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企业」为农业插上科技与金融的翅膀——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复赛采访记

互联网 2014-03-04 16:19:37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大赛企业」为农业插上科技与金融的翅膀——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复赛采访记。

比赛现场

《汉书·郦食其传》曰“民以食为天”。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粮食消费大国,农业发展对我国至关重要。
出于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持续关注三农,不断加大种业、耕作技术、节水农业等方面技术创新的投入,我国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6%,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达到54.2%,科技为农业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深刻变化——
“随着‘黄蓝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黄三角示范区和信息化示范省的深入推进,山东省农业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山东未来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在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于济南市举办的宣传推介会上,省科技厅星火计划办公室主任陈长景如此表示。
在大赛山东赛区复赛现场,现代农业企业成为参赛主流,不同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有着科技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双重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本的注入与运作,现代农业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一个重要的、新的增长点。


从“比武招亲”到“非诚勿扰”


“坐在台上的这几个人,管理的钱超过了200亿”。
在2月24日培训交流会议的选手提问环节,大赛承办单位——中农科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骥一句话点燃了与会企业的热情。
据李骥介绍,大赛将提供不少于5000万元的定向投资,并设置平台优秀企业基金投资和政府扶持的梯次政策。获奖者将有机会获得基金公司的资金注入和社会资本的追加投资,优胜者将进入农业科技领域遴选计划项目库,符合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慈善目标的优秀参赛企业将进入科技部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项目库。
不同于一般赛事的“比武招亲”,通过层层PK决出最终赢家的普通模式,本次大赛搭建了一个通过政府引导,调动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参与,对接科技成果、人才,形成现代农业创业与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
作为体制创新的一大特色,大赛不仅仅是投资者选择投资企业、项目的资源库,也是农业创新企业反选投融资机构的舞台。李骥多次用“联姻”来比喻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本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搭建了一个投资方与参赛企业互相选择的平台。股权投资如同婚姻关系,只有彼此深入了解,需求、脾性相投才能结合并相处长久。”据李骥介绍,为了让企业与投资公司的“婚姻”更牢固,在总结第一届大赛经验的基础之上,组委会在第二届赛事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和尝试,首先是改变了组织形式,成立了专门的法人公司承办大赛;其次,投资结构加以完善,由原来单一的投资公司运作模式改为现在的“投资公司+大赛基金”共同管理的模式,基金规模暂定10亿元,并且自本届大赛开始,连续三届大赛每届赛事定向基金规模拟为3亿元,每届大赛保底定向基金5000万元;第三,设立了北京、陕西杨凌、山东寿光、安徽铜陵、深圳龙华五个分赛区,方便企业的同时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第四,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邀请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作为指导单位,为参赛企业提供了一个走出去的机会。
“将山东设为分赛区很早就已确定。首先山东是农业大省,其次不管是首届还是本届大赛,相比较其他地区,山东的企业报名数量都最多,质量也相当不错。寿光市的农业非常有特点,希望参赛企业来寿光看一下,借鉴寿光的先进经验,形成交流与对接。”李骥表示。


这不仅是博弈场,更是合作的舞台


会场外,三三两两,会场内,三五成群。在比赛现场,同行业之间、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企业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交流心得、互留名片,参赛企业间其乐融融、相见恨晚的友好氛围代替了竞争的“火药味”。“这次来参赛,名次已经不重要。我们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畜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研发、生产、推广,能在大赛现场见到这么多的畜牧养殖企业,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对我们而言,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市场调查”。来自山东海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曹金党告诉记者。
比赛现场,曹金党引起了所有评委的兴趣。
“这是畜牧养殖用的纳米微乳复合液态维生素,这种维生素是油状,但是可以溶于水。”拿着一瓶没有开封的维生素样品,曹金党将其掺入透明的玻璃杯中,水在一瞬间变为维生素一样的淡黄色,曹金党很自然的一饮而下——
“相比较一般的粉末状维生素,这种油状维生素不仅利于动物吸收,而且不含葡萄糖,不会滋生细菌,对动物饮用水质无影响”。曹金党的亲身试验为产品做了一项最好的证明。据了解,动物用液态维生素在国外已经普遍应用,但国内才刚刚兴起。海能公司是第一家专业研究、生产液态维生素的企业,其生产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在与国际动物医药、保健品巨头法国维克公司所生产的同类产品竞争中,凭借产品性能出众、价格低廉获得压倒性优势。
“参赛的企业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普遍拥有很好的项目和市场,但是由于规模小、刚起步,缺乏生产和扩大能力,非常需要资金的投入扶持。通过参加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不仅有机会获得资金注入,也能够互相借鉴,吸收彼此的长处。”陈长景说。
除了中小微企业,参加大赛的,也不乏山东海益宝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这种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作为山东省水产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海益宝公司是一家以高科技海产品的育苗、养殖、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型产业化水产企业。
“公司注重产学研合作,拥有45项发明专利,并且成立了专门的海参研究院,请来了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的院长来亲任‘掌门’,无论从公司实力还是科研水平,在省内都可以说比较出众。”公司副总经理刘永春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的海参养殖场地在扩大规模,计划开发35万立方米的水体,建设全球最大的海参育苗中心,目前需要近10亿元的资金。“光凭着公司的一己之力是做不到的,需要投资公司的加入。毫无疑问,参加大赛是我们与众多高水平投资公司联系与合作的一次大好机会。”
“现代农业是朝阳产业,也会是未来最有价值的产业。我所了解的很多投资公司近年来都加大了在现代农业方面的投资比重。其中,新型种植、养殖方法,新农资产品和新种、良种等,都是投资的热门领域”。大赛评委之一,深圳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勇博士看来,作为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的农业,插上了科技和金融翅膀后,现代农业将成为未来投资领域最为热门的朝阳产业。
大赛现场,雷新周的满头银发颇为引人注目。
“我这次参赛的项目,是‘旱地驭水’术。”雷新周笑呵呵地说,“我的老家河南洛宁干旱少雨,粮食产量一直不高。为了能最大化的利用降水,提高粮食产量,我研究发明了‘非灌溉化治理耕地干旱、水土流失,发展高效作业法’,希望通过大赛得到社会关注,让技术得到推广,让更多干旱地区的农民受益。”
据了解,雷新周的“旱地驭水”术,是将农田每0.2亩分为一方,每方先挖出一个贮水窖,窖内覆农膜防渗。然后,每隔1米挖一道0.7米深、0.33米宽的地槽,地槽内铺上1米宽的农膜,膜内回填土,地表起垄,垄上铺地膜,垄沟正对地槽,垄沟与贮水窖口相连。农作物种在垄沟内,相当于给每棵庄稼建造了一个“动态水库”,是一种能够集抗蒸发、防渗漏、集径流、多贮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型、综合性治水方法。
“2008年洛宁大旱,很多庄稼都枯死,但是我们实验田里的土壤都能捏成团。”
在雷新周展示的图片中,记者看到相距的两块麦地相差明显:试验田的小麦长势丰茂,对照组的小麦黄萎不振。
“不仅在洛宁地区,在山东临沂等比较干旱的地区,都可以应用我们的模式”。雷新周说。
“虽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获得投资,但参加大赛对企业来讲,意义都超过了金钱。”王勇说,“首先,企业可以获得最前沿的行业资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其次,通过比赛可以发现企业潜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少走弯路,更利于创业成功。第三,创投机构的参与引来了融资活水,能让企业更全面的了解市场。通过市场的调节,最终让企业的科研归位于市场需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从双赢到多赢


作为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初创项目组第一名,盐城绿苑盐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春银带着更完善的项目、更成熟的产品重新站到了参赛者的队伍。
“首届大赛结束后,有50多家创投公司向我表达了投资意向,但我没有接受。”张春银说,“公司当时的产品还不完善,食品合格证等必要的文件还未取得,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愿意接受投资公司伸来的橄榄枝,我要对我的投资者负责。现在,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们的产品大有前途。”
据了解,张春银这次参赛的项目围绕着盐土农业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在河北省张北地区等重度盐碱化的土地上种植口感脆爽、营养丰富的碱性植物“海蓬子”、“碱蓬”,让“不毛之地”变为无污染蔬菜的绿洲。
如果说在重度盐碱化的苦寒之地种植蔬菜是创造了奇迹,那张春银的经历更显得耐人寻味。
“我的专业是烹饪。我是四十岁才开始学习当农民。四十岁之前,我一直从事酒店经营管理。”张春银说,“非典和禽流感的爆发让我感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让我觉察到有机农业会是一个非常
有前景、非常广阔的产业。但是哪里的土地才会真正没有农药化肥、残留呢?当时我就想到了盐城沿海滩涂。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走上了改造盐碱地的道路。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一条‘不归路’”。
说到“不归路”,张春银笑了一下。
据了解,在进军盐碱地之前,张春银已经是千万身家的企业家,然而在寻找、培育适合滩涂生长的蔬菜的过程中,张春银几乎用尽了千万家财。为了弥补专业缺陷,寻找发展有机农业的先进模式,他先后考察过14个国家,包括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还连续参加了四届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
“科研前期投入非常大,但产出又很少,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也需要很多资金。在过千万的积蓄投入后,我又通过抵押房产、请朋友担保等从银行贷款700万元,全部投入到实验中。根据海蓬子谐音,我太太给我起了个外号,‘海疯子’。”
苦心人,天不负。在经过漫长的蛰伏期后,张春银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不问出身招英雄。
“大赛给了我们这些创业中的人一个走出去,走到台前的机会。”张春银说,“通过首届大赛,公司获得投资资金200万元,奖金20万元。‘盐土农业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十二五’规划,江苏省也将我们的项目列入援疆项目中,并建立了院士工作站。现在产品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正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公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在采访结束后,大赛组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春银参加首届大赛的时候,紧张得连话都说不清楚。现在的他,“真是变化太大了。”
张春银的变化让人欣喜,也是大赛成功的一个见证。随着赛事的进行和发展,大赛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资金需求。
“对参赛企业来讲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是,不论最终能否获得投资公司的资金注入,都给企业提供了一个走上台前的机会,让更多人、更多投资公司关注到这些一直在默默奋斗的农业科技企业”。李骥说。
“大赛从普通意义上的参赛选手和融资公司双赢,发展到了选手、投资公司、政府、相关社会机构等多赢的格局变化。”陈长景表示,大赛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首先从理念上,先进的理念促进企业调整方向,通过与同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比较,让企业找到不足,理清发展方向;其次,投融资公司能够带来最先进的资本运作模式,通过交流,能够让企业了解投融资公司的关注点;第三,大赛带来了科技与金融的直面碰撞,企业获得的不仅仅是投资和先进的运营理念,还有一系列的包装、上市等帮助,让企业走的更远、更实。
创新成就梦想,创业造就未来。现在,复赛即将落下帷幕,决赛更令人期待。接下来的决赛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插上了科技与金融翅膀的农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奇迹?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