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非遗文创」

互联网 2023-04-11 08:41:00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非遗文创」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非遗文创」,希望能帮助到您。

为实时监测评估非遗传播活力,加大融媒体非遗宣传力度,把脉民众非遗需求,促进城乡非遗发展,进一步助力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积极整合文化和旅游领域媒体、智库和产业资源,依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中传云”平台,开发上线了“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实现对国家级非遗项目(1557大类、3610子项)传播活力情况的动态监测,对非遗项目、传承人及所在城市等大数据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和量化分析,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五个分析方向,基于客观监测数据,不加任何人工干预,计算出非遗项目与所在城市对应的非遗传播活力值,并进行相关展示,助力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和城市形象塑造,增进传承人与所在城市的纽带关联,推动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效应。

图1:“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页面

基于2021年全年非遗汇总信息和平台监测数据,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分析全年非遗传播情况,形成年度报告。

总结与预判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2021年我国非遗工作在保护、传承、利用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央及地方发补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进非遗保护体系日臻完善,中央及地方主管部门扎实推进非遗基础性保护工作,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非遗活态传承与传播,拉近非遗与民众距离。传播方面,受疫情影响非遗传播转移至线上平台,非遗主管部门、非遗传承人积极探索利用线上平台传播非遗项目,推进了非遗在全社会的普及。产业方面,东部地区非遗产业已初步形成集群效果,西部依托城市经济圈发展非遗产业增速领跑全国,中部、东北地区非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综合而言,2021年我国非遗保护和非遗传播呈现出良好态势,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2021年全年监测数据情况,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认为,在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在利好政策支持、传承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相关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2022年我国非遗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非遗传播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中部、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的前沿,结合中、西部非遗资源优势及产业发展潜力,不少非遗项目和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契机走向世界。梳理发现,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名单中,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均有非遗相关项目入选,成都熊猫灯会、新疆特色民族风情服饰、中医药、自贡灯会、杂技等相关项目,先后入选。非遗相关企业和项目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的重大契机,实现国家化传播和发展,有利于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速实现产业跨越化发展,有效提升地方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预计在2022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和缓解,非遗传播国际化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将实现进一步提升。

(二)推动非遗发展的主体将多元化,电商平台成为非遗产业发展的新渠道

综合2021年全年监测数据情况,2021年非遗相关活动举办主体主要以政府部门为主,但与此同时,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网络电商等市场化力量,成为推动非遗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随着国潮在年轻人中流行,借助电商平台加大非遗文化影响力,成为了不少非遗技艺和非遗传承人的选择。有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过亿,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预计2022年,政府部门依然是推动非遗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推动非遗发展的主体将呈现多元化趋势。由于非遗产品在电商平台热销,电商平台有望成为非遗产业发展的新渠道和新力量。随着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兴趣电商、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网上购物尤其是网上购买文创,将成为年轻人的重要生活方式。

(三)“非遗 ”模式持续助力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 ”以非遗为主体,通过跨界、跨域、跨业融合,发展非遗经济或新业态,为非遗带来新的创作素材、表现载体、传承平台、传播场域、展示途径和销售渠道,产生“1 1>2”效应。

2021年,在各地多元主体的积极探索和共同努力下,“非遗 文创”“非遗 金融”“非遗 旅游”“非遗 乡村振兴”“非遗 影视”等成为新的发展模式,为非遗带来新变化、新机遇。2022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非遗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致富,提升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预计将释放更多潜力。同时,随着元宇宙等技术的发展,科技与非遗的融合发展必将持续深入,“非遗 科技”的未来充满想象空间。“非遗 ”融合发展模式,将持续为非遗带来更多机遇,更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数字化发展助力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日趋成熟,并广泛运用到社会经济生活中,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各个领域的数字化发展也逐渐成为新潮流、新趋势。2022年,随着5G、AI、VR、AR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广泛应用,预计在非遗领域,数字影音、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扫描与重建、动作捕捉等数字技术手段,将得到进一步充分运用,以数字科技与古老技艺相互碰撞的方式,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元素和更时尚、更年轻的表达形式,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现代需要,吸引更多人群尤其是年轻人群体进一步关注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将最传统的非遗融入最现代的生活,使其进一步焕发新的时代生机。

附表:

附表1: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活力值top10

附表2: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活力值top10

附表3:曲艺类非遗项目活力值top10

附表4: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活力值top10

附表5: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活力值top10

附表6:民俗类非遗项目活力值top10

附表7: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活力值top10

附表8: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活力值top10

附表9: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活力值top10

附表10: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活力值top10

记者:何杰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