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抓鱼怎么买衣服「循环衣服」

互联网 2023-02-10 12:05:36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多抓鱼怎么买衣服「循环衣服」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多抓鱼怎么买衣服「循环衣服」,希望能帮助到您。

曾让更多人愿意接受购买二手书的多抓鱼,现在正式上线了二手服饰平台。它能让大众更安心地买二手衣服吗?

多抓鱼自己在今年 4 月的推文里也曾坦言,循环服饰的好处多多,但在国内一直难以普及,主要还是因为很多人心中「二手衣服 = 脏乱 过时」的印象。

为解决这两个痛点,多抓鱼把卖二手书的经验放在了服饰上。

「二手 ≠ 脏」:就跟收书一样,多抓鱼会先从用户手里购买二手衣服,然后进行消毒翻新,并加上多抓鱼的吊牌,提供了 7 天退货服务。

「二手 ≠ 过时」:正如多抓鱼会用算法估量二手书的稀缺性来进行定价,他们在收二手服饰的时候也会考量这件衣服是否有「值得买两次」的价值。

▲ 多抓鱼「循环服装店」

在上线服饰平台前,多抓鱼也先在其线下 「循环服装店」试验了一波,目睹了进门逛店的顾客「表情从试探地审视逐件,变成放松地沉浸」的改变,同时也以销售经验摸索出人们更愿意购买什么品牌的二手服饰。

现在,多抓鱼在 app 和小程序上都上线了循环服饰模块,主要以品牌和类型两个维度来分类。

和其它电商平台相比,这里的商品介绍除了有尺寸款式信息,自然也囊括了「消毒翻新」的流程介绍。

另一特别「多抓鱼」的特点在于,在品牌和服饰类型介绍栏目,它加上了一个「上新提醒我」的按钮。

我常认为在多抓鱼上给自己想要的二手书标「到货提醒」,是一种让我这种买书总比读书快的人「慢下来」的方式:

我知道我想看这本书,但我需要马上就得到吗?也不是。

那就等人有闲置不要,我再买来看吧。

也许买衣服也可以这样。

真正想要的,也许还可以等一等,等来一个对环境更友好的。

真等来了,甚至还能再自我审视一下 ——「我真的需要它吗?」

他为什么要把菜市场搬进美术馆?

▲ 何志森和摊主合照

扉美术馆副馆长何志森常说,菜市场就是最好的美术馆。

2017 年,他对和扉美术馆只有一墙之隔的广州农林肉菜市场「下手」了。

▲ 相连的扉美术馆和广州农林肉菜市场

他在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开了一门课——《营造的风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带着学生在菜市场花了三个月和摊主交流学习做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其中一位学生马增锋发现,「手」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

我了解到每双手上的痕迹讲述了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每双菜档、肉档、海鲜档的手,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同,手上的痕迹都不一样。每一个戴手镯、戴链子的人,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自身或家庭或长辈的故事。

▲ 手上的故事

于是,他们在 2018 年办起了「手美术馆」项目 —— 他们拍下了摊主的手,并悬挂或粘贴在摊位上。

这个展览不仅拉近了摊主和美术馆、学生的距离,同时也拉近了摊主和摊主间的距离,大家都走得更密了。

随后,课程中还诞生了更多不同的菜市场项目。

豆腐档变成了「豆腐美术馆」;蔬菜档的墙壁上「长」出了一个洞,和隔壁的扉美术馆相通起来,参观美术馆的人能从这个窗口观察菜市场,变成了「被偷窥美术馆」。

▲ 摊主想到,既然多了个「网红打卡」功能,那也可以卖带艺术感的矿泉水,获得更多收入。

做菜市场美术馆项目的这三四年以来,摊主们从对立面走向了抱团取暖,大家找到了一种存在感和被在乎的感觉。这是一种非常细腻的变化。—— 何志森

这就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的诞生故事。

可惜的是,菜市场因被告知是违法建筑,在 2020 年底拆除了。

▲ 其中一位摊主去到展览现场

今年,何志森应邀就菜市场的消失做一个回应式展览,于是,有了今天的《美术馆里的菜市场》展览。

这个展览重建了被拆掉菜市场,播放着菜市场拆除前六小时,何志森和摊主的对话录音。

每一个摊位上是镌刻摊主名字的水泥预制板,挂着灯和营业执照,当然,还有手的照片。

▲ 其中一位摊主去到展览现场

何志森在展览前言中写道:「重建这个被拆掉的菜市场,给予 44 位摊贩本该有却从未获得的尊重和礼遇。」

展览信息:《向下生活里的 X 种空间方案》,重庆悦来美术馆,2021 年 7 月 3 日至 10 月 8 日。

央视纪录片《艺术家遇到菜市场》也曾讲述了农林菜市场的改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