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司倒闭「十大行业即将消失」

互联网 2023-01-31 17:31:00

最近很多人关注2021公司倒闭「十大行业即将消失」,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2021公司倒闭「十大行业即将消失」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撰文 /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周享玥 赵雨潼 薛永玮

编辑 / 董雨晴

2021年,“魔幻”与“神话”并存。

万亿规模航母触礁、千亿规模资产掌舵人失联、百亿规模企业破产清算,昔日大佬们一个比一个落寞。

但也有喜大普奔的,比如2021年前11个月,新能源车销量280万辆,同比增长190%;火爆的元宇宙概念,也吸引了各路人马入场。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硬核科技集体“开单”,机构投资人人手硬科技项目。

一些曾经辉煌的,也在这一轮周期转换的过程中,黯然退场了。

物流运输、社区团购、直播带货、造车新势力、传统消费品牌、在线教育,有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有人在去资本化的路途上被团灭,还有一些是被后浪拍在了沙滩上,面对多变的消费者口味,它们的掉队可以说是无可奈何的。

在这个“喜剧”与“悲剧”交替上演的时刻,《财经天下》周刊盘点了十大公司。他们在2021年迎来了巨大震荡,破产清算、卖身被收购或者是大幅度缩减业务规模,最终都是黯然离场。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愿这些公司的遭遇可以给各行业更多思考。

大战之后,赢者为王,败者为寇

▶十荟团大裁员:卷着卷着,老大的宝座就没了

社区团购行业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迎来了大发展,也迎来了烧钱抢人、低价倾销的乱战。2021年,行业也开始为曾经的疯狂买单,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对十荟团等多家社区团购企业处以罚款,理由是恶意竞争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不到3个月时间,十荟团再次因为同样的原因被顶格罚款150万元。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社区团购平台,曾在2019年与深耕长沙的早期社区团购平台“你我您”合并,和兴盛优选在社区团购发源地长沙正面交战,并一举成为社区团购老大哥。但谁也没想到,疫情给行业发展按下加速键,互联网巨头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风口,依仗着流量优势开始加速入局。

食享会高管说到,巨头们将社区团购的生意变成了流量入口,腰部玩家要么进攻要么败退。到了下半年,十荟团接连传出供应商上门“讨债”、员工被“暴力裁员”、部分地区网格仓将关停的消息。今年8月21日,十荟团创始人、哈佛商学院高材生陈郢郑重宣布,十荟团的业务将与阿里MMC进行战略整合。12月,据《财经天下》周刊此前报道,十荟团员工规模已由最初的上万人缩减至不足1000人。

就在年末这个节点,兴盛优选也被爆出辞退站长的消息。4个月前,同程生活则是直接宣布破产。老牌独角兽的时代落幕了,曾经被称为“老三团”的同程生活、兴盛优选、十荟团,已经逐渐让位于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这“新三团”。

而依托着滴滴、拼多多和美团的“新三团”,搅动着高获客成本的社区团购市场,头部效应也愈加明显。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5月,社区团购赛道仅有8起融资,多倾向于头部平台。激烈竞争之下,没有流量优势的中腰部玩家,相继倒下。

图/视觉中国

▶昔日老大哥成小弟,天天快递退出群聊

作为曾经快递行业老大哥的天天快递,也在2021年彻底沦为二线“选手”。天天快递只比申通和顺丰的创立时间晚了一年,是江浙地区早期的民营快递公司。2003年,天天快递的年快件达到440万件,远超通达系。

然而,后来顺丰、京东等砸钱扩大市场、一举成为巨头,天天快递没能抓住电商迅猛发展的机遇,被挤出了一线队伍。快递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还在不断提高,一线快递占据了80%以上市场份额,二线快递空间不断被挤压。

在这个讲求规模效应的行业里,天天快递开始陷入恶性循环:对愈加激烈的价格战束手无策,多次易主也未能走出困境。今年2月,天天快递宣布退网,通知加盟商将全面转型,“未来聚焦最后一公里,提供同城速递,鼓励加盟商转变为事业合伙人。”

▶破产重整,新能源的火热与拜腾无关

曾经的明星新能源车企拜腾,也倒在了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下。2016年,宝马i8之父毕福康和前宝马中国高管戴雷,自掏腰包创立了拜腾汽车。其背后核心管理团队囊括了曾在宝马、特斯拉、谷歌、苹果等公司任职的多位专家。

过去4年里,拜腾曾经历 6 轮融资,共计84亿元,领投方不乏有腾讯投资、一汽集团、宁德时代等。年初,“雪中送炭”的富士康让曾经的明星车企拜腾汽车再次重回公众视野。时任拜腾联席CEO的丁清芬表示“拜腾在这一时刻得以重回赛道”,对新一轮造车竞赛充满决心与自信。

但之后,创始团队高管陆续出走,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丁清芬也在年底离职,拜腾的“重启”计划最后以失败告终。疫情爆发后,拜腾汽车陷入资金链断裂,2020年7月后更是走到了停产停工的地步。

7月12日,拜腾汽车关联公司宣布破产重整。12月,据媒体报道,拜腾汽车涉及的债务或达十几亿美元,员工工资已经从8月拖欠到了现在。至今,拜腾汽车首款车型M-Byte仍未量产。

与此同时,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在稳步发展,传统车企也加速入局。拜腾汽车,看来赶不上这阵风了。

▶柔宇科技赔本赚吆喝,烧着烧着就走入了至暗时刻

为了追求高端化、差异化,科技领域更是不惜赔本赚吆喝,加速内卷。年初,做折叠屏的柔宇科技折戟科创板IPO,在招股书中列举的竞争对手包括三星、京东方、华为、苹果。柔宇科技创立的9年里,一度被看作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创新公司之一。

但不久后,柔宇科技就撤回了上市审核文件。年底,柔宇科技更是深陷大规模欠薪的泥涝之中。12月,多名柔宇员工告诉媒体,自己9月薪资仅部分发放,10月的薪资则全额暂停发放。另一边,创始人刘自鸿也被限高,他在年末直言,公司迎来了“至暗时刻”。

事实上,这种现金流危机一直伴随着柔宇科技。据媒体报道,2021年上半年,部分高职级员工的薪资就出现了拖欠,有员工回忆刘自鸿曾说预计将在月底或者次年一月发放薪资,“但仍有不确定性”。此前,柔宇拖欠员工报销款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折叠屏的需求并没有那么高,柔宇科技的产品缺乏应用场景。柔宇科技在招股书中坦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销售规模较小且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公司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存在持续亏损。

图/视觉中国

过度资本化之后,泡沫破碎的声音在回响

▶北京文化终于还是ST了

对北京文化而言,2021年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其主控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档大获成功,票房与口碑双丰收,最终以54.13亿元的总票房,暂列中国影视票房榜第二位;另一边是如影随形的财务疑云和层出不穷的负面传闻,昔日“爆款制造机”沦为“烫手山芋”,一片狼藉。

尽管如今的北京文化市值正在逐步缩水,截至发稿仅有34.15亿元,但在2017年《战狼2》火爆上映之际,其股价也随之一路飙升,7个交易日内股价飙涨逾50%,市值增长超50亿元。

那几年是北京文化最辉煌的时候,不只是《战狼2》,横扫2018年暑期档的《我不是药神》、逆袭黑马《无名之辈》以及叫好又叫座的《流浪地球》背后,都有北京文化的身影,“爆款制造机”因此得名。

但数据亮眼的作品终究是少数,某种程度上来说,亏损才是影视行业的常态。更何况,对赌等资本游戏的转盘早已为北京文化后续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2021年1月4日,北京文化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事实上,早在2020年4月,曾担任北京文化副董事长的娄晓曦就实名举报北京文化系统性财务造假。不仅如此,年初轰轰烈烈的郑爽“代孕弃养”丑闻还牵出了《倩女幽魂》“1.6亿元片酬”和“阴阳合同”后续,这也让作为投资出品方的北京文化陷入了更为尴尬的境地。

七个月后,证监会官网披露,北京文化子公司在2018年虚假转让《倩女幽魂》和《大宋宫词》两部电视剧的项目投资份额收益权,虚增收入4.6亿元,虚增净利润1.91亿元。在此期间,北京文化资金缺口问题仍在加剧,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处理,被ST后至今仍未摘帽。

辉煌不再,一地鸡毛。北京文化最近一次出现在新闻里是因为收到了法院传票,诉讼原告为郑爽,案由为某部电视剧的片酬纠纷,而该剧或为《倩女幽魂》。

▶失去两大头部主播后,宸帆电商无奈清仓特卖

拥有超2800万粉丝的淘宝店铺、粉丝总数近3500万的各平台直播账号、粉丝超1500万的微博账号……在雪梨和林珊珊因偷逃税款被通报和处罚后,曾经繁花着锦的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作为初代网红,雪梨还在上大学时就和室友一起开了一家淘宝店铺,那还是十年前,电商行业远不如现在这样发达。以穿搭内容分享为起点,她积累下了第一批粉丝,并借微博的兴起收获了更大的流量。店铺跃升为淘宝头部女装品牌后,雪梨开始尝试打造自有网红生态和供应链,宸帆也就这样诞生了。2019年,雪梨正式切入直播赛道,在直播账号被封之前,她一直稳居淘宝直播第三名,仅次于薇娅和李佳琦。

图/视觉中国

但在今年“双12”到来之前,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通报,雪梨与林珊珊因偷逃税款,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分别计6555.31万元和2767.25万元。一石激起千层浪,曾经炙手可热的直播带货在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也由此迎来了转折点——资本趋于冷静,行业走向规范。

宸帆的命运与雪梨息息相关,外界担心的是这家公司是否会因雪梨风波而面临解散。对此,宸帆方面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公司并没有解散,只是直播电商业务停了,而其他业务还在正常运行。宸帆内部员工也提到,尚未收到裁员、解散的消息,“目前大家都还保持着正常的工作节奏”。

尽管如此,在失去了两大主播和线上渠道后,宸帆也不得不开始尝试寻找新的出路,清仓特卖是当下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在询问内购小程序名称和清仓群的进群方式。与此同时,也有用户晒出订单截图吐槽:“和图片不符还不能退,到手好失望。”

▶体面告别了2万名教师,好未来难言未来

2021年大概是校外教培行业的分水岭,过去是业绩向好、高速发展、资本争夺,而未来则是方向转换、业务调整、回归理性。

一纸“双减”文件带来了太多改变,政策落地5个月以来,教培机构纷纷宣布停止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网课下线、校区退租、门店关闭、员工失业。作为这条赛道上的头部选手,好未来应该对此深有体会。2021年12月22日上午10点,好未来举办了一场线上内部会议,有2万名员工参加,好未来创始人、CEO张邦鑫也在,他说:“感谢每一位认真坚持到秋季课结束的伙伴。”

坚持实属不易。毕竟,即使是在教培行业深耕多年的巨头,也很难在一时之间调转航向并有所收获。而好未来的股价已从年初的每股90.96美元一路下挫,截至发稿为每股4.08美元,暴跌超95%。

此前,曾有长期关注教培行业的人士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提到,素质教育或将成为不少教培机构的新选择。的确,张邦鑫在内部信中重点提及了素质教育、To B与海外业务方向的布局——2-18岁的人群依然是好未来主要服务的用户,不同的是,业务重心将从原来“学习改变命运”的学科培训转变为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的素质培养。另一方面,好未来还将加大对教育科技的研发投入,并“以极大耐心推进海外业务”。

资本对于教培行业的追逐也画上了休止符。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教育行业累计融资金额达1164亿元,其中在线教育融资金额为1034亿元,占比高达89%。扩张伴随着争议,烧钱换规模的另一面是虚假宣传和教育焦虑,而教育本应该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现在,一切都要回到教育本身,或许正如张邦鑫在内部信中写的那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图/视觉中国

不前进就是后退,他们是被时代抛弃

▶快时尚败走,自救不成的拉夏贝尔只能破产清算

原央视主持人、著名互联网投资人张泉灵曾说过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时代抛弃你时,连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这句话,换个说法同样成立——消费者抛弃你时,一个多余的眼神都不会再给你,除非是为了“清仓捡漏”。

2021年11月24日,因一则“拉夏贝尔被多位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的消息的持续发酵,平时观看人数寥寥的拉夏贝尔淘宝直播间突然罕见性地涌入了超20万人,将原本略显平淡的直播间炒了个火热。

这些因各类社交网络上流传的“破产”“捡漏”“倒闭”等关键词闻风赶来的消费者,对于这个自己曾经“爱过”的品牌的悲凉现状多少是有些惋惜的。

这个在十几年前就喊出要做“中国版ZARA”的服装品牌,曾经一度辉煌,凭借着独特的风格,征服了无数年轻女孩。2014年,拉夏贝尔赴港上市,被称为“中国女装第一股”,三年后又登陆A股市场,成为首个“A H”股服装品牌。巅峰时期,其门店数一度飙升至9448家,成为中国服装界当之无愧的“店王”,市值达到120亿元,营收更是突破了百亿大关。

图/视觉中国

然而,被誉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女装品牌”拉夏贝尔,坠落速度同样极快,疯狂扩张的后遗症很快开始凸显。2018年至今,仅三年多时间,拉夏贝尔关店9000多家,亏损超40亿元。更重要的是,一味扩张后的“创新缺位”,也让质量与设计跟不上用户需求的拉夏贝尔逐渐被消费者抛弃,成为了“又贵又不好看”的存在。

重重危机下,拉夏贝尔也曾一度试图自救,在2020年底将“学习对象”从ZARA换成南极人,做起“卖吊牌”的生意,然而效果甚微。此后,持续收到的退市风险警示、纠缠不断的诉讼案件、被冻结的银行账户和子公司股权……拉夏贝尔的2021年着实不算好过。

2021年11月22日晚间,拉夏贝尔更是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被多位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尽管拉夏贝尔声称“本次债权人申请公司破产清算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号称“中国版ZARA”的辉煌时代已经越走越远。

事实上,拉夏贝尔的破产,不过是快时尚倒退潮下的一个缩影。近两年,Forever 21、New Look、Esprit等国外快时尚品牌相继败走中国,ZARA、HM也各有各的烦恼。曾经风光无限的快时尚品牌,也不得不和曾经在快时尚风潮下败退的服装品牌一样,面临着消费者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又一轮变迁。

▶共享衣橱衣二三关停,从一开始就错付了

2021年8月15日,共享衣橱赛道头部企业衣二三正式关闭服务,结束运营,标志着共享衣橱赛道活得最久的一个玩家也最终倒下,共享衣橱模式在当下的中国市场团灭。

而在2015年,“共享衣橱”在共享经济的创业大潮下应运而生时,整个市场还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女神派、衣库、多啦衣梦、魔法衣橱、衣二三等多个项目纷纷涌出,并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在共享衣橱玩家们的设想里,现代女性高频的换装需求和优质的新衣往往过于昂贵之间的矛盾,造就了其对于“低成本换装”存在着足够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靠着“每月499元即可穿遍全球时尚”的噱头,衣二三们的确一度风光无限。仅2015年2月到2018年9月的三年多时间里,衣二三就获得了IDG 资本、金沙江创投、阿里巴巴、清流资本、红杉资本中国等在内的6轮融资,累计融资数亿美元。而在消费端,到2018年下半年,“衣二三”已经坐拥超过1500万注册用户,用户平均每日打开APP约2-3次,平均每次停留5分钟,每周下单一次。

但用户规模的激增却带来了衣二三服务质量的下降,其一度被用户投诉虚假宣传、自动扣款、物流信息不对、平台衣服少且不对季、衣物污渍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由于衣服本身具有的私人属性,以及更多平价且高品质的服装品牌的崛起,在如今的中国市场上,用户对于“能够以低价共享一些轻奢品牌服装”的刚性需求实际上并没有预想中那样大。而疫情导致的用户对于共享衣服消毒清洁问题的担忧,则进一步挤压了共享衣橱本就不算太大的用户需求空间。

于是,人们可以看到的是,魔法衣橱、有衣、女神派等多个共享租衣企业已经在过去几年间相陆续停止运营,就连衣二三这个共享衣橱赛道活得最久的玩家,也在今年8月迎来了终局。

▶被后浪拍在沙滩上,轻食玩家“新元素”破产清算

12月14日,一份流传于网络的破产清算通知称,由于网红轻食餐厅新元素目前已处在严重经营亏损和陷入资金链断裂状态,其将陆续关闭新元素公司所属门店,并按照相关国家法律规定,进入破产清算流程。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老牌美式轻食餐饮品牌,新元素曾因其轻食概念与独特风格成为时髦的代名词,每年都能获得由杂志读者评出的诸多顶级美食和服务奖项,并一度在上海被评为“最佳美式餐厅 ”。2017年,其还作为唯一的西餐厅餐饮品牌,入围了当年的“大众点评必吃榜”。而在巅峰时期,新元素在全国拥有超50家连锁门店,每月顾客超4万名,年营业额超2亿元,绝对算得上轻食领域的佼佼者。

不过,随着2015年到2018年间,轻食市场创业风潮的到来,期间至少有10亿元的资本涌入轻食市场,众多轻食玩家们纷纷开启“烧钱模式”,迅速扩张。新元素颇为“小资”的菜品定价却开始变得“尴尬”,售价动辄七八十元一份的沙拉,也不再像当初一样具有吸引力。

图/视觉中国

疫情的发生则加速了这家老牌轻食企业的衰退。2021年,新元素创始人Scott Minoie曾在播客节目China Paradigm中坦言,疫情的打击之下,新元素餐厅直到2021年1月底才恢复到2019年时的状况,而自己则依旧在苦恼于如何把曾经的客人吸引回到新元素。

但显然他的这份苦恼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向着更坏的方向去了。11月初,有消息传出新元素正寻求出售的可能,一个月后,新元素再被传破产清算,而新元素在全国的部分门店正在陆续关闭。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