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玉米」山东省农科院“玉米/花生间作”实现均衡增产

互联网 2016-08-23 18:33:25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花生玉米」山东省农科院“玉米/花生间作”实现均衡增产。

本报讯 (记者 苏伟 通讯员 张斌)“通过7年的试验,‘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已实现‘夏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三四百斤花生’的目标,有利于缓解趋紧的油料供给问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月16日,在山东省高唐县举办的“2016年全国花生玉米宽幅间作技术观摩与研讨会”上,技术总负责人、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说。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业厅等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吉林、广西、河北等省份的农业专家,省内相关市、县农机推广部门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在现场观摩了“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的田间生长情况后,召开了花生玉米宽幅间作技术交流研讨会。

去年,国务院以国办发〔2015〕59号发布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提出“在黄淮海区域大力推广玉米/花生(大豆)间作套作”。记者在会议上了解到,经过7年的试验研究,山东省农科院创建的“花生/玉米间作模式”已成熟,且农机农艺实现配套,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

据万书波介绍,着眼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和推动农民增收,围绕突破粮油争地、人畜争粮、种养不协调等矛盾,山东农科院自2010年起开始研究推进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技术。经过7年持续的攻关研究,山东农科院坚持“稳定粮食产量、增收花生增效”的研究思路,着眼于发挥玉米边际效应和花生生物固氮双重优势,保障玉米产量基本不减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压缩玉米株行距挤出宽带间套作花生,在种植模式、品种筛选、植保技术、农机配套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探索出了适于机械化条件下的粮油均衡增产技术模式,不仅实现了粮油均衡增产,而且通过发挥复合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自然功能,较好解决了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造成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多等问题。

课题试验负责人张正研究员介绍,连续7年来,创新团队在山东、河北、河南、吉林等不同生态区开展小麦—玉米/花生种植模式大面积试验示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今后,山东省农科院将集中力量突破与不同生态区自然资源条件相适应的标准化种植模式、高效配套农机等,集成创新出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种植技术体系。加强花生饼粕替代豆粕、花生茎蔓与玉米秸秆混合青(黄)贮综合利用研究,建立配套牛羊高效养殖技术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各地农业推广部门和生产经营组织的紧密合作,不断扩大“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种植模式”的应用范围和示范规模。

万书波建议,将“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种植模式”纳入农业部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计划,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要耕作模式在全国典型玉米主产区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建议农业部推动出台将“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种植模式”技术和相关配套农机纳入政府补贴范围,并积极推动将相关粮油间套作种植技术研究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全国力量进行系统研究。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