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成都要绘制的养老“关爱地图”是张什么图 已有区县落地 专家:服务收费要有普惠性

互联网 2023-01-31 17:27:28

最近很多人关注“十四五”成都要绘制的养老“关爱地图”是张什么图 已有区县落地 专家:服务收费要有普惠性,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十四五”成都要绘制的养老“关爱地图”是张什么图 已有区县落地 专家:服务收费要有普惠性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通过一张“地图”,将老年人动态、养老服务需求、养老资源布局和服务清单等数据全部整合,近日,成都发布的《成都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绘制养老“关爱地图”。红星新闻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7年,成都便提出绘制养老“关爱地图”,近年来成都多个区(市)县也有落地。

武侯区养老机构地图

“关爱地图”能否真正给老年人带来方便?而从养老服务机构角度,在老年人消费理念比较保守的情况下,服务是否能够依托平台找到商机?

武侯区“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就是目前已落地的“关爱地图”之一。这张“关爱地图”,绘制得怎么样?

汇集数据

绘制养老机构“一张图”,实现高龄津贴信息化管理

根据《规划》描述,养老“关爱地图”将为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人提供不同的使用功能。对养老服务机构来说,可以了解到全市老年人分布情况、身体状况、经济来源和养老服务需求,并及时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而对于老年人及其子女,也可以通过养老“关爱地图”搜索就近的养老服务组织或企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就餐服务点、医院、超市等信息,快速查询养老服务设施的收费、服务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服务。

1月6日,记者在位于武侯区长荣路56号的武侯区“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展示现场看到,大屏幕详细地展示着武侯区不同年龄段老人的人数及分布情况。同时,武侯区老年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床位补贴等情况也一一展示了出来。在平台“关爱地图”板块,系统左上角有“老人分布”“日照中心分布”“助餐点分布”等按钮,点击后便能实时查看详细情况。

除了基础数据展示外,与成都市“十四五”规划中描述的养老“关爱地图”契合的,还有平台绘制的养老机构“一张图”。该“地图”将辖区内经民政认证的养老机构的运营状况、床位数、收费标准、服务水平、评估等级、地理位置、专业化程度等基本信息汇总,老年人及其子女足不出户即可快捷、详细地获取养老机构信息和服务,有针对性地选择就近、方便的养老机构。而在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中,武侯全区通过此平台发布的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在此都可以查看,并且可以查询到服务进展情况。

武侯区智慧养老数据中心

据武侯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王淇介绍,2021年,“颐居通”平台进行了优化升级,增加了养老服务大数据分析系统、高龄津贴信息化服务系统、养老助餐信息化服务系统等功能。除了一键获取全区老年人情况和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外,平台还打通了高龄津贴从申报到发放的所有环节,实现了对高龄老人信息采集、生存验证、审核审批、补贴发放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老年人在完成人像采集后,通过手机APP或社区自助服务终端即可完成生存信息验证。目前,全区11个街道、71个社区已全部完成高龄津贴信息化管理。并且,在养老助餐方面,平台也实现了助餐补贴“无纸化”资金审核结算,老人通过刷脸或刷卡即可清晰了解自己的补贴类型及补贴金额,实现养老助餐刷脸消费。

供需对接

积分换服务,已累计提供养老服务超16万次

除了大量数据的汇集,平台还具备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功能。

春节将至,不少人习惯在春节到来之前进行大扫除。家住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街道龙腾社区的独居老人郁永娴就有这样的需求。1月5日,郁永娴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将老人需求发布在“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后,第二天一早,便有工作人员上门为她服务。

现年83岁的郁永娴已两次使用这样的服务。年满80岁后,她每年在“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上可获得300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成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

工作人员为郁永娴老人提供助洁服务

在“颐居通”平台中,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

“为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老年人日益多元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匹配等问题,武侯区以‘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终端和热线电话为纽带,链接多方资源,实现了居家老年人在家享受个性化健康养老服务。”王淇告诉记者,平台内集成了全区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及老年人数据档案,老年人通过服务电话63812349或手机APP下单,即可享受到助餐、助浴、助洁、娱乐、健康管理、家庭护理等7大类上百种专业服务。“目前,平台已累计建立老年人信息化数据档案9万余份,提供居家养老服务16.85万余次。”

而在供需对接过程中,一项特殊的设定,也为服务质量提供了保障。据王淇介绍,目前武侯区70岁以上老人有用餐补助;80岁以上老人则可享受居家养老补贴。这些补贴的使用,需要全部基于平台实现。而对于居家养老补贴的使用,平台也确定了专门的养老服务机构定点服务。例如,郁永娴在完成居家养老补贴申请后,系统会根据其居住位置,指定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对接,该机构工作人员会定期上门了解其基本情况和需求。在郁永娴需要服务时,也是由该机构为其提供服务。

痛点何在?

使用率不到四成,专家:未来推行要让老年人愿意消费

除了武侯区,成都多地也有类似“关爱地图”的服务。但记者查询公开报道发现,多数养老“关爱地图”目前仅涉及数据汇集和展示功能。而即便以武侯区“颐居通”平台为基础,搭建一个全市范围的养老“服务机构”,是否能被大多数老年人所接受和使用,也是未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数据显示,武侯区60岁以上老年人14.62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2.57万人,而使用“颐居通”平台服务的武侯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有54882人。从整体数据上来看,使用平台服务的老人仅占37.5%。

“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是,在现有商业化运营的生活服务平台存在的情况下,不享受养老补助的老年人为何要使用政府所搭建的平台?”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智库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认为,对于未来成都养老“关爱地图”的呈现,不能和商业化运营的生活服务平台同质化,必须要保证“可感可及”“普惠公益”“智能高效”三个准则。其中,在“可感可及”方面,需要准确了解老年人的核心需求,不仅仅是提供基础的生活服务,在精神层面的服务同样重要。在“普惠公益”方面,服务收费需保证普惠性,让老年人愿意消费,消费得起。

而“智能高效”方面则对平台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老年人快速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机构、企业?如何保证养老服务机构、企业资质?如何保证服务质量?如何保障老年人费用支付安全?”杨一帆表示,只有对服务流程全时段进行把控,形成闭环,才具备吸引老年人使用的条件。

红星新闻记者 邓文博

编辑 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