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田文「都市休闲农业」

互联网 2023-01-31 17:19:04

最近很多人关注都市种田文「都市休闲农业」,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都市种田文「都市休闲农业」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西塘村建起了一个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图为稻草农业公园。邬影红 摄

鸡菜共生、鸭稻共作、赤眼蜂“以虫攻虫”避免虫害……在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农耕田缘生态农场俨然成为一个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生态农场,不仅能为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家庭提供绿色有机的蔬菜和稻米,也成为体验农耕生活的研学基地,每年一度的稻草艺术季近几年也迅速成为西塘村的亮丽名片。

“越做越漂亮,离自己梦想的地方越来越近!”农耕田缘联合创始人徐田欣喜地看到团队的努力给西塘村带来的变化。

如今,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徐田已经扎根西塘村有6年时间,从最初体验乡村生活到跳出体制成为专职的“都市农夫”,几年来徐田经历了从创业初期“种菜的还要买菜吃”的窘境到“站稳了脚跟”的自信,徐田的田园梦在西塘村开花结果,并感染着更多人从都市来到乡村、爱上乡村、投身乡村。

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 傅鹏

统筹 南方日报记者 朱伟良

克服水土不服▶▷钻研“五无”蔬菜种植技术

“一开始我们是带着情怀来的。”回忆起最初与西塘村的结缘,徐田简单描述为向往田园生活。徐田说,当时也没有多宏远的目标,只是希望能找一块天然无污染的土地,满足几个家庭吃上放心菜的需求。

从周末来村体验到长期“泡”在村里,徐田和同事们在乡村感受到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自由感,当地村民的淳朴和政府的支持更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在乡村待得越久,乡村生活的吸引力越大,创业团队陆续辞掉了原工作,变成全职“都市农夫”。徐田正是其中的一位,以农耕田缘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开启新生活。

都市农夫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开始想的太简单了。”徐田回忆起来到西塘村的前3年,整个团队经历过“水土不服”的艰难阶段,一直在摸索中谋求出路。

“最好笑的是我们自己是种菜的,第一年却还要去菜市场买菜吃。”徐田解释说,他们希望不用化肥和农药、通过传统的种植方式耕作,结果却是“蔬菜基本上都喂了老鼠和虫”。

为此,最初三年,整个团队一门心思扑在农业生产技术突破上。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王海宝说,为种出最安全健康的蔬菜,即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无转基因、无激素的“五无”蔬菜,多次尝试后,他们创新制作或改良了水杀菌、防虫大棚、原生态资源调配肥料等种植技术,形成一套生态循环种植方法。

“我们的种植模式形成了门槛,不是任何人、任何地方都能做起来的。”王海宝说,从自给自足到形成一定规模,他们终于在满足“五无”的品质要求后,实现了量产。在低着头种菜几年后,他们终于开始把目光投向市场。

“真正站稳了脚跟”▶▷创新经营打开市场

“我们真正实现收支平衡是在来到西塘村的第4年。”徐田回忆说,此前团队专注于种植,只能靠承接其他项目“存活”,待推入市场的条件成熟后,如何打开市场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课题。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面向市场,农耕田缘团队选择了稳扎稳打的方式。有别于广泛拓展消费群体的做法,农耕田缘针对“五无”蔬菜产量不高但品质好、市场价格高的特点,最终把目标消费者瞄准了中高端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的蔬菜种植。

“对我们蔬菜感兴趣的顾客,我们第一箱免费赠送,顾客认同后第二箱才开始收费。”徐田说,他们非常注重口碑传播,渐渐与消费者形成“互信、互动、互联”的关系,回头客非常多。

真正让农耕田缘打开市场局面的,是以鸭稻米“一亩田”众筹为代表的的创新营销。该团队把以0.5亩为单位,通过互联网众筹形式预售收成,公司负责从育秧、打田、插秧到种植管理、收割、打谷等环节,鸭稻成熟时再分批次送到消费者家里。高品质的生态产品、鸭稻共作的新概念和“我在农村有块田”独特体验,让该模式受到广泛认可,即便稻米定价超过14元/斤,订购者依然热情不减。

“我们算是真正站稳了脚跟。”徐田说。通过采用“线上 线下”的营销模式,目前农耕田缘已有约1000名固定会员和约5000名流动会员群体,在细分市场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打造生态农业产业模式

今年广州西塘稻草节如期而至,相比以往,丰富了形式、延长了时间,第五届更升级为稻草艺术季,西塘村的这一文化“IP”越来越有显示度。

作为稻草农业公园的运营方,徐田坦言,过去四届共计接纳客流量55万人次,这样的结果他们也没想到。当时是为了打响知名度,也为了节省广告投入,而创意真正落地之后,广州及周边市民对乡村的热情让他们大吃一惊。

巨大的人流也催生了民宿热。为满足游客需求,农耕田缘将村里废弃的校舍改造成有18个房间的精品花园主题民宿,每个房间拥有四亩地的花园,更满足了游客对都市田园慢生活的渴望,尽管价格不菲,但每到节假日都供不应求。徐田说,在他们的带动下,周边的村民也陆续开办了民宿,他们也组成了西塘村的民宿产业联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稻草艺术季即使延长,时间也毕竟有限,面对市民越来越日常化的体验乡村生活、农耕文化的需求,农耕田缘也将生态农场和稻草农业公园开发出农耕研学基地的功能。面对家庭游园、公司团建、职业农民等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农耕田缘根据现有资源,结合农耕一年四季的不同形态,开展了亲子游、团队拓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农业研学课程。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西塘村的希望。”徐田认为从农场到农业公园再到民宿、研学基地等,他们在西塘村建起了一个生态农业的产业链,他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愿意来到这里,成为都市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