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品种」山东省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技术成果对接活动(现代高效农业专场)

互联网 2018-09-18 16:02:09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技术品种」山东省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技术成果对接活动(现代高效农业专场)。

主办单位: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泰安市人民政府、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承办单位:泰安市科学技术局、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泰山科学技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泰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泰安市泰山创新谷科技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时 间:2018年9月20日(星期四)
地 点:泰安国家级高创中心孵化器(泰安高新区长城路与正阳门大街交汇处南首)

主要议程
(一)对接活动开幕式
时间:9:30—10:00
(二)成果展示、展览
时间:全天
(三)技术成果发布
时间:10:00—12:00
(四)企业专场活动
(五)科技成果拍卖
时间:14:30—16:00

重点科技成果推介

多抗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山农20及其选育技术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1.培育出多抗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山农20,获国家黄淮南部、北部两麦区审定,为农业部主导品种和年推广面积超1000万亩的全国三大品种之一。适宜区域广,推广速度快、潜力大。(1)综合抗性突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白粉病免疫、条锈病免疫、慢叶锈;河北农科院旱作所鉴定,旱棚和大田抗旱指数分别为1.102和1.106,抗旱性达2级(强)标准。(2)广适稳产:适宜7个冬小麦主产省种植,在高产水浇田、旱地和盐碱地均可大面积推广。(3)高产优质:是农业部实打验收的全国第一个同年份重复超过800公斤品种,被农业部评为蒸煮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2.创建了与常规育种全程结合的多位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转让使用,为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1)开发验证了22个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的分子标记;(2)创制了含有特定QTL/基因位点的亲本材料18份;(3)创建了多位点标记与表型量化评价结合的辅助选择技术,解决了抗病、产量等数量性状基因跟踪聚合的难题,还育成了山农26、山农102等新品种和26个正在参加国家或省区域试验的新品系。3.创建了山农20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1)增群体:基本苗由8-12万增至16万,促Ⅰ-Ⅲ位蘖增成穗;(2)控春生高位蘖:拔节前控肥水,抑控高位蘖,促茎穗发育,防倒增粒;(3)重施拔节肥水:拔节后结合浇水施氮钾肥,增穗重。近三年山农20推广5497.02万亩,经济效益41.92亿元;累计种植8016.7万亩,经济效益61.13亿元。

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关键技术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项目简介】我国人口众多,食品消费总量巨大,传统石油基食品包装材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比其他国家更加严重。同时,石油基食品包装塑料还会造成十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传统塑料中含有的塑化剂可导致男性不育、女童性早熟,甚至引发癌症。石油基塑料破碎分解后形成的塑料微球已经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自2007年起,在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系列重大课题的连续资助下,通过对原料、设备和工艺的全面、深入、系统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的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和垄断,为我国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本项目发明了淀粉半干法疏水改性和均相分子交联的新技术;制备出了淀粉含量高、阻水性能好的成膜基料;开发出了蒙脱土精准预插层技术,生产出了淀粉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专用有机改性纳米蒙脱土;自行设计制造出了国内首套适于淀粉、纤维等高黏流体的熔体超声双螺杆造粒系统和单螺杆挤出吹膜系统,解决了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各组分相容性差、纳米材料团聚和膜的均匀度差的问题;构建了淀粉基食品包装膜完整的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淀粉膜的连续、稳定、高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项目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主要蔬菜卵菌病害关键防控技术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
【项目简介】蔬菜卵菌病害频繁爆发流行严重制约了我国蔬菜安全生产与蔬菜产业的发展,通常发病率达15%~30%,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绝产。本成果首次探明了主要蔬菜卵菌致病成因,制定了11项抗病品种鉴定与选育技术标准,创建了蔬菜品种抗病鉴定标准化技术体系,创立了品种合理布局抗灾技术,揭示了我国蔬菜主产区的卵菌优势小种、交配型分布及16个关键致病因子协同侵染致害特性,探明了致病流行和蔬菜品种抗性易于丧失的原因。研制出蔬菜抗卵菌病害PGIPs基因检测技术,创建了蔬菜抗病鉴定评价标准化技术体系,筛选出辣椒、黄瓜、白菜三种蔬菜291份抗病种质,选育9个优良抗病新品种。依据抗病品种对致病卵菌优势小种及其致病分化差异特征,创立了品种合理布局抗灾技术,为蔬菜安全生产和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成果率先建立了主要蔬菜卵菌病害检测预警技术体系,检测时间由7-14天缩至4-5小时或0.5-1小时,检出率高达95%以上,可快速准确预测预报病害发生趋势,为制定早期预防策略及建立减量用药减灾技术提供可靠依据。本成果集成创建以品种抗灾和检测预警为核心技术,以高效栽培防病、生态控害、生物防治和精准用药减灾为关键技术 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大面积推广应用,减施化学农药30%以上,防病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功能型缓控释肥料生产技术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项目简介】针对我国化肥用量大、利用率低,现有缓控释肥料膜材成本高、资源不可再生;生产工艺能耗高、规模小,包膜不均匀;作物专用肥功能单一、区域专用化程度低和配套轻简化施肥技术缺乏等问题,项目团队系统开展了功能型缓控释肥料研制与产业化应用工作,突破了一系列新型绿色环保缓控释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建设了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具体包括:筛选研发了系列保水、抗盐、促生等功能性物质及其载体,并揭示其作用机理;优化缓控释肥料与功能性物质的配伍模式,创制了基于功能性物质保活添加、肥料核芯增效抛光预处理、生物基膜材多段式正压喷涂等技术的功能型缓控释肥料生产工艺,实现多系列功能型缓控释肥系列产品产业化生产;制定了缓控释肥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和高效施用技术规程,并规模化推广应用。相关缓控释肥工程化专利技术先后转让到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烟台众德集团等企业,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控释肥生产基地,产品出口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区或国家,产品已累计推广1.8亿亩,节本增效500多亿元,与常规肥料相比,肥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功能型农膜生产技术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项目简介】经过20余年的研究,开发出包括棚膜、地膜等一系列农膜生产技术。1.消雾无滴保温棚膜:大棚中通常湿度大,易形成水雾,严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同时在棚膜上产生水滴,如滴到植物叶片上,造成叶片伤害。为消除以上影响,筛选出AF-23、AF-31和AF-38三种环境友好型消雾剂,优选出KF-650、CF-702、LA-Ⅱ等与新型消雾剂高效协同的无滴剂,提出了新型消雾剂与无滴剂协同增效的优化配方。同时选用茂金属聚乙烯、水滑石保温剂等树脂和助剂,研究开发了高光效涂覆型消雾无滴膜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了浸涂干燥法涂覆工艺,研制出相应的生产配套设备。采用该项技术和设备研制生产出国际上幅宽最大的涂覆型消雾无滴膜(幅宽14米),并制定了相应的企业和地方标准。2.配色农用地膜:将具有增温作用的透明膜与具有防草作用的黑色膜按适宜的宽度比例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功能相间配色农用地膜,实现了地膜功能分条带设定与多功能(调温、保墒、防草)复合,减少了劳动力投入。通过优选防草、调温、杀菌材料,创新配方和工艺,发明出一种含辣椒粉的抑菌农用地膜,使地膜增加了杀菌功能。3.生姜专用膜:针对生姜的生长特点,开发出绿色生姜专用膜,有效防止了因不及时破膜对生姜幼苗造成的灼伤,增产率达到20%以上。

“817”肉鸡新品种
【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项目简介】“817”肉鸡的首创是用快大型白羽肉鸡的父母代父系公鸡与商品代褐壳蛋鸡杂交,生产小型肉鸡的制种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地方品种鸡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扒鸡生产需要,而引进的蛋鸡小公鸡生长速度慢、耗料量高,骨多肉少,成品率低;淘汰蛋鸡则体大、肉老、腹脂多,成品率低;肉仔鸡体大肉松,含水量大,也不适合制作扒鸡的问题,促进了扒鸡业的发展。 “817”肉鸡不仅仅用于扒鸡、烧鸡生产,更多地用于加工白条鸡、西装鸡、调理鸡、烤鸡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各个省市。
市场前景:据统计,2016年全国商品代肉鸡出栏总量为82.1亿只,而最低估计“817”小型肉鸡年出栏量已达10亿只以上,成为我国家禽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并正在凭借自己的市场优势迅猛发展,市场前景广阔。褐壳蛋鸡产蛋量高,鸡蛋生产成本低,收益较好。在“817”优质肉鸡行情好,种蛋价格高时,转为种鸡生产种蛋,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增加抵御风险能力。

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共养技术
【单位】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项目简介】莲藕与小龙虾生态共养,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了产品品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技术要点包括:藕塘改造、小龙虾苗种选择与运输、放苗时间及密度、捕捞技术、饲喂技术、天敌防控、水肥及杂草管理、防逃技术等环节。主要创新点是:通过技术优化和集成,将小龙虾产量提高了50%以上。使用该技术每666.7m2可产莲藕1500kg以上,小龙虾150kg以上。近两年亩产值均在8000元以上。全省莲藕面积在80万亩左右,而目前开展莲藕-小龙虾共养的藕田面积仅在5万亩左右,不足10%。藕池小龙虾由于其独特的环境,其色泽等品质优势明显,随着小龙虾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该技术市场应用潜力很大。若3年推广10万亩,按目前的市场行情,其直接产值将达8亿元。

天正桔红62春秋大白菜新品种
【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项目简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分子育种室最新育成的特色大白菜新品种。2015年7月经第八届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高42cm,株型紧凑,扣抱,生长期62天,单球重2.5Kg左右,净菜率79.0%,橘红色深,口感品质极佳,对病毒病、霜霉病及软腐病抗性强。结球紧实,采收期长,适合包装。
栽培要点:天正橘红62大白菜属于早熟品种,与普通大白菜早熟品种栽培技术相同。春季,一般日气温不低于13℃。由于生长期短,秋季可根据上市时间分期播种,山东地区一般在8月10日~9月2日均可播种,亩栽4000-5000株左右;若亩栽8000株左右,可作为娃娃菜使用。其前茬应尽量避免十字花科作物,且有良好的水浇条件,地力肥沃,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及时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各种害虫。
适宜栽培地区与方式:该品种为春、秋兼用品种。由于品质、商品性好,适合包装箱菜、超市销售。适宜在山东及全国其它相似生态地区均可作为秋大白菜种植。

加工型辣椒新品种选育及绿色高效栽培模式
【单位】德州市农业科学院
【项目简介】目前出口加工专用型辣椒品种单一、混杂退化、产量较低、色价不稳、色素含量较低。通过不断杂交和轮回选择,育成了“德红1号”优质加工型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成熟果深红色、自然晾干速度快、商品果率高,干椒果皮内外红色均匀,干椒色价值13-14,5个品种均比对照品种益都红色价高2-3,产量比对照增产20%以上。同时开展以新品种配套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优质高产攻关和栽培模式探索,通过合理调配播期、无土育苗、平栽培土、科学灌溉、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制定了“小麦+辣椒+玉米” 、“大蒜+辣椒+玉米”和“洋葱+辣椒+玉米”立体种植的干辣椒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优质的色素辣椒原料供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和产品质量,可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企业增利,可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成果适用于黄淮海辣椒种植区。

应用于设施作物的天敌与授粉昆虫工厂化生产技术
【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项目简介】成果特性:天敌和授粉昆虫工厂化生产是以规模化繁育高质量的丽蚜小蜂、食蚜瘿蚊、小花蝽、捕食螨、赤眼蜂、熊蜂等昆虫,为设施果蔬防控主要虫害和授粉,获得专利20余项。与使用化学农药相比,应用天敌昆虫和授粉昆虫能够在生产源头上避免或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使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从而保障农作物安全生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主要用于设施果蔬主要害虫粉虱、蓟马、蚜虫、叶螨的生物防控和授粉。
市场前景:山东省每年设施面积约1300万亩,如按照700万亩设施使用天敌治虫技术,每年需要释放各种天敌约630万亩次;如按照260万亩设施使用熊蜂授粉技术计算,每年需要释放熊蜂约52万亩次。利用天敌治虫,能有效减少化学杀虫剂的用量50%以上。采用熊蜂授粉技术,授粉坐果率95%-100%。畸形果率较激素蘸花降低75%,果型周正圆润,果肉饱满,果汁多,品质显著提高。每亩增产15%-30%,节本增效3000元以上。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工厂化繁育及其产业化项目
【单位】山东宇泰生物种业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该项成果主要建立了高效的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病毒脱除率较常规方法提高近10%;改进了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程序和培养基配方,单瓶结薯率提高近50%,平均单薯重提高近30%;建立高效、低成本的马铃薯脱毒快繁生产技术体系,使生产成本降低40%左右;创立了高效的马铃薯细胞融合和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晚疫病的马铃薯新品种。该成果转化落地后,可实现年产脱微型薯3000万粒的稳定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600万元、利税260万元,成果产业化后可新增就业人员100余人,年收入增至2-3万元,有效解决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周边村落参与马铃薯产业发展,助力精准脱贫。

构树无糖组培技术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研发推广项目
【单位】山东陌上源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杂交构树是中国野生构树与日本光叶楮进行杂交并通过太空选育的新品种树种,具有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性强、易管理的特点,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当年即可收回成本,且一年种植十五年收获。该项目采用无糖组培快繁技术繁育杂交构树,降低染菌率30%,提高成活率25%,缩短培养周期30%,平均降低生产综合成本20%;采用轻型基质容器化扦插育苗技术工厂化繁育杂交构树,提高扦插成活率至85%,缩短育苗周期20%,降低成本30%。通过该项目每年无糖组培技术繁育构树200万株、轻型容器化扦插育苗繁育构树1700万株,根据市场价格可获得年收入为30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分红、务工就业等方式带动2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项目培养技术人才5名,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并对改善环境、防风固沙具有重要意义。

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
【单位】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项目简介】该成果由河南农业大学主持、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参与完成,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培育了四倍体泡桐新品种,与普通泡桐相比,四倍体泡桐高抗泡桐丛枝病、速生性更强、出材率更高,更优质,更抗逆。全国各省均可生长。5年生四倍体泡桐单株平均胸径可达30厘米以上,材积0.5方以上,单株价值600元以上。可营造速生丰产林、桐粮间作、农田林网、道路绿化、四旁植树等,适宜在广大农田、沙地、黄河滩区、盐碱地(轻中度)、坡度小的低山丘陵发展。四倍体泡桐种根繁殖易、投入成本少、技术要求低、经济见效快,是极适于产业发展的好树种、好项目。

设施蔬菜有机基质栽培标准化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
【单位】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制约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以改善设施蔬菜根部生产环境为目的,开展了设施蔬菜有机基质栽培技术研究。历经10年的系统研究,确定了以牛粪、稻壳为主的有机基质标准配方,建立了开放式和半开放式有机基质栽培模式,优选出适宜有机基质栽培的蔬菜品种,确定了有机基质栽培标准化施肥与灌溉标准,建立了以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设施蔬菜有机基质简约栽培技术体系。该项目在设施蔬菜有机基质栽培精量施肥、精准灌溉等方面有创新,达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小麦玉米简化高效施肥技术
【单位】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项目简介】本项目研究创新了小麦、玉米简化分层施肥技术,明确了小麦、玉米适宜的缓/控释氮肥种类、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合理配比、施肥位置、氮肥减施空间等关键技术指标,形成了小麦、玉米一次性分层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氮肥施用量减少20%,小麦、玉米分别增产5.4%和6.5%,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0.7和9.2个百分点。该技术成果在省内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年均增产粮食52.2公斤/亩,每亩减少成本投入60元左右,实现经济效益8.04亿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泰山良种核桃高效栽培配套技术与示范开发
【单位】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项目简介】该项目通过多品种的试验示范和综合评价,筛选并明确了“香玲”等适宜泰安及类似地区发展的主栽品种,优化构建了成熟配套有效的良种繁育与良种推广技术体系,良种嫁接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实现嫁接5年生香玲核桃亩产254.65kg、14年生亩产435.86kg,嫁接5年生元丰核桃亩产342.54kg、14年生达到628.10kg的丰产优质高效栽培目标,建立了技术措施配套完整、技术成熟的核桃良种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项成果可在我国生态类似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将对我国良种核桃产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泰山林下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单位】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项目简介】食用菌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直接体现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进入21世纪,食用菌生产已由传统的常规生产,发展到回归自然原生态出菇,充分利用野外天然环境进行全开放的原生态野生、菌根菌栽培,因地制宜生产野生的食用菌产品,以其投资少、成本低、产品天然等优点,进入低成本、资源利用型生产,是食用菌林地栽培技术的核心技术。该项技术既能保护自然珍稀资源、促进林木生长,又能收获蘑菇,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对于促进泰山食用菌可持续优质高效发展,增加菇农、林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成果可在全省各地人工林下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