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制剂」碧水蓝天里的动能转换

互联网 2018-07-13 15:30:07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生态制剂」碧水蓝天里的动能转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近年来,山东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其中,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蓝生物)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该企业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生物发酵、生物饲料、生物环保、生物兽药等领域技术研究和应用转化为发展主业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日前,该公司成功研发出了一种“绿色农药”,不仅可以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同时还能提高作物品质,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绿色农药——以菌抑菌,国际合作促创新突破
山东是农业大省,然而,近年来,农业污染却日益严峻,给环境、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
“病原菌和真菌是导致植物疾病最有害的病原。”碧蓝生物董事长单宝龙介绍,当前的农业生产中,病原体感染引起粮食及各类经济作物重茬、减产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多种病害加剧发生。病原菌长期存活于土壤之中,一般化学农药难以奏效,高毒农药的大量应用,加重了土壤农药的残留,抗药性问题严重,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生态链,使土壤失去活性,陷入了不断增肥增产的恶性循环。这不仅对土壤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破坏,也导致农产品农残药残超标,给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环境友好且无耐药性问题的生物农药、绿色农药来替代化学农药迫在眉睫。
然而,相比发达国家,当前我国在微生态领域的研究成果、水平有限。单宝龙说,要在该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企业的自我创新和技术整合能力尤为关键。
2016年,在省政府协调下,碧蓝生物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有了初步的接洽和合作,开展了互访交流与考察。2017年3月,双方就加快生物防控、土壤改良和环境改良微生态制剂的技术创新等内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共建联合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及共同研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
“植物生物防控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是双方合作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通过引进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Emiliya Kalamiyets为首的4人微生物研发团队,依托双方各自优势,围绕当前我国面临的植物病害、土壤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我国植物病原菌,共同研究开发符合我国地域国情的新型“植物生物防控微生态制剂(生物农药)”。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再加上此前的积累,项目通过筛选优质的益生菌株开发出了系列微生态制剂产品。”碧蓝生物总经理胡著然介绍,相关产品可分泌植物所需的多种蛋白酶,削弱病虫害对植物体造成的不良影响,诱发植物免疫反应,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同时,产品通过分泌几丁质酶或细菌素杀灭病原菌,可借助寄生、捕食、拮抗等方式降低害虫和病原菌的数量,利用菌种优势定植于植物机体以及根系土壤中,有效抵制有害生物的定植,实现“以菌抑菌、以菌治虫”,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延长农产品采收期和自然保鲜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据悉,项目相关产品已经完成中试。经试验,使用该产品后,西红柿植株根腐病发病率降低了60%,单产增加了近20%。

填补空白——院士工作站助小菌种撬动大产业
今年3月,与Emiliya Kalamiyets院士团队合作的“山东碧蓝生物企业院士工作站”建成。工作站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了长效双赢合作机制,旨在研究开发植物微生态、动物微生态、土壤生态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切实解决企业创新中的难题和瓶颈。据悉,目前工作站配有20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试制车间,拥有全自动信息化智能控制三级液体发酵系统、喷雾干燥系统、真空冷冻干燥系统、膜过滤系统等后处理设备,2000平方米的院士工作实验室,为各项目的研究开展提供了保障。
“这对推动企业、甚至我省整个微生态制剂领域理论研究、技术转化和生产应用发展,使更多研究成果在我国落地生根,推动微生态产业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据介绍,已成功研发的新菌种填补了我国该领域技术空白,市场前景广阔。其中,上述“植物生物防控微生态制剂”项目产品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预计可带来经济收入1.5亿元。
据悉,自合作以来,Emiliya Kalamiyets院士已为企业带来三项菌种科研成果,均是领域前沿。
“院士工作站作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孵化器,还将通过顶尖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资源整合,在加快产业科技合作和技术攻关的同时,带动相关领域一批高端科技人才成长,为产业跨越发展集聚智力资源。”胡著然说,碧蓝生物自成立以来的三年时间里先后参与国家、省市科技课题1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其中已授权9项,制定各类标准26项,独立开发并拥有28个品类105款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
目前,以“生物菌”研究开发为核心,碧蓝生物已经形成了集种植、养殖、食品、环保等多产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新链条。据悉,凭借动物微生态制剂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水产微生态制剂中试基地等多个创新平台和强大的研发生产实力,碧蓝生物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化动物微生态制剂生产基地,形成了年产抗菌肽3万吨,微生态菌粉1万吨,微生态制剂6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了“小菌种”带动大产业。

“微”言大义——动能转换惠及“一带一路”
“植物、动物、微生物三物相生,这个理念是生态系统修复的核心和精髓。”单宝龙说,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这方面的创新对于生态系统修复至关重要,而围绕科技创新,借助“微生态”打造碧水蓝天,促动能转换,正是碧蓝生物的核心使命。
近年来,我国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仍存在缺乏理想的、针对不同靶标的优良菌株筛选模型和评价体系、少有生防资源系统筛选的研究,缺乏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生态学研究等问题。
白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国家,是大多数中欧班列前往欧洲的必经之路,2014年启动的中白工业园,也被视为“新丝路”合作共赢的典范。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领域研究中心,在微生物资源调查、微生物生理代谢、微生物遗传变异等方面具有研究优势,拥有一大批适合于应用的优良菌种,解决了工农业生产中的诸多实际问题。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得到广泛欢迎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对拉动共同发展的引擎作用愈发凸显。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通过国际合作,在微生态领域下力气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安全质量、促进传统农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前实现国家提出的至2020年果菜茶减少化肥用量20%-50%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山东创新成果走出去,助力沿线更多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单宝龙表示,下一步,公司还将依托山东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做好微生态制剂领域的排头兵,通过不断创新为新旧动能转换贡献动力,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为一带一路提供助力。”(记者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