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政府「注入澎湃动力」

互联网 2023-03-17 21:43:21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利通区政府「注入澎湃动力」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利通区政府「注入澎湃动力」,希望能帮助到您。

#老乡话小康##黄河金岸文明吴忠##小康有我#

今年以来,吴忠市利通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4.5%、第三产业增长0.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1%和4%,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为利通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抓工业经济不断提质扩量

利通区认真落实自治区、吴忠市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引领、重点技术攻坚、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培育四大行动,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层次和质量效益。实施西麒麟生物科技研发中心、金积小微企业园等17个产业项目,三峡新能源五里坡200MW光伏已并网发电,完成投资8.85亿元,投资率42%。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引进、科学技术奖励等扶持力度,重点在现代纺织织造、先进装备制造、健康食品等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上下功夫。

支持伊利绿色智能制造等25个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兑付转型升级奖补资金424万元,争取对标提升转型发展奖补资金1628.7万元、自治区技术改造综合奖补资金1308万元、科技项目36个1725万元。培育吴忠中创、生辉仪表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建设红山河“自治区复合调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申报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示范企业17家、“技术标杆”13家,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个,完成投资2236万元。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台账,发放贷款16.3亿元,受助企业341家。紧盯停产、半停产企业,解决骅泰、恒丰等34家企业发展难题69个。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4%。“双控”措施稳步推进,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0.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2%,比上年同期缩减42%。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了区级领导包抓“停减产”企业工作机制,聚焦扩大优质产业增量,抓实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区57个重大项目开工率94.7%,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1.3%。其中3个自治区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争取中央及自治区资金8.8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0.25%。签约了唐山海泰新能科技年产15万吨铝制品深加工、中核汇能300MW光伏发电等项目7个,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48个,到位资金22.34亿元。

抓现代农业不断提档增效

利通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一稳两减五优四化”发展方向,重点抓好优质奶、优质肉、优质菜、优质果、优质饲草“五优”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利通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加速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四期建设,开工建设24家,全区奶牛存栏15.8万头,同比增长27%;鲜奶产量35.8万吨,同比增长28%。五里坡肉牛养殖基地开工建设13家,投入运营2家,全区肉牛、肉羊存栏发别达到8.7万头、25万只。

坚持“以需定产、产销结合”,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适度增加“利通蔬菜”订单种植面积,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做优金积镇、高闸镇等设施农业产业园,落实瓜菜种植面积5.01万亩。持续培育打造扁担沟苹果、东塔寺和郭家桥乡鲜食葡萄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绿色农产品。

围绕“粮改饲”,加速推进草畜一体化、水肥一体化进程,抓好金银滩、扁担沟等苜蓿、冬牧草、青贮玉米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2.7万亩。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3.6%。

抓服务业提速集聚发展

利通区扎实推进“服务业提升年”活动,持续推进牛家坊民俗文化村、古城滨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实施超瑞施健康大数据中心、中医药馆及国家级非遗技法文化传承等16个项目。做好“六稳”工作,强化“六保”举措,积极落实自治区“中小微企业18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财税21条”“释放消费潜力支持服务业健康发展16条”和吴忠市稳岗就业11条等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贷款及贴息资金23.48亿元,扶持各类企业1116户。累计为3376家企业(个体工商户)延缴税金、减免缓社保、拨付各类奖补资金、退餐补贴等1.3亿元。

支持光耀美食街、中华美食街、食府广场改造提升,引导吴忠万达、汇金时代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创新商业模式,举办了首届“味你而来,美食嗨吃”电商美食节、光耀美食街“双品美食节”等活动,加快推进“夜婡巷”、牛家坊等“夜间经济”示范商圈建设,扩大“直播带货”、线上团购、在线教育等消费渠道,有效释放消费潜力。

大力发展“采摘游”“乡村游”“体验游”“休闲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全力打造城南生态文化公园、郭家桥特色产业示范村等乡村休闲旅游主题园区,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上半年,全区共接待游客57.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98万元。

抓治理创新激活“末梢神经”

利通区以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区)”为抓手,聚焦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建设,大力推行“55124”民主管理模式,加快乡村治理及农村网格化管理,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平安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互联网 信访”制度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联动工作机制。

深入开展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活动,实现城乡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机制,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深化拓展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工作,持续发挥“兰花芬芳”品牌引领带动作用,全面推行“345”志愿服务模式,大力开展“金色阳光·七彩家园”主题创建,推广“金银星”评选、“文明有面,文明有礼”等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打通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目标,新打造了29个民族团结示范点,进一步深化了“进机关、促为民务实”“进社区,促和谐友爱”“进乡村、促繁荣发展”等7大类创建工作载体,先后涌现出金花园社区、永昌社区、兰花芬芳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

抓全面小康补齐“幸福”短板

利通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和防贫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扎实开展“四查四补”,完成剩余95户356名未脱贫人口脱贫任务,对4个村实施挂牌督战排查问题50个,已解决落实49个,巩固和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果。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主动挖掘用工岗位,加大线上招聘力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2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27万人。

坚持“生态立区”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六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社会参与、帮扶共建“四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实现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营全覆盖。大力推进“清四乱”“清水畅河净源”“美丽河湖建设”等专项行动,实施平原绿网提升工程、银川都市圈绿色生态廊道、农村供水工程、清水沟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治理项目,苦水河、清宁河、南干沟、清水沟水质达到Ⅳ类以上,全区水质基本达标。

全力打好创建文明城市攻坚战,加快推进4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开展377个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作,1.6万户农村改厕任务完成8937户,完成危房改造1207户。加快建设白寺滩村、新华桥村、李桥村、新渠村等7个美丽乡村项目,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5.2公里。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3所中小学、4所公办幼儿园新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6所中小学新扩建项目,实现互动在线课堂、数字校园全覆盖。“互联网 医疗健康”建设扎实推进,家医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制度跟进落实,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宁夏日报记者蒲利宏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