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vs叮咚买菜「鲜买菜」

互联网 2023-05-03 18:19:23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每日优鲜vs叮咚买菜「鲜买菜」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每日优鲜vs叮咚买菜「鲜买菜」,希望能帮助到您。

核心导读:

1.叮咚买菜上市后情况如何?

2.叮咚买菜有何优势?

3.青岛缘何成为必争之地?

近日,天眼查APP显示,今年7月8日,柿柿顺(青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山东青岛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俞乐。股东信息一栏显示,该公司是由叮咚买菜的关联公司,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据悉,柿柿顺公司许可经营项目包含:食品经营(销售散装食品);食品互联网销售;互联网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农副产品销售;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等数十项。在青岛,叮咚买菜无疑是继2020年底每日优鲜进驻后的又一前置仓式生鲜电商巨头,可以预见,日后这两大生鲜品牌之间将难免有所竞争。

01 上市后的叮咚买菜

叮咚买菜自2017年5月上线以来,一直采取前置仓生鲜电商模式,服务范围覆盖全国数十城市,主打产地直采到店,前置仓配送,29分钟到家等服务。资料显示,叮咚买菜目前是国内增速最快的按需电商平台。今年6月底,叮咚买菜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55.46亿美元。其上市后第二天便迎来股价暴涨,市值一度超过90亿美元。

从招股书来看,叮咚买菜商品成交总额也处于上扬状态,在2018到2020这三年间,成交总额从7.4亿增至130亿,同时其总营收也从2019年的38亿元增至2020年的113亿元。不过与此相对的是,叮咚买菜近两年还是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19年其净亏损为18.73亿元,到2020年,净亏损还有所增长,达到31.77亿元。叮咚买菜股价也因此遭遇过山车,骤降14.96%,总市值回落到76.88亿美元。而截至目前,叮咚买菜总市值已降至55.15亿元。

不过在股市之外,叮咚买菜的扩张脚步始终没有停下。近日叮咚买菜先是在上海开了三家早餐店,店内SKU众多,产品基本覆盖早餐、下午茶、简餐等。并支持线上下单,线下门店自提,显然在试图拓展新业态。此外,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叮咚买菜关联的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近日分别在武汉、长沙也都注册成立了新的公司,扩张之路仍在进行。

02 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

叮咚买菜进入青岛,首先要面临的便是每日优鲜这个同级别的玩家。就在去年年底,青岛市政府与每日优鲜集团在青岛府新大厦举行总部项目签约仪式的同时,由青岛国信、阳光创投、青岛市政府共同引导基金,组成联合投资主体,向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这是迄今为止生鲜电商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规模战略投资。

此外,每日优鲜也在今年成功上市,不过不同于叮咚买菜,其上市首日便破发,收盘时跌幅达到25.6%,随后颓势未改,截至目前市值为19.07亿美元,仅为叮咚买菜的三分之一左右。根据招股书来看,每日优鲜有着分别为22.31亿、29.09亿和16.49亿的连续三年亏损额记录。如此看来,其股价的开盘暴跌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在市场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每日优鲜作为本地企业,又有本地政府引导投资,自然相对拥有一定本地优势,且其主要市场也在于华北区域,叮咚买菜的主要市场则在华南。但是规模上,叮咚买菜更有优势,其前置仓数量上千,遍布全国31座城市,每日优鲜前置仓覆盖范围为16座城市,数量也只有631个。

此外,同为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还面临着不少共同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前置仓模式本身一系列问题。从成本上来说,前置仓模式的可见成本如房租、人力、配送车辆、损耗等,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在成本方面和其他业态相比很难占据优势,如社区团购模式中,房租可以通过与社区店合作来节省;损耗方面,手机提前下单也能使其最大程度地降低。此外,团长的存在也使得人力成本可以降到最低。

其次,身为生鲜电商,其他成本如:平台运营成本、营销成本等,也都花费甚多。尤其是随着众多资本涌入生鲜赛道后,前置仓模式同其他业态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势必会导致运营成本再度升高、毛利率更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提升客单价,叮咚买菜近年来一直在尽力增加SKU,拓展业态,甚至还投资建设了鲜食工厂,力图通过源头供应链完善来提高客单价,总的来说,在这条赛道下,想要盈利确实愈发艰难。

03 青岛之争

根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0年青岛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56元,2020年青岛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294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占比最高。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8520元,同比增长2.3%,占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28.1%,占比最高。而且就在今年,青岛市的常住人口也正式突破千万,综合来看,市场份额着实不小。

此外,从国家角度来看,随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被写入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一轮城市间的竞争已然开始。而青岛与杭州、武汉、宁波等其余的二十多个城市,纷纷跻入这个全球买卖时代的世界级赛场。从2020年的数据上比较而言,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8.66亿元,为全国第一,同比下降3.5%;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4.83亿元,排名第二,同比下降5.2%;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18.5亿元,排名第三,同比下降2.3%;苏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2亿元,排名第四,同比下降1.4%;而第五名的青岛,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03.5亿元,却是有着1.5%的同比增长。

对比这几座城市,前四名的广州、深圳、成都、苏州体量上的优势明显,一方面其本身的经济总量少有能匹敌的城市,另一方面,这几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健康,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优秀。此外,这四座城市均地处南方,其消费者习惯和北方地区消费习惯差异较大。

但是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当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看的不仅是城市体量,还有趋势与区位,这其中,在各地消费同比下降的同时,青岛却逆势上扬,增速较全国、全省分别高5.4个和1.5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因此,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底气,在与其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上,亟需北方经济崛起,而青岛就是撬动北方经济的新战略支点。

同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青岛市市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明确表示,青岛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要突出国际化和时尚特色。之所以打出“国际化”与“时尚”这两张牌,是因为青岛“读懂”了新发展格局中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需求——需要中心枢纽来带动国内市场,需要能级更高的引力场来吸引国际资源;而且,这也正是青岛自身的独特优势所在。对于从业者,这自然是一个强有力友好信号。

从地理位置上看,青岛身处胶东半岛,陆海联通,交通运输极其便利。而且青岛农产品品类丰富,对各生鲜赛道的玩家而言,属于对接生产基地难得的资源。同时,随着RCEP的签署,中日韩农产品领域的合作将更加便利。这些对致力于农业产业的各大生鲜品牌而言都将是很好的助力,青岛的战略意义自然也就重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