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领域的创新「中国十大高科技企业」

互联网 2023-01-31 17:25:50

最近很多人关注植保领域的创新「中国十大高科技企业」,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植保领域的创新「中国十大高科技企业」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八年前,在新疆博乐地区,王保川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一个六十多岁的瘦弱老人,骑一个载着柱塞泵的三轮车到果园打药。到了果园,他将喷药管接到背负式气雾机上,利用气雾机产生的风压来打药。老人背负的喷雾机装有十来斤药,但是因为他种的是苹果,植株比较矮,他就在跪在树下,围着树转一圈喷药,十来亩地他就这样一棵一棵地喷药。这一幕场景给王保川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王保川想,如果是自己父母这样跪着喷药,自己该有多心疼。夏季酷暑天,老人没有防护衣,任药飞溅在自己身上。要知道,每年林区都有打农药而中毒的,甚至死亡。过去大热天收麦被称作是“伏天阎王”,现在收麦都机械化了,而给果树打农药,却依然是农民的疾苦。当时王保川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生产一个能把农民从打药中解放出来的农机!

从想做到敢做植保

其实早在2007年的时候,王保川就意识到,果树喷药机是市场的需求点也是空白点,那时果园里管理果树的人大多年龄在五十岁左右。当时他看到在果园喷药这个市场中,年轻人或雇人或找机械,不会自己亲自喷药,主要还是五十岁的这些果农喷药,但是再过五年十年,这些人还能打动药么?果园管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所以王保川认为,果园管理机械研发迫在眉睫。

一开始有想法的时候,王保川是兴奋的,一旦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他才意识到行业的复杂性。如果说植保防护是一场“化学战争”,那么植保机械就是农业的“枪炮”。但涉及植保中的农药和农机却是归口不同的部门监管:农药是农业局监管,而农机是农机局监管。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很多做植保机械的企业并不懂农药。“林园、葡萄园这种果园是植保机械的‘战场’,我们是在跟病虫害‘战斗’,而我们的‘弹药’就是农药。一个专业生产植保机械的企业,如果对‘弹药’不了解,关起门来能造出什么‘枪炮’呢?”王保川自信地说:“我们公司在1999年的时候做的是农药,2008奶奶开始做植保机械,我们不同于其他公司的独特优势是,从农药制剂到喷洒过程以及喷药后叶片是如何吸收的,最后又是怎么治理病虫害的等,整个链条我们都是很清晰的。我们团队经历了从生产农药到营销、植保服务到研究生产植保机械的全过程,可以说,我们经历了植保的每一个环节,这也正是一个‘巧合’,却也成为我们底蕴所在。”

说到转型做农机,王保川说:“其实是因为当时农药做得不顺。”当时面向新疆市场做高效农药,结果却是高效农药产生不了高防效。农药的配方、含量、助剂都是高端配置,而且是专门针对新疆的棉花、葡萄等作物设置的,但为何效果不佳呢?王保川团队通过对常量喷雾、大容量喷雾、低量和超低量喷雾进行研究后发现:常规喷药机械对新疆棉花喷药是喷不匀喷不透的,这让王保川意识到,农药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喷药机械上,一种喷药机械要做到能打百药,这才是植保机应该达到的功效,而现在一直沿用的仍是三十年前发明的由拖拉机牵引的柱塞泵喷药。王保川说:“如果中国的问题是农业的问题,那么中国农业的问题就是植保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学防治,最根本的在于喷药机械。近三十年来,耕种收机械历经了五六代更新,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唯独植保机械,到现在还是三十年前的水平,我们的植保机械很落后,也大有可为。” 一路的研发历程可以说很艰辛。一开始团队里没有专业工程师,团队成员都是现学现问,一遍遍地改进,一遍遍地尝试,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技术团队。

另辟蹊径创独家技术

怎么让植保机发挥更大的效用是个难题,当很多植保机企业还在钻研雾化要做到多细的时候,王保川从这种思维跳出来:“有人问我,康稼园(王保川所在的公司)的植保机一平方厘米喷药能达到多少个点(专业术语,点越多证明喷药越均匀),我告诉他,我们关注的不是点,而是整个面,喷过的叶子像直接在药里浸泡过一样。那么就有人质疑是否我们用水量比常规的药械要多,因为常规的药械大约用四十升的水,而我们要用到七十升左右。但是,果农的诉求就是要将每个叶片喷匀喷透,至于用水量,我们设计的时候是根据喷药的需求,不省水也不浪费,关键是喷药效果证明了一切:同样的药剂,用我们的设备打药只需要四遍,其他的药械要打到七遍,防效还没有我们的好,所以以节水为目的的药械最终是既费水还没有防效。”

康稼园的果园植保机目前可以一机实现七种喷雾方式,适用于不同区域和果园。根据果园矮化、乔化,树龄,品种等不同,康稼园植保机所设置的喷雾模式也不同,包括了单摇摆、双摇摆、四摇摆三种摇摆方式以及八喷、九喷、十喷、高射四种方式,其中高射用来打林带,其他方式适用各种不同的果园。

目前很多果树都套袋,就是因为现在喷药防效不高,要通过套袋来防治虫害。但是套袋解袋以及袋子本身的成本加起来,一个果子大约要到两毛钱。王保川说:“果树病虫害多,需要经常喷药且要喷匀喷透,人工喷药很辛苦,而且喷洒效率不稳定,我们一台机械可以管五百亩土地,对于百亩土地的客户作业绰绰有余。用户使用机械,三天打一遍药,七天再打一遍药就可以了,管理果园很轻松,实现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一亩地一万多个袋子就这么省下来了,未来我们还要让更多果园实现‘不套袋’。”

看准政策:从做“事”到造“势”

目前在国内,植保市场仍旧被不少国外品牌占据,很多国内企业不注重自主研发,都是把韩国、日本的成熟品牌引进,贴上自己的牌子,在中国市场推,然后再看在市场哪款卖得好,就做哪个。看到了这一现状,王保川计划在植保上大干一场,首先就从研发开始。他说:“作为一个生产农药发嫁的企业,我们明白农民劳作疾苦,把农民的果园当自己的果园,所以我们出发点就是为农民造一台属于他们自己的机械。九年时间,我们不模仿任何一个国内外厂家,前后我们陆续投入了三千万进行研发生产,直到现在依然以投入为主。在17年武汉农机展上,韩国一家知名植保企业看中了我们,感慨中国还有这样优秀的产品,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并邀请我们做他们在中国区的代理。”

经过好几轮的改良后,王保川团队终于研发出技术上成熟的植保机,康稼园的第六代产品“狩猎者”正式面世,这是康稼园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狩猎者”更适合中国国情,包括对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的适用性。王保川介绍道:“我们与众不同的是,可以精确到七种喷雾方式,针对不同作物都是专用的。比如,适用于乔化果树的双摇摆喷雾方式,只限于二十年左右的老乔化果树,农机做到作物专用。我们卖给不同地区作物的农机都是跟当地园艺相结合量身定制的,包括喷头、轮胎都是定制的,都要根据当地地形、土质、降水量、喷药次数等参数,将喷药设备组装起来。前几天,湖北赤壁一个种几千亩猕猴桃的大户,定了我们6台果园喷雾机,他们的要求是轮胎必须防扎。因为有猕猴桃种植区野生竹子很多,这些竹子被砍掉后留了很高的茬,普通农机进去不久轮胎就跑气了,所以猕猴桃种植区的农机要求越野能力好。根据客户的要求,我们从轮圈到轮胎,都开模具自己制造,在配置的轮胎里填充了橡胶海绵,一个轮胎填充下来,成本就六百。有这种要求的不只一家,南方很多农机户都面临着环境恶劣、轮胎跑气的状况,一天作业下来要换两三次轮胎,甚为恼火。我们针对客户的要求设计出来的轮胎,经过试验,反响不错,在业内我们也独占鳌头。”据了解,康稼园的喷雾方式目前已经申请了七项专利,包括两项发明专利——喷雾方式和整机,以及五项使用技术。让王保川欣喜的是,现在一些老果园的园艺改进开始考虑适配康稼园的农机:“比如洛川的苹果园改造,要求果子成熟以后垂下来高度不能低于1.4米,因为我们的机械高是1.37米,果树之间的宽度要求不能小于3米,因为我们车子通过要保证有1.5米的间隔。果园改进就是园艺和农机适配的过程,现在在建的果园管理者有很多会打电话咨询我们要留多少行距、地头留多宽方便转弯灯,我们已经在新园建设和老园改进中作为一个行业标杆而存在了。”

“野心家”的期望:通过“双创”打造专业化服务组织

拥有这么多的产品和专利,王保川依然不满意,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这些。看到现在农民进行果树防治既费心费力又费钱,产量还没有保证。王保川产生了一个想法:通过植保专业设备,再配有专业化服务组织,一条龙服务,让农民省心省力。

王保川给产品取了个响亮的名字——“植保联合收割机”,这也是业界首次提出这样的概念。王保川想,既然目前技术实现不了一种农药可以包治全部病虫害,但是可以有这样一种植保联合收获机,把全年病虫害都收走。这个想法启发了王保川:“我们可以建立以植保技术为核心,配合高效农药以及外围管理模式这样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这样一种服务体系,这就是‘植保联合收割机’的来源,农民可以将所有的病虫害进行托管,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也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他设想的蓝图是:果园未来病虫害托管要做到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专业的服务体系,要做到一流专业的植保技术、高效农药、专业植保机械、有效管理模式“四位一体”。从种植、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各个环节,实现全程托管。

王保川还一直强调“双创”在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除了技术创新外,还包括了理论创新,包括“释放式果园喷雾法”“蒸腾式喷雾法”等。他说:“小企业是在做‘是’,中企业是做‘事’,而大企业做的却是‘势’。一个敢做‘势’必能做成‘事’的小型企业必是一个伟大的企业。”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但是这位“野心家”并没有松口气,他依然携团队要在行进的路上,国内市场在望,王保川已经摩拳擦掌计划向东南亚以及中亚市场进军了。

(文章来源:农机质量与监督,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