的消失”的原因之一。

近几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好多地方突然被盖了几十层的高楼,一些原有的房子和景观被拆挖挖机哗啦啦地掉了,这导致“附近”突然变得陌生了。

之前被棒红了的重庆火锅,一时间在街上多了好多重庆火锅店,一阵风儿吹过了,这些新开的重庆火锅店很快就消失了。

最近几年奶茶也比较火哈~大街上又多了好多好多的奶茶店,我猜估计过不了一阵子,大部分奶茶店可能又会消失~

政策、经济、文化、教育、互联网……的各种变迁,会快速改变我们附近的模样。

当我们还没来得及充分了解它的时候,它又马上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了,让我们没有时间与附近建立关系。

不管是上班族还是打工仔,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就算是放假,大多数时间都消耗在手机上,而且他们还有好多其他的事情需要处理,根本就拿不出多少时间、精力和周边的邻居打交到,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附近闲逛了。

时间长了,结局就是我们对附近的一切变得越来越陌生了。

关系3:物品的升级换代加速

我们的生活,总是离不开物品。

我相信你的生活肯定离不开手机,假如此时此刻你的手机没电了,你马上会感到很不舒服,而且有很多事情你根本就做不了。

过去好多物品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时光,留下美好的记忆。

在早期社会~

比如你穿的一件衣服,缝缝补补,总是舍不得丢~

你骑的那辆单车,修修补补,总是舍不得换。

一个石器打火机,一展煤油灯,至今还保留着。

到现在,你还能对小时候使用的那些物品记忆犹新,念念不忘,有好多人收藏作为纪念。

用俗话来说,就是使用物品用出感情来了。

遗憾的是~随着技术的加速,我们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渐渐地被破坏了~

你能感觉到:现在好多物品坏了就直接丢了,很少有人去修理物品了呢~

以前我穿的一件衣服,缝缝补补都要穿好几年,身上好多补丁,而现在破了个洞就直接扔掉了。

因为生产物品的速度与效率提升了,而修理物品的速度与效率却降低了。

与其花时间去修物理物品,还不如直接把它扔掉了,换一个新的,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吧!

除此以外,现在很多物品升级换代后,机构越来越复杂了,当物品坏了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去修理。

更奇葩的是,有的物品太娇气了,还没有被用就坏掉了,就被直接换掉了。

比如说华为p50一出来,好多人就立马把手上的p40给换掉了,

还有那些新款的鞋子呀~新款的衣服呀~新款的包包呀……,

这些新款的物品一出来,旧款的很可能马上就要沾灰灰了,

然后过一段时间,衣柜快装不下的时候,在清理时以过时为由直接被扔掉了。

人与人之间产生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多次交流的基础之上的,更何况物品呢!

物品都还没用过几次就更换了,人们很难与物品之间建立深厚的关系。

你能感觉到,因为你缺少珍惜物品的那份感情,于是你就继续买买买~,来弥补你心那份中莫名失落的感情,嘿嘿~我没说错吧!

关系4:行为的异化

上面写到对物品的频繁更换,这也是一种行为的异化。

在家里,在你的办公室,你常常翻箱倒柜,很难找到有些东西丢在哪里了,原因是社会的加速,导致你没有多少时间,去详细了解这些丢失的物品。

这种行为的异化还出现在很多其他方面上,

比如当你用手机下载注册一个APP的时候,总是提示让你认真阅读,并确认用户协议,才能点击下一步安装。

但是你根本没有时间,没有耐心去看这些内容。

还比如那一年我高考时填报高考志愿,老师喊你认真阅读填报志愿指南。

选专业前,要清楚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去全方位研究此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就业机会。

但是这种深深的建立关系是没有什么卵用的。

我感觉作为一个高中生,连思想萌芽阶段都算不上,除了天天看书搞题海战术,怎么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干什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你看那些高中生,处在一种今天刚学的知识,明天就要参加硬试考试的日子当中,哪有时间与精力,去深入了解自己未来想学什么专业呀!

把话又说回来哈~我们先不深入讨论自己想干什么了!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很清楚自己想干什么,也没有去行动呀!

你经常会听到别人讲~而且你也有这样的感受,

等我有时间了,我一定要学习弹钢琴;

等我有时间了,我一定要去看某部电影;

等我有时间了,我一定要吃一顿麻辣烫火锅~

当我们真有空闲时间的时候,也没有去做这些事儿呀,而是在刷朋友圈、刷短视频呢~

罗萨认为这种现象也是社会加速的原因造成的。

因为在社会加速的过程中,人们更喜欢寻找一种短期之内就能够满足的欲望。

期初你的想法是只要有空闲时间,就要好好地看一本书,不能玩手机~

但是你真有时间的时候,你就是在玩手机,玩了手机以后,脑壳一片空白,感觉都不知道自己真想做什么了。

这种动作如此循环~

当你刷完手机以后,你反而会感到更加的空虚,更加的自责自己:完了!今天的时间又白费了!

现在人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

人们都在遗忘真正想做的事儿,反而在自愿地做着不想做的事情。

关系5:时间异化

也就是我们对时间的体验的异化。

先举一个人人都经历过类似的体验:

假如你干了一件你非常喜欢的事情,

比如说你开车去旅行,一路上有好吃的美食,有好看的风景,有刺激的体验,这种美好的体验很快就结束了,当你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的经历时,反而会觉得这一天过得好久好久。

相反如果干了一件很不喜欢干的事儿,

比如说今天啥都不干,就一件事儿逼迫自己写一篇10000字的文章,那么你会感觉度日如年,

一天过去啦~文字也没有写多少,却费劲了不少心思~当你躺在床上时,你会感觉今天好像从未出现一样,时间过得好快,也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

以上两种生活体验,我总结了两种时间体验模式:第一种是体验短,但记忆长;第二种是体验长,但记忆短。

但是现在手机短视频一出来,又产生一种体验短,记忆短的新体验模式。

以前没有手机,只有黑白电视,一家人在晚上吃完饭后,聚在一起看一两集电视剧,可能要花一晚上的时间,而且那个时候的电视剧是规定的在什么时间播出,你还得耐心等待。

我相信至今你可能都还记得当初你看电视剧的那些画面内容吧!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画面;《水浒传》武松打虎的画面、潘金莲干的傻事;《红楼梦》的那个夜晚,嘿嘿,思想有点歪了……让你久久不能忘记!

但是现在的短视频的兴起,反而让你没有记忆了!

短视频跟过去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就是那些短视频用一些浮夸的音乐,结合一些刺激画面,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人带来一种感官上的刺激。

而且就那么几十秒钟的短视频滚动播放,如果你不想体验了,轻轻手指一划,马上又进入到下一阶段体验之中。

但是当你刷完短视频以后,你好像什么也没记住,一会儿就忘得干干净净。精神上却获得一种空虚,一种寂寞的感觉。

这就是一种体验短,记忆也很短的时间模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模式呢?

第一个原因:我们在看短视频的时候,是用肉眼去看的。不像吃美食、跑步、写作那样,是需要全心身投入。

第二个原因:短视频都是一些孤立的片段,虽然体验很丰富,但是这些内容大部分跟你没啥关系。

之前听哪个名人讲的,名字突然想不起来了,他说现在人们已经进入了一种体验很丰富,但是经验很贫乏的时代。

人们只需要躺在沙发上,用手指头滑动一下手机平板电脑,就可以看到或听到世间万物的人间百态。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片段,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呀!

关系6:人类圈子的异化

在以前,人的圈子比较窄,一辈子遇见的人比较有限。

因为那个时候,人们一般生活在一个比较固定的区域环境,比如说一个城堡、一个部落、一个小山村,身边的人基本上是固定的,能够建立起一些稳定的人际关系。

但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当中,你每天都会跟不同的人在见面、打交道。

你出门住一趟高铁、去旅游,你的眼前全是人。

你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里面到处都是人。

每天有太多人在你面前来来往往,但是你却没有几个关系比较稳定的朋友,我觉得这就是自己社交恐惧的一个原因吧!

我们生活在社会加速大时代当中,人与人之间快速相遇,又快速的分开。要想建立一种深入稳定的人际关系,是在是太难了。

为什么好多人都说:通讯好友一大堆,却找不到一个能打电话的朋友!

父辈们那一代的人,毕业后还能组织起来聚会。

而我们这一代人,一般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基本上再也没有联系了,更不用说聚会了。

我们每天接触的人那么多,但是关系稳定真心的朋友却寥寥无几。

换一句话说,你可能就是一群人当中的孤独者,孤独而焦虑着!

有办法能解决孤独和焦虑吗?

我仔细观察了人们的生活,实际上大部分都会假装让自己忙起来,刻意去逃避孤独,刻意去掩盖那种内心深处孤独的焦虑。

辛辛苦苦写了这篇文章,就是要深度地分析:我们为什么孤独而忙忙碌碌地活着?为什么稀里糊涂地忙了一辈子,又稀里糊涂地死去?

不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不然死不瞑目呀!

好了,写到这里实在是写不下去了,够凑够10000多字了,顶着30多度的温度在电脑前敲键盘,估计头都头秃了。

不管你喜不喜欢看,估计也没人看~~~如果你能看到这里,接着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