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早餐摊「重庆月入2万」

互联网 2023-01-31 17:26:23

最近很多人关注重庆早餐摊「重庆月入2万」,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重庆早餐摊「重庆月入2万」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对于赚钱这件事,广大人民群众向来有着近乎两极分化的看法,有的认为“钱难挣,屎难吃”,也有人觉得这世界遍地黄金,到处都是赚钱的买卖,尤其是小买卖,在他们眼里更是低投资高回报的代表。

听到一个同事曾这么说过:

“你别小看那些不起眼的小买卖,就公司楼下的那个早餐店,赚钱得很!”

也不止一个朋友吐槽抱怨:

“这破工作早晚辞了,打工没有出路,哪怕开个早餐店,卖包子馒头,也比打工强!”

更有人这样憧憬:

“等我攒点钱,我就开个小店,又赚钱又舒服,提前开始退休生活!”

不知不觉中,“楼下的早餐店”已经成为了都市传说中盈利能力拔群的神秘机构,“做个小买卖”也成了当下许多年轻人的职业理想。

为了检验这些传说的真实性,网友@重庆人重庆事 特意跑到公司楼下的早餐店,跟老板老林聊了聊,并记录下了他一天的工作。

若要说一个地方什么店营业最早,那么早餐店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答案之一。早上五点钟,老林的早餐店开门了。

四周一片漆黑,90%的人还在熟睡之中,但这个城市里最早一批讨生活的人已经开始进入自己的岗位,而能慰藉这些早起谋生的人困顿的身心的,只有黑暗中早餐店里的灯光了。

今年54岁的老林是四川自贡人,在重庆开店已经有20多年了,每天4点30起床,5点钟早餐铺开门。

进到店里,老林开始做今天的准备工作,第一件事就是煮上稀饭,老林说他们家的稀饭都是用珍珠米熬的,要煮一两个小时,局外人很难想象,这项简单而又普通的工作,贯穿了老林20多年的职业生涯。

煮上稀饭后,老林又从旁边拖出一个看起来就颇有年头的机器,再看看旁边泡好的黄豆,我瞬间明白了,这是一台豆浆机。

在很多店家都选择用豆浆粉冲泡豆浆的当下,老林仍然固执地选择用传统的老方法。

插上电源,将泡好的黄豆放入漏斗,这边加着水,那边奶白色的豆浆就流出来了。

榨好的豆浆还要放在火上煮沸才行,这样一来,四个燃气灶上就被占满了,从左往右依次是豆浆、卤蛋、稀饭、油茶,这四口锅再加上从昨晚就开始发酵的做三角粑的米糊,以及做鸡蛋饼的面糊,基本上就是老林早餐时段的全部家当了。

接下来,老林又开始切早上的咸菜,豆干、萝卜、儿菜,花样繁多,现切现拌。

就全国的早餐市场来说,馒头稀饭算是比较经典的组合了,哪个地方都有,哪个地方都一样,但像这种一碗稀饭配七八样咸菜的早餐摊,也算是重庆独有的特色了,经常能看到那种打包一碗稀饭,上面盖着一大坨五颜六色的咸菜的场景,知道的是稀饭,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盖饭呢!

没一会,老林就把咸菜切好拌好装到了不锈钢的罐子里,一眼下去,红的红,绿的绿,黄的黄,粉的粉,煞是好看,一瞅就特别有食欲。

我忍不住问老林还有没有其他咸菜?老林说还有一个土豆丝,那个要现炒,他老伴在家里炒好等下带过来。老林的店是家夫妻店,早上一般是他早起过来准备,让妻子多睡一会,晚点过来。

豆浆熬好后,老林先给我倒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按他的说法,这杯豆浆基本就是他的早餐了,后面如果饿了,也得9点30之后再吃点东西了。

一辆车停在了店门口,车上下来一位小伙子,双手抱着一个纸箱子,放在了老林的店门口,也没说话,转头就走了。

老林一边把箱子拖进来,一边告诉我,这是送鸡蛋的。以前买鸡蛋都是从养鸡场直接进货,别人凌晨一两点就来送货,到了就给你打电话,你得起来接货,后来有了这种专门给店铺供货的超市,价格差不多,但不是凌晨送货,而是早上5、6点,这就人性化多了,于是老林就换从他们这边进货。

取出箱子里的鸡蛋,老林告诉我,受疫情影响,现在的鸡蛋价格涨了很多,疫情之前,这么一件鸡蛋大概在130、140左右,疫情后飞速涨价,去年已经涨到了240、250了,几乎涨了一倍,今年稍微降了一点,现在是190,老林说过段时间还要涨。

而在老林看来,涨价的可不只是鸡蛋,所有成本几乎都在涨,包括房租,以前一开始干的时候房租只有400、500,后来他生意好,房租也在一直涨,现在已经涨到1200了,这两年生意不太好,房东也没有涨房租。

我问老林:既然成本涨了这么多,你涨点价也无可厚非啊!老林无奈道:不行,涨价的话顾客不同意,他们要闹的,说我工资都没涨,你还要涨价?

不知为啥,老林这最后一句话,我听着竟觉得有几分道理,老林接着告诉我,现在很多人工资并不高,两三千,三四千,你的东西多5毛钱他们都不会买。

放好鸡蛋后,老林开始做三角耙,把发酵好的米糊倒入模具,然后上火烤,米糊受热后就会凝结膨胀,这种白色的米制糕点入口绵软,自带一种大米发酵后的酒香和清甜,是重庆这边颇受欢迎的一种糕点。

老林告诉我,做早餐行业,时间把控是关键,路过的客人要先看到你把东西摆出来,然后才会购买,现在的人都是急匆匆的,一秒钟也不会多等,因此要提前把三角耙做出来,但又不能提前太久,避免放太久冷掉,一锅三角耙10到20分钟才能熟,因此什么时候开始做就很重要了。

早上6点20左右,今天的第一单生意来了,此时距离三角耙做出来摆上去还没有1分钟,一位路过的大姐就来买了2个。

做了一锅三角耙,老林又开始做鸡蛋饼,鸡蛋饼和三角耙是店里的招牌产品,做了二十多年,在附近有口皆碑。

不同于三角耙,鸡蛋饼的制作时间更短,几分钟就做好一张,因此对于时间把控的要求更高。老林的鸡蛋饼做好后还会在里面放上土豆丝,然后卷起来,有点北方卷饼的意思。

刚做好两个鸡蛋饼还没摆好,一名穿校服的小妹妹就来了,直接把两个全买走了。

老林一边摊鸡蛋饼,一边告诉我,刚才这个妹妹是高中生,起得比上班的人都早,他这个店80%的客流来自于旁边的国宾医院和环球广场写字楼里的白领,人最多的时候得8点钟以后了,90%的人都是打包带走。

虽然咱不知道老林这两个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但不得不说,客户画像和大数据这块,已经被他玩得明明白白的了。

7点钟之后,天光微亮,这座城市逐渐苏醒了过来,车流变多了,上学的,上班的,各种人也都陆续出现,老林逐渐忙碌起来,他告诉我,做的时间久了,就会有一些熟客,他一来,你就知道对方要什么,也不用开口,直接拿给他,对方也不多说,付钱走人,毕竟现在快节奏的社会,上班族都是步履匆匆的。

很快,老林的妻子也过来了,将土豆丝倒进罐子里放好,最后一个咸菜的位置终于补齐,看着这咸菜九宫格,强迫症表示舒服了。

毕竟是二十多年的老搭档了,妻子过来后,两个人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老林负责煎鸡蛋饼,妻子则负责三角耙以及接待客人,老林操持着两个平底煎锅,这一边翻面后,马上去搞另一边,有条不紊,效率很高,一直保持着外面桌上有两到三个鸡蛋饼,手边的那摞鸡蛋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耗。

老林说周六周天还好,平时稍微有些忙不过来,但他不想请人做,那样就划不着了。

站了一早上,我也有些饿了,便要了一碗稀饭,一个鸡蛋饼,自己夹了一小碟咸菜。

热乎的鸡蛋饼香软可口,再就着脆生生的咸菜,喝上一口热稀饭,饱腹又舒服,只要几块钱。

八点钟之后,街上明显热闹了许多,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正如老林所说,八点二十左右,老林的生意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八点五十的时候,应该是人最多的点,基本都是一些上班族。还有一些人专门绕过来买早餐,可见老林早餐店的口碑确实还是不错。

问及老林开店这么多年,有什么经验秘诀,老林一笑:没得撒子秘诀的。

在他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要做的东西好,用料扎实,好吃,自然生意就不会差。这话其实不假,哪行哪业都说得通,而且老林做的东西味道口感确实都不错。

我就很好奇这做早餐的手艺是跟怎么学的?报班学的?老林摇了摇头,告诉我,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做久了自然而然就会了,他还给我打了个比方:“就像智能手机,一开始也不会,用久了就会了嘛!”

直到9点钟之后,人才慢慢少下来,看着终于闲下来抽一口烟的老林,我问出了那个万众瞩目的终极问题:除去房租水电,这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老林没有扭捏,也没有逃避,大大方方告诉我,差的时候7、8000,好的时候12000左右吧,现在不比疫情之前了,那时候每个月都有个15000左右,一天就能卖1000多,现在也就卖个7、800。

9点30之后,基本上没什么人了,老林的摊子前只剩下了几个饺子,他说每天卖多少都有数,买多少就准备多少,基本上不会剩下,也就避免了第二天继续卖陈货,随后,老林开始收拾,我注意到他把今天剩下的咸菜都倒了,看来是每天都要切新鲜的,老林的妻子也走了,去菜市场买第二天需要的咸菜。

11点钟,老林拉下卷帘门,今天的营业结束了。

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听完老林的描述,我就想到了描写围城的这句话。

整个一早上,老林所透露出来的意思,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早餐店是个苦差事!

开早餐店的收入相对于一般的打工人来说,确实要高出不少,但也正像老林所说那样,无非就是吃苦二字,听起来门槛很低,只要你吃得了苦,就能入行。但实际上的门槛却很高,二十年如一日昼夜颠倒,凌晨4点起床工作,连续8小时不停歇在店里打转,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在当代许多人的幻想中,过分放大了这些小买卖的收入,却自动忽视了其中的艰辛。

你呢?看完老林的故事,还会想要开个早餐店吗?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