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市场的企业「本土市场规模效应」

互联网 2023-01-31 18:06:55

最近很多人关注建筑市场的企业「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建筑市场的企业「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市区一处在建项目

市住建局组织建筑企业参观学习标化工地

5月17日上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我市国有平台公司、本土建筑施工企业等举办“建筑业营改增政策调整”专题讲座。目的是:在国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实施减费降税的宏观政策背景下,让我市建筑企业尽快消化理解并正确打开“政策红包”。

不仅是积极争取政策,近几年我市通过规范行业管理、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标化工地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为本土建筑企业发展注入不小活力。但要将发展活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不少本土建筑企业显得力不从心。

一组数据便是例证:

2019年1-4月进入雅安市政府招标交易中心的施工项目73个,总投资12.78亿元,本地企业中标仅8个,中标金额1.01亿元,占总投资的7.8%,比去年全年下降1.2个百分点。

“承揽业务难已严重阻碍本地企业发展。”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看来,“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本土建筑企业在建筑业分得一杯羹的关键。”

“老牌”企业

经验丰富,但面临承揽业务难

近几年,承揽业务难已成为本土企业发展的一道屏障,甚至为雅安建筑业作出贡献的“老牌”本土建筑企业也意识到生存危机。

“灾后重建结束后,没在本地竞得任何大项目。”我市一家有十多年建筑业经验的“老牌”企业负责人感触很深,“5·12”“4·20”两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由于涉及建设项目多,企业生存压力不大,2017年以前还能拿到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公司对当地税收贡献达千万元,“从去年起拿100万元的项目也很难,税收贡献不足200万元。”

部分“老牌”本土建筑企业想将企业做大做强,将资质升至更高一级,业绩是一项硬指标。

“资质标准要求的专业人才可以高薪聘请,但业绩是花钱买不来的。”由于本地企业资质等级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加之承揽业务难,企业陷入“低资质、无工程,无业绩、晋升难”的恶性循坏。

更让该公司决策层倍感压力的是,对业绩审核有年限要求,超过一定年限则以前承揽的业绩就将作废。

……

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市本土建筑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截至目前,我市本土建筑企业仅有一级总承包企业3家(含专业承包1家)。

新晋企业

布局多个领域,迫切补齐基础配套及人才资源短板

同样是本土企业,成都建工雅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建工雅安公司)显得底气十足:该公司今年计划产值目标是10亿元。

作为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都建工雅安公司在我市成立不到3年时间,但已全面完成传统建筑业、装配式建筑、投建一体项目等综合产业布局。

当然,要让各产业全面开花,也需要引进人才和完善基础配套等为其保驾护航。比如装配式建筑,从长远发展利益来看,需要在完善可执行的政策配套,构件生产、装配施工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实施办法,以及对应的构件、施工计价指导价格信息等,并在装配式建筑技术、工艺研发等方面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

“装配式建筑已经是我国目前建筑业的主流发展趋势。”雅安成建工业化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春光介绍,装配式建筑目前已实现建筑设计标准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和机械化、管理集约化和信息化等。

下一步,将实现结构、装修一体化,因此,跟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目前至少有质量稳定可靠、对环境影响小、原材料损耗大幅度降低三大好处。

由于构件生产工厂化,几乎不受天气影响,在较大程度上节省施工周期。在装配式建筑模式下建造房屋,可通过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成批成套制造成为各个构成房子的各种“零件”,再运到工地像“搭积木”那样装配起来便可。房屋建好后,只要稍作装修,安装好水电后就能入住。

目前,由于施工现场大量减少模板及支架工作,房屋建筑施工的现场直接成本增加幅度大约在2%至5%,但考虑项目完成周期缩短、固废处理费用大幅度降低、资金成本等因素,项目总体投资几乎不增加,而且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极大降低,社会效益非常明显。下一步实现构件标准化后进行批量生产,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

目前,“雅安造”装配式建筑已收到大量来自成都等地的订单。

“发展装配式产业,雅安有自己的优势。”梁春光认为雅安有丰富的原材料及便捷的交通,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好,“把资源转化为发展的动力,装配式建筑产业未来将成为雅安绿色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全面提速产业布局,建筑业相关专业人才从何来?

成都建工雅安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供数据显示:2016年,该公司建筑相关人才仅有2人,而目前该公司专业人才队伍大幅增加。其中,10%左右高学历人才专业是从成都等地高薪聘请。

“外地人到雅安工作,大部分工资是参照成都标准。”该部门负责人直言,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长远发展来看,全面加快各产业布局和政府扶持力度,是减小雅安人才外流的关键。

比如,提高专业技能培训频率,适当减免培训费用等。

加大扶持

重奖 严管,为企业健康成长争取空间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筑业发展一直是我市培育扶持的重点。

2014年,我市出台《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对晋升为特级总承包资质的企业,由注册地财政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晋升为一级总承包资质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晋升为一级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对在雅安注册后获得“鲁班奖”或国家优质工程金、银奖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授予工程项目经理“创国优项目经理”称号等。今年即将对到期的《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修改,将大幅度提高奖励金额,增加更多对本土企业的扶持政策。

“有重奖也有严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为期两年对我市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围标、串标、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及注册人员出借执业资格证书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竞争和发展秩序均得到稳固。

去年年底,我市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通过应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以第二代身份证为基础核实采集农民工基本信息,进行农民工实名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并且记录人员技能安全培训情况、出勤、完工数量质量和诚信评价等信息。

截至目前,我市本土建筑业企业还未发生过一起,项目恶意欠薪以及工人讨要薪资的事件。

“长期以来,本土建筑企业是处置自然灾害等突发状况的‘第一梯队’。”在上述负责人看来,培育和保护好这支产业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关系全市建筑业发展,“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其发展提供健康良好的空间。相信随着建筑业持续向好发展,将会为我市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注入强劲活力。”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高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