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铜人」莱西“铜人”海外“淘金”

互联网 2012-07-31 18:20:51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万元铜人」莱西“铜人”海外“淘金”。


市值仅二十多块钱一斤的铜,加工成形态各异工艺人物,俏销欧美市场可卖到七八百元,价值增长了几十倍,莱西“铜人”成为海外“淘金”的唯一外向型文化产业。


工艺铜人的外销情结


在青岛昊宇公司工艺品艺术大厅里,记者见到了上万种栩栩如生的工艺人物形象,音乐类、情侣类、运动类……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产品不做内销,全部出口。”公司经理张代明说。
对铜人的外销情结,与张代明的成长经历关系十分密切。据张代明介绍,他曾经当过会计,后来又经营过燃料和煤炭,1997年别人欠款30多万元愣是要不上来,让他对内销业务非常纠结:“内销钱不好要,三角债太多,不如做外销的实业,回收钱快。”
“做工艺品是当初的首选。”张代明说。原来,张代明的哥哥是莱西市一集体草制工艺品企业厂长,主要做草制品出口业务,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工艺品情有独钟,但是草制品出口每件仅赚2美元左右,因为外销货值很低,他将草制品首先排除在外。一次偶然机会,一个学铸造专业的同学从国外带回的一件小小的铜制工艺品深深吸引了他,并开始了他的人生转折——制作小铜人。


铜人里赚取第一桶金


1998年,张代明开始设计生产小铜人,当时的外销渠道也仅仅盯着大城市的外贸公司。
“当年,也就做了500多件产品,先是找人拍好照片做成画册,然后带着部分小铜人和画册到北京、上海、大连等大城市寻找外贸公司创市场。”张代明说。
据张代明介绍,为了寻找到外贸伙伴,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是先买地方电话号码簿,然后找宾馆住下,照着电话簿打电话联系,“打了上万个电话,到最后销售却很不理想,当时真是寒心透了,如今联想都不愿想。”张代明无奈地说。因为外销路子不畅,从1998年直到2000年,投入生产的近100万元资金周转都成了问题。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2000年,他开始把眼光转移到了广交会,没钱买摊位,就借朋友的摊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朋友摊位上摆了几十件产品,当天中午就引来了德国客户,一下子就定了6个品种1万2000件。“这是我98年以来的第一笔大单,一下子销售收入了7万2000美元,我可永远都忘不了这第一桶金。”谈起当时的情况,张代明仍然那样的激动、兴奋。
这让张代明看到了希望,产品选对了,欧美市场也选对了,与其到广交会寻客户,还不如直接到国外拓市场。
2000年开始,他的足迹开始踏上了德国、美国等许多国家,市场迅速被打开。据了解,从2000年到2008年,企业迅速壮大,工人从刚开始的10几人到200多人,工厂从占地18亩到占地50亩,年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


创新打造腾飞的翅膀


正当企业蒸蒸日上之际,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企业产值降了一半,情况非常危急。
针对市场情况,张代明通过创新来救急。他及时地将铜制材料换成了铝制品、铁制品材料,减少铜人生产,增加铝制产品和铁制产品的生产,铝制品和铁制品是铜制品的一半成本,价格也下降了一半,这样欧美市场销售非但没降,反而提高了20%。
除了更新材料,公司还加大研发力度,年增加新品种1200多种,目前,公司已有200多个外观设计获国家专利,公司研发的产品达到18000多个品种。
创新缔造生命力。据了解,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从事文化产业研发、生产、服务的外向型企业,年销售收入3500万元,实现净利润800万元。公司先后被美国拉斯维加斯特艺品组委会、德国法兰克富春秋两届消费品组委员和香港秋季工艺礼品组委会以“文化使者”身份特邀参加展览,并被世界工艺品界及大的经销商誉以“工艺品老大”的称号。(李焕青 全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