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涵控股营收「a股总市值缩水」

互联网 2023-06-06 15:29:56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如涵控股营收「a股总市值缩水」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如涵控股营收「a股总市值缩水」,希望能帮助到您。

日前有消息称,如涵控股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被指招股说明书中存在虚假、误导性声明或未披露的信息,受此影响,如涵控股股价再遇跌势,单日下行9.11%至5.79美元/股,总市值跌至4.79亿美元,较上市首日10亿美元的市值,已缩水过半。

2019年4月3日,如涵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据招股书显示,如涵控股2017年财年总营收成本约为3.65亿元,毛利2.12亿元,运营亏损2182万元,净亏损4013.7万元;2018财年总营收成本6.43亿元,毛利3.04亿元,净亏损8995万元。也就是说,如涵在赴美IPO之前正经历持续亏损。

所以美国一律所律师指出如涵招股书中的三大虚假:1)在如涵控股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时,这家公司的网店数量已下滑了近 40%;2)在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时,如涵控股的全服务网红数量已减少了近 44%;3)正因为如此,该公司来自全服务部门的净营收环比减少了46%。

针对这三大罪状,我们来整理一下如涵的业务。如涵目前的商业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全服务模式,相当于自营电商,赚取的主要是出售商品的利润;第二种为平台服务模式,也可以看做是明星经纪公司。网红带的主要是品牌方的货或者提供营销广告服务,如涵赚的是服务佣金。

两大业务模式都出现亏损,对如涵的整体业绩一定会造成影响。如涵控股作为电商网红孵化与营销平台,主要采用“网红 孵化器 供应链”的经营模式,投入大量资金孵化网红,创造下一个能带货的“张大奕”。

如涵控股失利原因

如涵控股作为中国网红电商第一股,先后获得阿里巴巴、君联资本、赛富投资、昆仑万维、远镜创投、启明创投、钟鼎资本等的投资,在今年5月均已退出股东行列。作为网红电商,如涵短时间内上市,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王思聪就曾直指如涵控股三大失利原因。

第一亏损。如涵控股在2018财年毛利有3亿元,但履约费用1亿元、营销费用1.46亿元、综合管理费用1.3亿元,加上其它营业收入71万元,导致总运营亏损7235万元。“收入是有的,但是钱花的也莫名其妙,特别是近1.5亿元的营销费用令人费解,花这么多营销费用,那么KOL的意义何在?如果停掉这个营销费用业绩又会如何?”。

第二不可复制性。如涵旗下签约了或成熟或新晋网红133名,但实际却极度依赖三位头部网红,这也是如涵最大名门所在。以张大奕一人为例,其名下店铺为如涵贡献的收入占如涵总营收比例为:2017财年50.8%、2018财年52.4%、2019财年53.5%。王思聪直言——“这是多么不健康的比例”。

第三没有成型培养模式。时至今日,在签约网红与日俱增的同时,头部网红队伍却巍然不动,亦没有新生网红冒头。一如王思聪所言,如涵的网红孵化、网红电商、网红营销模式没有验证成功,也没有证明出自己可以培养出新KOL。

网红电商还值得做吗?

从博客时代到微博时代,再到短视频时代,衍生出众多MCN机构,也打造了很多KOL。如涵控股在中国建立了一个KOL生态系统,将大量的KOL及其粉丝联系起来,从而搭建起一个庞大的网络。基于中国现有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平台,将这个网络与包括品牌、在线零售商、设计师、制造商和供应商在内的大量企业联系起来,为这个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创造价值。

所以如涵控股这种网红电商的模式基本上是,如涵控股培养、打造网红,然后通过各种渠道直播带货,并为其创立自营网店;另外,在产品设计、采购、网店运营、物流和售后等环节提供服务。算是全渠道、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

看似比较完善的商业模式,但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KOL的复制,批量生产出的网红很难复制张大奕的神话。

如涵控股花费大价钱和长时间培养的网红,带货能力并未得到提升,公司主要的GMV还是主要靠张大奕、大金和莉贝琳三位头部网红支撑,且比重较上季度还在提升。肩部和腰部网红很难对公司业绩产生很大影响。不仅是如涵,包括papi酱成立了短视频MCN机构papitube,截至2018年6月,papitube签约人数达60人,然而截至今日,仍未见“第二个papi酱”的身影。所以当头部KOL流失,对公司造成的损失非常大;还有网红更新换代快,这其中的不稳定性也给企业带来很大未知性且不可控。

其次回归到网红电商的本质,这一模式或许另辟蹊径为电商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其本质其实与多年前的电视购物无异。所以在直播中同样会出现夸大宣传、品质低劣的问题,这也就考验如何打造消费者信服的KOL,同时还要解决产品问题。这一通病对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也是突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