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航太电物理「航空工业汉航和陕飞」

互联网 2023-01-31 17:25:37

最近很多人关注合肥航太电物理「航空工业汉航和陕飞」,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合肥航太电物理「航空工业汉航和陕飞」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冲击雷电压发生器

在合肥市蜀山区一个叫“大铺头”的地方,有一个“藏”在井岗路拐弯处的小院儿,20亩的占地面积,三栋五层的小楼,簇拥着好几件庞大的试验器具,让院子显得有些拥挤。小院的主人,航空工业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飞机雷电防护专家段泽民教授指着停在路边的两辆测试方舱对记者说:“就是它们,远赴陕西阎良,完成了运20的全机雷电防护测试。这是航太首创研制的雷电防护重大试验装备,进行了国内首次飞机全机雷电防护试验,获得了2019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5年来,就在这片方寸之地,段泽民带着他的团队承担了我国各类飞行器的雷电防护试验工作,填补了飞机雷电防护试验技术在国内研究领域的空白。

在现代战争中电磁环境防护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航太更是逐步将业务能力扩展到飞行器强电磁环境的试验、防护设计和前沿技术研究,在高强度辐射场、电磁脉冲、高功率微波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独门绝技”。在企业成体系成长的25年间,航太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从民营到混合所有制的蜕变,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从“混脸熟”到初开局拳打脚踢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一架固定航线的商业飞机平均每年要受一次雷击,雷电防护技术是中国航空技术发展“绕不开的坎”。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飞机雷电防护领域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1992年,正在承担某重点型号研制的一家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寻找能够为飞机部件进行雷电防护试验研究的单位,段泽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接到了这家单位的“求助”。

历史上由雷击导致的飞行事故一度频发。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从事相关研究,“而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还只能靠规避恶劣天气指挥飞行。”段泽民在回忆时无限感慨。

“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只限于做个机头雷达罩等简单防护试验,整机试验无从谈起。”但通过这次项目,一直研究脉冲功率技术专业的段泽民发现了我国在飞机雷电防护试验方面的需求与几乎空白的技术领域。更多接触到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后,美国同行的一句话让他看到了飞行器雷电防护的商业前景:“中国要独立发展航空,飞机雷电防护技术根本绕不开,迟早的事。”

1995年7月,段泽民离开中科院等离子所,走出了科学家办企业的第一步。三十而立、意气风发的他决定从此将后半生与“雷电”绑在一起。尽管注册的时候是安徽省科委下属的一个研究所,但研究所自负盈亏,完全是企业化运行。2000年,公司法出台,航太才以一家名副其实的公司继续在市场上打拼。

可初创企业有的,只是“艰难”二字。从1995年到2000年的这5年,段泽民说“只能用‘惨淡经营’四个字来形容”。租来的一间20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他和伙伴们“满世界拆旧机器上的便宜零件”,只为省钱。当时,我国航空业雷电防护试验还是一片空白,为了让客户知道雷电防护的重要性,段泽民四处奔走。“如果有人跟我说你去找某某部门可能有戏,我拎起包就去,具体找谁都不知道。”回忆最初的5年,他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混了个脸熟”,因为“在国内做飞机的都知道,有个姓段的,在搞飞机雷电防护”。20世纪90年代后期,航太已经在军民航空领域有了一点小小的知名度。

就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凭着对雷电防护技术重要性的执着认知,航太苦苦求生。在最艰难的时候拿到国家对中小科技企业扶植的退税,“几万块钱让企业活下来了,就这样熬了下来。”

最初摸爬滚打的几年,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差强人意,用段泽民的话说,“只能表示这个领域国内有人做了,但与国外相比,还是望尘莫及!”

2000年,合肥航太在第五个年头里,走入了企业发展的机遇期。“那个时候国家上了很多新任务、新课题,加之国际上飞机适航标准越来越严格,飞机雷电防护的必要性愈加凸显,在当时国内有能力揽下这个活儿的,只有我们一家。”段泽民带着团队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项目,订单增多,实验室的技术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他们带着“民营企业的优势”,在2004年迅速完成了实验室的选址、买地和搬迁、扩张,成就了航太现在这个占地20多亩的“自己的地方”。就是在那个时候,航太承担起了“新舟”60飞机、ARJ21飞机、C919大型客机、AC313直升机等多种型号军民用飞机的雷电关键技术研究。

2010年,合肥航太凭借雷电防护技术拿到了第一个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每一个新型号的雷电试验都会出现许多新问题,为了产品“定型”后能“让飞机踏踏实实地飞起来”,合肥航太攻克了大量难题,试验能力最终也获得了国际适航当局的认可,其承担的ARJ21飞机和EC175直升机雷电试验分别获得了美国FAA和欧洲EASA认证。雷电防护,是民用飞行器适航取证的“必修课”,正因为有了航太,才打破了这个领域的国外垄断,中国民用飞机FAA和EASA认证的雷电防护试验得以在国内进行。“飞机设计师会跟我说,‘老段,还好有你们,不然不知道老外会怎么忽悠我们!’”

但是,“做研究真的是‘不打粮食’的!”这是段泽民总提起的一句话。航太为了抢占技术制高点,保持基础研究的延续性,他们就必须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

“穷也贴钱干活”,这是航太看起来不合常理但又必须咬牙坚持的一段“心路历程”。正因为有了这段时间的技术积累,成就了航太未来的厚积薄发。

入列航空工业尽得混合所有制天时地利人和

2012年的合肥航太已经在国内的“航空圈”有了一席之地。航太,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飞机雷电防护和测试的能力的标杆,企业发展的好坏快慢,直接影响着中国雷电防护相关能力。段泽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他看来,“企业不能大规模产生经济效益,这对于企业各方面发展来说都不是好事。”而航太的民营身份,也或多或少成为航太继续发展的掣肘。雷电防护,除了民用飞行器,更重要的还有国防装备,航太虽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参与军品相关任务了,但是,相对于我国国防装备的需求,航太尚未“深度介入”。段泽民认识到,“国防装备的问题,需要国家的帮助和参与。”

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逐渐向纵深推进。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发〔2010〕13号文《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国家队”的航空工业也认识到合肥航太在雷电防护领域的技术能力,恰恰是航空工业所需要的。

航空工业需要雷电防护技术能力,航太需要更大的发展平台。双方优势互补,一拍即合。就这样,经过近两年的彼此接触、相互磨合,2012年3月,合肥航太完成工商变更,航空工业通过注资方式拥有公司51%的股份,航太正式成为了航空工业控股的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

虽然是航太的大股东,但航空工业并没有太多干预航太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航太仍然保有民营企业灵活的运营体制和管理模式。但是,有航空工业的资金支持和品牌背书,航太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从2013年开始,航太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在航空工业集团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航空装备雷电防护任务明显多了起来……

在改制后“兵强马壮”的发展中,公司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年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1956万元增加的2019年的4464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

与此同时,航太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巨大拓展。

在成为“国家队”的一分子后,合肥航太在大型专业飞机雷电防护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强电磁环境防护实验室,向着更广阔的强电磁环境领域迈进。

目前,航太在雷电防护试验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能按照国际、国内的相关标准开展试验工作,同时它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具备飞机雷电防护鉴定试验资质的单位,能满足我国飞机雷电防护试验需求。2017年4月1~20日,航太携带独立自主研发的机动式飞机全机雷电试验装置,远赴陕西阎良,为运20进行飞机整机雷电防护试验。这对中国飞机雷电防护技术发展而言,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航太还抓住机遇,整合国内优势力量,攻克了宽带大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成功建立了满足国际标准要求的飞机HIRF防护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可实现3200伏/米以上场强试验,实验室已经开展大型运输机、C919大型客机以及多型直升机、通用飞机的HIRF防护试验研究和适航取证工作,有力支撑了我国各型号飞机的研制。

航太还建立了国内领先的电磁脉冲防护实验室、高功率微波防护实验室、强电磁环境防护技术仿真平台等,推出了一系列强电磁环境防护产品。

段泽民很有信心地说:“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超越和竞争。”

“我们拥有了一支做预研的队伍,立项的课题越来越多,购置先进装置,还策划了许多新型试验方法。”段泽民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的相关研究仍旧迫在眉睫。”混合所有制,不仅为航太的发展赋能,也为航空工业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赋能。未来,在新的国家项目推进下,合肥航太已经计划将试验园区扩展到300亩,企业员工也将增至300~500人。他们将雷电与静电、高强辐射场、电磁脉冲、高功率微波等多专业的防护设计与试验能力成体系发展,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产品研发、试验测试等多业务支撑的发散格局,既能服务于航空,也能在雷电气象、风力发电、大气物理、海陆交通等领域发挥作用。

眼下,合肥航太正在按照“适度超前”的规模规划着企业的发展,段泽民说:“因为航太不仅要成为‘航空工业’的一个能力,更要成为‘国家’的一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