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家家电企业应收账款合计逾950亿元 天银机电、惠而浦周转能力持续减弱

互联网 2023-01-31 17:43:11

最近很多人关注76家家电企业应收账款合计逾950亿元 天银机电、惠而浦周转能力持续减弱,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76家家电企业应收账款合计逾950亿元 天银机电、惠而浦周转能力持续减弱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本报记者 贾丽

一边是急迫向芯片、汽车领域扩张寻找新的增量,一边是高库存、高成本悬在头上致使应收账款风险增加,家电企业面临的资金困境亟待纾解。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止4月29日记者发稿,76家已披露年报的家用电器行业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末的应收账款合计约为954亿元,较2019年末的760亿元增加25%,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共计1.78亿元。

“应收账款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需要垫资,且较长时间不能收回货款,如果资金回笼不畅将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净利润。”透镜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较高、周期长,是企业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不足的表现。”

七成公司应收账款逐年升高

据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末-2021年末,这76家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分别为760亿元、870亿元、954亿元,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应收账款占主营收入的比重也从9%提升到了12%。

其中,七成家电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在过去三年里出现阶梯式增长。

已发布2021年财报的公司中,截至去年末,三花智控、科沃斯、惠而浦、四川九洲的应收账款分别为35亿元、17.8亿元、16.5亿元、16亿元,排名靠前。

从单个公司表现来看,2019年末-2021年末,三花智控应收账款分别约为19亿元、24亿元、35亿元,2021年末较2019年末增幅为84%,科沃斯分别为9亿元、13亿元、18亿元,2021年末较2019年末翻了一番。

“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而言,适当提升应收账款是在开拓期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方式之一,不过目前家电行业整体进入存量市场,企业应收账款较高体现其销售回款力相对较弱、在渠道商面前议价能力不强。”况玉清认为。

周转率下降、账期延长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家电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含应收票据)超过100天的有28家,有4家在180天以上,其中天银机电、东方电热、惠而浦、三花智控分别为206天、185天、118天、116天。

“家电供应链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般在30天-90天,家电零售企业为50天,超过90天就属于周期较长。”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剑锋认为。

三花智控主营为电磁阀等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主要供应给大金、开利、格力等家电企业,并正在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近年来,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增长,其应收账款也在不断加大。

数据显示,三花智控近12个月里的应收款项周转率为3.2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行业的香农芯创周转率为28.7次。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应收款项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回款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滞留,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与此同时,多个家电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末,东方电热应收账款周转率(含应收票据)分别为2.12次、2.06次、1.94次。Wind数据统计,惠而浦相对应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52次、3.47次、3.03次,今年一季度更是降到了0.73次。

“从数据表现来看,东方电热、惠而浦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账期在延长。”资深投行人士、前保荐代表人王骥跃认为。

在盈科(无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齐程军看来,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小,说明企业收账缓慢,资产流动性弱,账龄长,短期偿债能力弱,更易带来坏账损失。

一位家电供应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近两年来,市场销量不佳,家电供应商、渠道商普遍陷入销售困境,货品囤积、付款时间拉长。部分企业为了减轻库存压力,采取扩大赊销规模的方式提高出货量,这会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规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近惠而浦与国美的矛盾也是由于双方在账期上没有把握好节奏。”

警惕应收账款粉饰业绩

部分家电企业应收账款规模的增加,与家电业整体下行不无关系。家电产业发展已有近40年的时间,近年来,消费需求低迷,行业进入存量市场,零售渠道和工程渠道都面临较大的出货和经营压力。

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家电企业为了扩大销售规模,常常采用分期收款的赊销政策,通常会给经销商一定的授信额度,部分企业靠延长账期争取市场,造成周期拉长。

“一般来说,供需双方对账期都会有明确的约定。品牌信用、产业地位、采购规模等都会影响账期时间。”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认为。“但部分家电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应付账期延长会带来坏账风险增大。企业应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减缓成本压力,并提升对应收账款的风控能力。”

况玉清表示,也有很多企业年底前向渠道压货,通过应收账款粉饰账面业绩,但实际上产品并没有销售出去,“当企业应收款占营收比重很高、账期很长时,要警惕其坏账风险甚至是财务造假风险。”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