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销售渠道「电商新玩法」

互联网 2023-06-22 10:57:30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柚子销售渠道「电商新玩法」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柚子销售渠道「电商新玩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图为林绿。魏丽文 摄

“我爸给我取这名字,或许冥冥中就注定我是干农业的了。”讲起与柚子的缘分,林绿自嘲道。

比起大半辈子都在与柚子打交道的柚农来说,林绿从事这一“甜蜜事业”的时间算不上久。然而,今年31岁的他却在柚子上做出了令外界惊叹“后生可畏”的成绩。

他率先推出精品包装柚,第一年销量就达近千万斤,同时开启为柚子“穿衣打扮”的风潮;他紧抓电商机遇,运用互联网思维将梅州柚卖到全国、走向国际,仅一年就卖出了六七百万斤……

短短6年间,林绿所创办的梅州市兴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已成长为一家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省级重点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这背后,既有林绿祖辈、父辈夯实的基础,更有他自己多年的辛苦打拼。

●南方日报记者 魏丽文

三代种柚

靠种柚子起洋楼

走进梅县区石扇镇建新村,一排柚子加工厂整齐矗立在道路两旁。厂区内,黄灿灿的柚子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空气中弥漫着柚果的清香。

“这一批准备运往国外。”金柚采摘过半,时间变得十分宝贵。一大早,林绿便来到公司,忙着安排订单、扩大销路。去年,他公司的销售额上亿元。今年,林绿的目标要超越往年。

别看林绿才31岁,这个“90”后蕴藏着大能量。聊起柚子,他讲得头头是道,但他说自己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柚农,因为相较于种柚,自己更善于卖柚。

与绝大多数梅县人一样,林绿与柚子有着不可言喻的缘分。林绿是建新村人,该村种植柚果已有30多年历史,全村种有1000多亩的金柚,几乎家家都会种柚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当地政府开始倡导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增加收入,柚子便是当时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林绿的爷爷也是从那时开始种植柚子。

在当时柚子的产量在7000斤左右,一斤能够卖到1元钱左右,一亩柚子的产值便能达到7000余元,而彼时,普通工人月薪不过三四百元。

作为最早一批响应政府号召开山种柚的农民,林绿的爷爷由此成为全村第一个万元户,也是全村第一个盖起洋楼的人。之后,林绿的爷爷又将柚子园交给了林绿的父亲,到林绿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

“说实话,我没想过会有今天。”林绿的父亲林劲说,过去,他靠种柚子、当柚子中介养活了林绿兄妹二人,原本以为自己会当一辈子的柚子中介。现在,儿子林绿将柚子产业做大做强,不仅养活了一大家人,更带动了周边的农户共同致富。

其实,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林绿高中毕业便开始从事柚子行业,2008年,18岁的林绿跟着叔叔前往广州开拓柚子市场。销售旺季时,他时常一天只能睡三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争分夺秒为柚子打包装。100斤一袋的柚子,他每天要包装400袋,共4万斤。

然而,几年下来,如此辛苦的付出,却未达到如期的收获。农业是否还有出路?如果有,又在哪?望着隔壁摊位琳琅满目的进口水果,林绿时常陷入沉思。

第一桶金

首推柚子精品包装

当时,梅州柚没有统一的包装,均以散装批发为主,售价并不高。作为柚子中介,林绿可赚的利润极低,而进口水果有统一的标识、统一的包装,美观又方便手提,往往更能卖出高价。

答案或许就在包装。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反思,林绿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给柚子“穿衣打扮”。

“当时还没人推出礼盒装,我所面对的是未知的。”林绿说这话时,眼神坚毅。显然,无论是赢是输,他已做好准备。

而后他找到纸箱厂,定制了柚子礼品盒,又对柚子进行分级分类挑选,将2斤左右的中果挑选出来,放进礼品盒。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推广时,外界并不看好。那时,消费者更青睐于购买大果,中果往往被视为“次果”。而林绿却笃定,中果的市场必定是一片蓝海。

信心何来?在做出这一决定时,林绿已多次对大果和中果的口感进行了对比,发现中果口感其实更好。

为了推广礼品盒装柚子,林绿采用买一送一的方式,也就是消费者购买100斤的大果,即可免费送一件礼盒装柚果。

对于林绿的这一创新卖点,市场很快给出了反响:几乎每个购买过礼盒装柚果的消费者,回购率百分之百;原来跟他订购大果的超市转而大量订购礼盒装柚果。

“好吃、好看又方便手提”成了消费者购买礼盒装柚果作为送礼佳品的推动力,让林绿的柚子天天卖断货、夜夜在加班,第一年销量就达近千万斤,利润提高了50%。

正当林绿在广州赚得盆满钵满之时,几百公里外的梅县金柚由于种种原因价格低迷。有些柚农甚至选择放弃种植。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经历了梅县金柚的黄金时期与低谷后,在广州打拼六年的林绿决心返回家乡,与父老乡亲们一起做好“柚”文章。

广开销路

电商卖货每年数百万斤

返乡后,林绿开始兴建厂房,并从果农手里陆续回购废弃果园,将自家果园从20多亩拓展至1600多亩。

他奔走呼吁,用有机肥代替复合肥,种好柚、卖好柚。他承诺果农,只要保证质量,便以高于市场价三毛至五毛的价格予以收购。

加上政府的宣传引导,这几年,林绿明显感觉到梅县金柚的质量整体提上去了,以质论价成为了普遍共识。

然而好柚也怕巷子深。如何帮助更多的柚农把柚子卖出去?林绿“盯”上了电商。

2014年,他组建电商团队,期望通过互联网,让山区的柚子“飞”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林绿在三年间就亏了六七十万元。眼见亏的钱越来越多,他最终坚持不住,解散了团队。

信心满满,却惨遭失败,林绿并不气馁,他转而改变策略,“既然自己做不起来,那就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吧。”而后,林绿与电商团队合作,由他供货,电商团队负责销售,实现一件代发。

如今,林绿通过电商平台,不断擦亮“兴缘”金柚品牌,每年卖出的柚果就达六七百万斤,直接、间接带动了2750户农户增收致富。

在投身“三农”事业的同时,林绿也一直关注和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开展创新创业。

在与柚农打交道的过程中,林绿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业劳动力结构性和季节性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金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破局,他成立梅州市缘林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并从福建、本地挑选专业人才成立农机服务队,从喷药施肥、开沟到修剪……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目前农机服务队服务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石扇镇及周边农村,服务面积约6500亩。

“这些服务虽然收费,但我一分没赚,都用于购买农资设备及聘请专业人才了。”不赚钱的买卖,为何要做?林绿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柚子品质上来了,才能做大“蛋糕”,共享机遇。

坚守品质是林绿一家三代从事柚子行业以来的信条,也是发家致富的秘诀。

从林绿爷爷种柚时坚持使用有机肥,到林绿父亲已是退休年纪,依旧跑前跑后,严把种柚的每一个环节,再到林绿以价格引导柚农种好柚,柚农的工匠精神在父与子之间完成了三代传递。

“来,接着。”在果园里,林劲剪下沉甸甸的金柚,将之递给林绿。林绿捧的是金柚,接下的却是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