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管理四个原则「敏捷原则是」

互联网 2023-02-13 17:45:28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敏捷管理四个原则「敏捷原则是」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敏捷管理四个原则「敏捷原则是」,希望能帮助到您。

敏捷式管理是什么? 究竟如何运用? 面对后疫情引起的全球新常态,如何快速响应市场与环境变化,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运用敏捷管理,该注意的三件事:

主管请改变思维,让团队享有项目自主权。敏捷不是盲目快速,而是确定先后缓急。面对面沟通,与员工建立共同规则与信任感。

一场疫情,彻底改写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型态,在全球化与科技变革的推波助澜下,企业的工作模式、时间安排与经营模式也随之发生剧变。 为了应对市场与环境的快速变迁所带来的挑战,「敏捷式管理」(Agile)逐渐成为热门关键词。

敏捷式管理不是个全新概念。 这套源自软件工程界快速开发软件的方法,强调快速试错、实时响应、再选定优先级机动调配资源。 在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的压力下,逐渐被愈来愈多企业采用,拓展至制造业、航空业、金融业等。

美国电商龙头亚马逊(Amazon)、金融集团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线上影音串流平台网飞(Netflix)乃至于英国政府,都在运用敏捷管理发挥最大效益。

但就如台湾敏捷协会创会理事长林裕丞所言,「敏捷不会一开始就很幸福,而是在帮助我们面对现实的状况。」 当不分领域,大家都想靠敏捷转型、提升效率时,你真的了解席卷全球的敏捷管理内涵吗?

(你可能也想知道:学会敏捷管理,27岁外商CEO让公司从40人壮大到300人)

掌握敏捷管理4大原则:不确定性转优势,团队合作找共识

首先,得先厘清字面上「敏捷」的意义。 它指的并非以极短时间完成项目或产品,而是透过排定优先级、快速迭代与反馈后,凝聚团队价值,更贴近客户与市场需求,绝非只重速度,却毫无章法地不断推新品。

林裕丞便强调,从「快速失败」中「快速验证」想法和假设,这才是敏捷的价值所在。

「传统流程要花上一年的时间证明是错的,敏捷只需要两星期就能得到验证,并根据市场反馈即时做出调整。」

担任企业敏捷教练超过十年、敏捷专家学会创会理事长徐柏峰分析,敏捷管理得符合4大原则:上充、下喜、里应、外合。

(1)上充:《哈佛商业评论》强调,领导人得先把自己变得敏捷,才能领导敏捷团队。

「只有工程师想做的敏捷,起不了什么作用,」徐柏峰话说得白。 若不从副总以上高阶主管先相信敏捷的成效、授权跨部门协作,启动敏捷并不容易。

(2)下喜:推动敏捷转型,基层员工要喜欢、买单,才能在跨部门运作时愿意自主合作。

若员工只注重升官、绩效,各有盘算,中阶主管喜欢权力一把抓,就难以推展。

为使员工相信敏捷对组织及个人发展有益,领导人启动敏捷时,需强化「诱因」,最好大幅翻新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对半信半疑的员工制造「推力」,才能在改变的「阵痛」中留住人才,彻底扭转组织文化。

(3)里应:徐柏峰表示,推动敏捷式管理,最好先由小团队尝试。

第一批负责推动的成员最好要像「海绵宝宝」,愿意吸收新事物、乐于分享,才能由小团队逐步拓展至大部门。

(4)外合:「外部意见比较客观,透过外部顾问或教练,可协助团队分析问题与进行项目,」徐柏峰指出。 若领导者有决心,透过外部力量,可更快找出盲点与方向。

徐柏峰强调:「敏捷的关键为『转型』,只要是因需求而启动,无论走向是方或圆,领导人都应接受。」

如同《Agile成功法则:敏捷实作者的解决方案》一书中提出的观念:「敏捷说的是接受改变的不确定性,学习把不确定性转为自己的优势。」

主管请换脑:权力不再一把抓,接纳新法拼改造

因此,无论企业运用Scrum、Scrumban等任何一种敏捷法,主管都得先带头「换脑」,才能让组织转型、改度。

知名UX/UI设计公司AJA大予创意,客户涵盖星宇航空、台新Richart、中华航空、Yoxi等,就是藉由敏捷式管理,排除阻碍员工进步的工作心态,转化为自主、积极性企业文化的实例。

大予创意使用经验设计总监陈文刚说,公司本来约有18名员工,同仁的自主性不高,「很多案子未经我同意就停摆了,更鲜少互相讨论,设计的产品即使努力也不够好,」他说。

为改善对组织不利的现况,大予开始实施敏捷式管理。 他坦言,一开始得面临人员因不适应而离职的考验,一旦从上到下存在观念差异,就难以推动。

所幸后来大予决定以弹性工时与自评奖金制度为辅,作为安定人心的措施。

再加上随时间过去,团队渐渐习惯并更理解敏捷式管理的运作,原本只顾着打电脑的员工,终于起身相互讨论,他和其他主管也更放心让员工在项目中有更高的自主权。 公司成长后吸引更多好手加入,员工增加至现在的30多人。

「主管能成就团队自主,就不用『管理』,而是『领导』; 凡事想当'超人'的主管,一定要改掉权力一把抓的习惯,」陈文刚建议。

主管要跟着团队不断反省,停下来看各式回馈,经验累加才是能因应变化的关键,他说。

启动5大做法:循序渐进求改变,当面沟通最有效

究竟在启动敏捷转型时,组织该如何实践,才不会沦为“纸上谈兵”? 曾在线上英语教学网站TutorABC带领跨部门协作的箴亚管理顾问公司负责人游舒帆,归纳出5项逐步实施敏捷式管理的正确做法。

(1)「建立信任感」是鸣枪起跑时,赢在起跑点的关键。

由于敏捷团队多由一名敏捷专家(Scrum Master)、产品负责人(Product Owner)与包括IT、营销、业务等部门成员组成,会冲击既有组织运作。

管理阶层得承诺与信任团队,团队也需信任管理阶层。 即使初期项目跌跌撞撞,双方都得沉得住气、逐步精进,敏捷团队才能在信任感基础下,获得更多自主权。

(2)第二步为「建立共同规则」。

游舒帆认为,传统的瀑布式管理是直线进行,往往前线业务提出需求,后勤部门花上大半年制作的产品,最后却不被客户接纳。 结果业务与工程师彼此心存芥蒂,耗费成本又影响公司气氛。

启动敏捷后,IT或后勤人员最好先参加业务会议,了解市场需求,即时、迅速依数据告知前线人员可行性,一旦建立共同规则,双方一起打拼,就能排除沟通阻碍。

(3)「把项目切小,让团队专注在最优先案件上,」游舒帆表示。

企业内先由敏捷小队或战斗小组尝试后,每个团队都要成为对结果负责的「自组织」,不能再毫无章法乱开需求,得学着从多如牛毛的各种工作中拟定优先顺序。

这是敏捷的核心价值:优先处理需「火力全开」的项目。

另一方面,若主管本身不懂敏捷式管理,游舒帆建议项目团队先找一个项目尝试,透过切割项目、每日立会(Daily Scrum)讨论、反馈,创造50%的效益后,再告知主管:「我们正在用敏捷开发,创造不错的成绩,老板要不要听听看?」 此时主管势必感兴趣,就可减少推行阻力。

(4)游舒帆回想,在TutorABC时,公司曾想在两岸推出4个产品。

以往都是待产品全数完成后同时推出,但他建议先推出已完成项目,并发500份EDM测试,效果不佳就换对象; 一旦转换率达2%,就扩大实施,降低同推4项产品却各仅0.1%转换率的风险。

藉此可在诡谲的市场中提升确定性、降低风险,使团队产出更快、更好、更有价值。

(5)《敏捷宣言》中开宗明义提到:「面对面的沟通,是传递信息给开发团队及团队成员间效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方法。」 别再只靠投影机播放公司目标或视讯会议,就想使全公司敏捷地动起来。

让每个人面对面,透过「广告牌」或便利贴标示,将项目需求、进度、问题都一一明列。

即使遇到瓶颈,当团队内每个成员的眼神都专注望向同一点时,那一刻,所有人在同一条船上,此时才能使敏捷大军成形。

敏捷式管理的概念并不复杂,它没有太高的进入门槛,只需不断在实践中练习。

透过4大观念与5大行动,在凡事没有标准答案与多变的今日,试着先透过每次踏出的一小步,创建更敏捷的一大步。 身为高阶经理人、中阶主管或基层员工的你,现在就能启动!

敏捷管理小辞典

软件工程界于1990年代提出,用以快速开发软件的方法学,强调快速迭代、缩短周期、跨组织面对面沟通。

2001年由17名软件开发人员发布「敏捷软件开发宣言」,以及延展至企业管理端的「敏捷管理法」,核心为:以顾客为导向、高效沟通、自组织及持续学习,使用者扩及教育、设计、服务及政府部门,成为近年风靡的管理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