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纺织业巨头「服装巨头倒下」

互联网 2023-01-31 17:31:09

最近很多人关注宁波纺织业巨头「服装巨头倒下」,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宁波纺织业巨头「服装巨头倒下」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2021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51.4万辆,同比增长178.3%,全年有望冲击300万辆。迅猛爆发的背后,离不开上游产业链的支持,特别是动力电池。近年来其成本大幅下降,极大地推动电动车的普及。

在动力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中,负极材料成本占比(10%)仅次于正极材料(43%)、隔膜(12%)。有研究报告预测,2022年负极材料市场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规模达到200亿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牢牢掌控着这块市场。2012年时,日立化成、日本碳素、JFE包揽全球前三,三菱化学排名第五,四家日企瓜分77%市场份额。不过到了去年,情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前十名日企只剩下2家,还有1家韩企,中国企业则占据7席,贝特瑞、江西紫宸、杉杉包揽前三,占比高达 57%。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疑惑:杉杉不是卖衣服的吗?没错,不过人家成功实现了转型,从服装业切入新能源领域,业务覆盖锂离子电池材料、电池系统集成(包括锂离子电容、动力电池PACK)、能源管理服务和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等,是国内唯一布局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的锂电材料龙头。

上世纪80年代末,刚过而立之年的郑永刚接手了宁波甬港服装总厂。彼时,这是一家员工不到300人、亏损超过1000万元、三年换了三任厂长都不行的困难企业。怎么扭转局面?他决定要做品牌西服,并提出争创“中国西服第一名牌”的目标,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第一个提出品牌发展战略的人。

据说,初来乍到的郑永刚绕着厂区大院转了几圈,发现院中有三棵高大挺拔的杉树,杉杉由此得名。为了打响品牌,他还借了三万元到央视打广告,成为第一个做电视广告的服装企业。“杉杉牌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

效果自然是立竿见影。98年的时候,杉杉品牌实现七连冠,市场综合占有率达到37.4%,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服装第一品牌。期间还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是中国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早于雅戈尔和太平鸟。

不过到了90年代末,郑永刚却出人意料地将杉杉集团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开始寻求多元化发展。周围人都表示不解,但他清醒地意识到,一旦打开国门,让民族品牌与国际品牌同台较量,对已经供过于求的国内服装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碰巧的是,郑永刚得知鞍山热能研究所正在申报一项科研课题——研究锂电池负极材料CMS(中间相碳微球)。他并不懂得其中的技术原理,只知道这项技术打破了日企的垄断,样品送往多家电池厂使用后反馈不错。

郑永刚心想:杉杉要做大做强,必须转型,而转型的方向必然是高科技。于是当年9月份便与鞍山热能研究院合资成立杉杉科技,共同推动“中间相碳微球”的产业化。这是国内第一家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两年后年产200吨中间相炭微球项目投产。首批产品定价37万元/吨,价格差不多是日企同类产品的一半。

05年的时候,杉杉科技年产能已经增加至1100吨。受其冲击,部分日企被迫关停生产线。同一年还研发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FSN-1系列,一举奠定在人造石墨负极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此过程中,郑永刚又接连成立了湖南杉杉、东莞杉杉,分别进军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伴随着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的东风,杉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综合材料供应商,在长沙、上海、宁波、宁德、东莞等地设有多家生产企业,客户包括 ATL、宁德时代、比亚迪、LG 化学、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力神、蜂巢能源等。

2021年前三季度,杉杉实现营业收入157.12亿元,净利润27.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43%和899.29%。其中,锂电材料业务收入达到72.3亿元,净利润8.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91%和464.97%,已经成为主要的业绩来源及未来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