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邹城」智能装备产业引领邹城动能转换“加速度”

互联网 2017-12-26 10:33:57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机器人邹城」智能装备产业引领邹城动能转换“加速度”。

2017年6月9日—11日,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总决赛在邹城举行,这已是该市连续第四年承办这一赛事,共有来自国内的83支高校队伍近3000人参赛。不仅如此,近年来,邹城还连续举办了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及首届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峰会等产业高端合作交流活动。
一个曾经因煤而兴的鲁西南小城,缘何能够连续承办机器人领域的全国性顶级赛事?又何以能够在全国机器人产业领域稳占一席?
与机器人大赛及一系列机器人产业高端峰会结缘背后,是邹城市以“四新”经济为主要抓手,以创新开放为动力引擎,不断应用新技术、壮大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开创新模式,逐步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专业化升级。
实际上,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近年来邹城在以矿用机器人、智能交通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上都取得了颇为耀目的成就,邹城也先后获得“国家火炬邹城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育新
新生代机器人产业崛起

随着机器人手臂灵活的转动,各种刀具随时切换,雕刻动作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在一块洁白的石膏上,一匹奔马逐渐成型,就连马的睫毛也一丝不苟极为逼真……近日,在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
“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CNC机器人智能雕刻系统,由工业机器人、电动主轴、刀架、机器人行走导轨、控制柜等组成,通过自动化系统集成,使机器人成为多轴加工单元,可以适用于工业生产以及工艺加工中各种材质的雕刻”,该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曹瑞对记者介绍。
诺博泰机器人公司于2013年在邹城成立,是该市第一家机器人企业。发展至今,诺博泰已成为一家集提供机器人本体研发制造、机器人系统集成与行业应用、机器人行业人才培训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诺博泰是省内为数不多的从事机器人本体研发的企业。“从建立开始,诺博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不满足于只做集成系统,这也是诺博泰在国内众多机器人公司中能够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曹瑞对记者说。
此外,该公司从德国进口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在置入CNC雕刻打磨系统后,被德国原公司以4倍的价格购回,科技的优势奠定了诺博泰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邹城另外一家机器人企业,日前,凭借“轻量型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技术的研发”在2017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电子信息领域现场晋级中取得了新锐组第三名的成绩。
“珞石科技致力于成为业界领先、品牌高端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可提供包括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以及面向3C行业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并提供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等服务,主要研制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可以极大降低部署和使用门槛,满足小批量、定制化、短周期的制造需求,同时可成为人工智能的最佳物理载体,将人工智能算法与协作机器人的灵活、高效相结合,有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该公司CEO庹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今天的邹城,类似于诺博泰、珞石这种执着于产业创新的机器人企业已经很多,其中包括仰孟高科、硅步、正方智能等。在这些生机十足的新生代企业的引领下,邹城这座小城也在全国机器人产业版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机器人产业也已成为邹城的一张新动能“名片”。
机器人之外,邹城市经济发展的触角还延伸到了智能交通领域——建设比亚迪智慧交通产业基地。
就在今年,邹城与比亚迪正式签约产业合作协议,比亚迪智慧交通产业基地暨济宁云轨孔孟旅游快线建设项目落户邹城,这是山东省内唯一的“云轨”整车制造基地及北方首条旅游连接线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1200亩,其中一期占地600亩,投资20.65亿元,目前已经动工建设。
据介绍,该项目包括机车车间、轨道梁厂房等,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同时,还将带动铝材、电机等上游及侧链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邹城市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调旧
传统装备制造企业迸发新动能

如果说邹城积极培育发展机器人产业是育新,那么,对原有矿用装备的转型提升,则可视为“调旧”——巩固原有优势、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开创新模式,在传统产业中迸发出新动能。
山东天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原来是一家生产加工配件、维修机电设备的传统小企业,近年来,该公司“跨界”创新,在经济形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取得了逆势增长。
去年5月份,天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当前国内最大百吨级蓄电池式电力牵引机车正式下线,进驻首钢正式运行。整车牵引力达到3500吨,功率360千瓦,可实现自动化无人驾驶,适用于港口、工厂等近距离运转作业,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300多万元。与此同时,天工机电还积极研发新产品,目前,该公司产品已涵盖带式输送机、蓄电池式大吨位工业调度机车、超耐磨工业输送管道等三大系列,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港口、大型钢铁企业、航道输浚工程等领域。
天工机电“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是邹城市煤矿装备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此外,金科星机电、天河科技、四方机电等一大批企业,也正通过科技创新,日益焕发出新的光辉。
比如,山东天河科技公司曾是一家传统煤机生产企业,近几年,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积极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今年年初,其与高校合作研发的“隧巷道锚护机器人”产品刚一下线,订单就纷至沓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产品就成功打入山西、内蒙、陕西等煤矿市场。目前,项目已申报2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
据统计,包括工业机器人企业在内,邹城市已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176余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24家,占当地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38.2%,高新技术企业24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3.33%,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21家,占中小微企业总数的58.82%。整体来看邹城市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度高,产业链融合发展生态系统健全,已经发展成为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

有为
“十三五”末产业规模将破200亿

曾经因煤而兴的城市,缘何会发展起智能装备,尤其是看起来似乎与煤炭没有任何交集的机器人和智能交通产业?
邹城市科技局局长朱红卫说,“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市委、市政府认为,邹城煤矿机械设备、装备公司较多,机械制造有基础,具备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相关基础。”
“当初选择在邹城建立机器人企业,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诺博泰董事长李正江说。
为了推动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邹城市也是不遗余力。朱红卫介绍,近年来邹城市始终把智能装备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植,成立了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整合大学科技园、海外产业园等资源要素,加快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园区,先后获得“国家火炬邹城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目前,邹城市已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产业项目搭建起政策支持、创业载体、技术支撑、人才培养、金融支持、商务支持、公共设备、服务辅导和宣传推广等九大平台,为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配套和支撑,构建了从研发机构到企业再到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
在创新源头上,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有序发展,邹城成立了山东省内首家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副院长于洪金告诉记者,研究院由邹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等9家单位发起成立,研究院作为技术服务平台,主要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集聚培养行业创新人才。
对此,朱红卫表示,“研究院依托国内重点院校科研力量,不仅能快速集聚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更能引导邹城乃至整个济宁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真正为装备制造业积蓄源源不竭的智力能量。”
在人才培养上,邹城市以智能机器人应用研究院为依托,联合北航、山大、德国库卡大学等学校,成立邹城库卡机器人学院,共建一处大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立了从研究生、本科生到高级技工多层次的机器人产业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不断培养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
在金融支持上,邹城市设立产业基金,依托“投、保、贷、补、扶”五位一体科技金融支撑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此外,还设立了1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助力。
此外,济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创业孵化园建设项目的成功落地,进一步夯实了邹城智能制造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
预计到“十三五”末,邹城市装备制造产业将实现总体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企业总数突破300家,其中,骨干(龙头)企业突破30家,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专业化协作分工合理、产业配套较为完备的大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格局。
“有着上级部门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有理由、有底气”,朱红卫说。
(记者 高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