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对于提高供应链运作水平,减少「如何打破工作中的瓶颈」

互联网 2023-02-02 18:19:39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信息共享对于提高供应链运作水平,减少「如何打破工作中的瓶颈」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信息共享对于提高供应链运作水平,减少「如何打破工作中的瓶颈」,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盘和林

去年12月20日,疫情烽火再起的西安城出现了“一码通”宕机事件,继而经过各方努力修复了问题,但今年1月4日,“一码通”再次出现了宕机现象。初步判断,西安“一码通”存在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大数据资源供给不足导致的结果,包括服务器算力不足导致的服务器响应缓慢,也包括通信带宽不足导致的端口访问拥堵,其背后核心是政务系统大数据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西安政府要求西安居民,非必要不要使用“一码通”查询。而工信部网站1月4日下午发布新闻,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到陕西省通信管理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调研时强调:“要切实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优化应急预案,强化安全防护,排查安全隐患,防止出现网络安全事故…西安“一码通”要加强技术改进和网络扩容,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两个方面信息,一方面表明“一码通”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也侧面证实西安“一码通”的问题是技术改进和网络扩容的问题,是大数据资源供给能力薄弱导致的结果。

短期看,西安可以通过读写分离、缓存系统、分库分表、大数据系统、异地容灾服务器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要长治久安,还需要在大数据资源治理上发力,提高算力、网络带宽资源调配能力。

解决问题,往往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事前,未雨绸缪的制定长效机制,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优化网络架构,提高政务系统应对高并发访问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是事后,要有一套完整的应急应对机制,以求在问题出来之后迅速的解决问题,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具体来说,政府在建设政务系统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其一、要建立大数据资源的应急响应机制。要做好处置预案,比如通过技术手段来限制访问量,亦可以从外部购买大数据资源来分流。当然,除了技术手段最为重要的是形成多部门合力来解决大数据资源不足的短期冲击。比如西安“一码通”在12月20日出现问题的时候,初步判定是资源调配不足的问题,于是“一码通”进行了程序回滚,以减少用户信息查询种类的方式,来降低服务器负载。但是1月4日,西安开启全城核酸检测,从而使得一码通系统查询需求陡增,再次出现承载量不足的问题。如果可以事先加强协调,比如实施分区分批开展核酸检测,继续强调非必要不使用“一码通”,则有可能避免大数据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由于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应急机制的关键就是协调各个部门,形成合力,更好地规划解决问题的路径。

其二、要建设大数据资源供给的防灾备灾系统。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和网络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防灾的概念已经扩展到数字经济领域,很多企业也都开始建设属于自己的服务器防灾系统。网络安全稳定关乎国计民生,政务系统更是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政务系统稳定性成为刚需,故而大数据资源防灾系统也必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

其三、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引入市场主体力量来建设数字政府。民营互联网企业能够更好的解决数据高并发的问题。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商的购物节,“双十一”的早期,很多电商平台也遭遇过数据高并发的问题。一些企业也在实战中获得技术能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些互联网公司内部大数据资源供应部门在实践中累积处理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将这些能力外部化,最终成长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以政务云的方式,为政府部门应用提供大数据资源支持。

其四、从政务系统升级为政务云,优化数字政务系统的架构。在大数据资源配置方面,政务云和过去政务IT系统的最大区别,就是资源调配非常灵活,企业系统逐渐摆脱ESB(企业服务总线架构),而转变为SOA(面向服务架构)。很多企业在这种思路下,逐渐发展出企业中台模式,通过建设内部数据、业务、技术平台,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通过灵活调配资源的方式,将资源调往需要的领域去解决问题,也正因为IT系统优化,互联网企业有了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的工作细分。政务系统也要与时俱进,通过政务云的方式,能够让整个政务系统资源调配更加灵活,从而增强高并发的应对能力。

其五、发展数字经济,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发达是一座城市大数据资源供给的底气。2020年,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预期2021年数字经济占比将超过GDP的4成。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数字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完善,有数字需求就有数字供给,这些基础设施一部分由企业投资建设,比如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也有一部分来自于政府和国企,比如带宽。有需求的地方就会有供给,数字需求旺盛的地区往往有充足的数据基础设施,而充足的数据基础设施是对抗大数据资源不足的核心关键。

其六、多部门合力完善基础设施。政务系统需要由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基础设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硬件方面,前面已经说过,比如应急机制,比如防灾系统。另一个是软件方面,比如要推进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只有常态化的数据网络安全监管,才能提升大数据资源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在关键时刻为政务系统提供必要的支持。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互信,从而使得大数据资源调配更加灵活,更加游润有余。

其七、与时俱进迭代的同时,也要同步跟进大数据资源的建设投入。一方面,政务系统要主动迭代,通过迭代将政务数据信息查询等功能进行整合,提高用户使用政务APP的便利性,增强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在推进系统迭代的时候要做充分的流量测试,要考虑数据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就是前端和后端要同步跟进。

综上,可以概括为几句话:事后有应急防灾机制,事前优化IT架构,利用市场力量,壮大数字经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优化数字经济治理。

当然,实际上地方政府层面一直注重大数据资源投放和政务云建设。这几年政务系统、政务应用的稳定性已经大大提升,很少出现政务应用系统崩溃的问题,政务云也得到了普及。根据对云平台发布的中标信息的统计,截至2021年9月末,2021年政企云平台中标额已达到188.20亿元,超过2020 年全年98.84亿元的中标额。根据IDC预测,2023年我国智慧城市总规模有望超过389亿美元。正因为大多数地方政府的政务系统没有问题,故而偶发性的事件才会在聚光灯下万众瞩目。进一步剖析问题,未来在数字经济建设当中,我们也要强调数字经济区域性均衡发展的问题,要让所有城市,甚至包括所有农村都享受到数字红利,跟上数字技术发展的潮流。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