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做淘宝还会有机会吗「2021年淘宝还能做吗」

互联网 2023-02-05 11:31:14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2021做淘宝还会有机会吗「2021年淘宝还能做吗」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2021做淘宝还会有机会吗「2021年淘宝还能做吗」,希望能帮助到您。

注意:2021年做淘宝,95%以上的人都会因为盲目进场而死的很惨!!!

如果你是真心想好好做淘宝,希望有一天能赚大钱,并且成为自己的事业,那就静下心来认真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如果你听进去了,淘系创业最少成功了一半。

提问者很有电商素养,直指当下淘宝的命脉:

流量成本高、产品同质化严重,同业恶性竞争,小卖家艰难求生,95%以上在死亡线上挣扎。

直接戳中入淘的要害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就这一点来说,就打败了至少80%以上的入淘者,因为到了2020年,还有一大波人在找“淘宝开店的流程”和“一件代发传淘宝”的具体操作思路,他们认为这就是淘宝的全部。

我一度怀疑这些人是“穿越者”,来自没有互联网的过去。

本人很纳闷,分享一堆没啥价值的货源网站点赞1.5w ,收藏5w ,讲点儿真正开店的核心思路确无人问津。

2020年想做淘宝,首先就是需要冷静,做到这一点你才不会被自己朴素的见识带偏。

人的心理暗示很强大,如果你最近对开淘宝店赚钱特别着迷,那就会潜意识里做出自己喜欢的选择,天然排斥自己不喜欢或者认为不利的信息,喜欢一夜暴富的淘宝神话。

比如天然喜欢“零成本开淘宝,小伙儿月入几十万”的内容,而对“亏了20w,我终于明白淘宝没有这么简单”天然的排斥!

不断给自己暗示淘宝是好开的,我也可以月入过万,我能行!!

一旦你被心理暗示操纵了,一定会带着偏见入淘,这是很可怕的。

直入主题,我的结论:

2021年入淘机会有的是,但能赚钱的机会门槛都不低。

本人每个周末都会跟各个不同类目的掌柜交流,对于新淘宝人的思维认知、想法非常了解。

我发现90%以上的新入淘者对淘宝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

很多人带着自己朴素的生活经验来研判淘宝,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各类想法五花八门,其中最典型的一类就是:

以为开淘宝店跟线下一样的,店开起来就准备迎接客户了。

但线下实体零售和线上淘宝电商的运营思路有本质区别。

线下开店,有一个大项固定支出——“租金”,我们为店铺支付租金本质上是为这个位置背后所代表的流量付费,线下零售从开店那一刻起流量问题就解决了,而且是源源不断充足的流量。

有了这点保障,店铺开业之初就跳过零售业中“引流”这个板块,直接跨入数据化运营阶段,侧重点围绕如何更好承接进店流量、提升转化来展开,比如:

开业活动,吸引更多访客进店;

做好店内产品关联搭售,提高客单价;

新品计划,提高转化率;

加强服务水平,提高买家体验;

搭建会员体系,提高客户粘性......

而淘宝“赛马机制”下,流量跟店铺权重挂钩,权重跟排名挂钩,排名跟宝贝数据挂钩,而且是动态的,随时增减。

这套机制的运行逻辑就是谁家宝贝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谁的排名就靠前,相应的流量也多,转化也好。

翻译成人话就是:

谁家的宝贝买的人多、评价好、购物体验好(品牌、品质、价格、售后......),谁的排名就好,排名好流量多,流量多转化好,转化好排名更好,如此良性循环。

刚开的店没有数据也就没有排名,也就没有足够的流量,也就没有足够的转化,恶性循环。

注意我说的是没有充足的流量,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日均10个UV那真不叫流量。

所以淘宝开店侧重点不同,早期的工作核心在于解决规模化引流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数据化运营工作。

很多新店一天进店UV连三位数都没有,却在那儿大谈运营优化。

比如之前有个做家具的掌柜加到我,问我为什么宝贝一直没转化,我看了一下,30块钱的直通车预算,日均引流还不到15个,店铺全部访客加起来不够50个,怎么转化?

这类基本上都带着线下开店的思维来审视淘宝,这种思维来做淘宝,本质就是跳过引流步骤,直接跨入了数据化运营阶段,比如大部分关心的:

怎么做好标题,提高流量的精准度;怎么做好关联搭配,提高客单价和转化率......

这些都是数据化阶段的工作,既然是数据化阶段工作自然是需要依托数据的,店铺没有数据,没有基础的成规模的流量玩儿零售是盲人骑瞎马。

线下开店之初就有充足的、稳定的流量输入,周边3公里的流量都是你的,3公里外的人抢不走。

而且因为空间维度的限制,竞争是差异化、分散化的,并不激烈,各自为政,你的地盘上流量和转化是有一定保障的。

淘宝则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加速了竞争和行业洗牌,以前的地域壁垒没有了,信息壁垒完全打破了,大家都在阳光下直白竞争,一个买家可以迅速高效的看100家店而且不累。

所以,线下店铺往往是多极化格局,甚至是N极化,而线上就很容易出现寡头局面,而且这个寡头局面往往还会持续分化,进入“弱者恒弱,强者恒强”的格局。

这个店铺是我们手里的,最近直播一拉起飞了,排名到了11位,月销1000w ,而同类木的排名在1000位的店很可能月销是11w ,排名10000位的,很可能月销1w 都不到。

尽管官方引入个性化流量模块,实现竞争格局再平衡,但是因为个性化算法的不完善,这种局面并没有改变多少。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点,最严重的是淘宝无限制招商导致各个类目同质化非常严重,带来的现实后果是————

当买家搜索关键词后,系统触发搜索机制,主要是根据各宝贝的数据情况所映射出来的关键词权重来排名,同时个性化算法介入做分发。

这时很可能有100家一模一样的有排名的产品来争夺一个客户,不管这些店怎么努力,客户的购买力只有1个,最终他选择1家下单,其他99家都吃灰,而这还是100家都有排名的情况下。

只不过淘宝的海量用户规模大大消减了这种效应,给了很多人错觉。

致于刚刚加入同质化竞争的新店,很可能排名在1w 以后, 别说竞争,连被人看到的资格都没有,s单、标题优化这类轻运营,店铺永远都是个半死不活的状态,别说赚钱,续命都难。

如果你要赚钱,产品又是同质化很严重的(比如:大部分一件代发的货源),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在数据化上拉到同类型产品的头部去,最起码也是腰部以上,否则白瞎。

当然,优质货源除外。所谓优质货源,三个等级,金字塔结构,如下:

第一等级:品牌资源,独占市场,比如:品牌授权店,直接拥有市场核心资源

拿到品牌的货源,基本上代表市场不用担心,品牌因为资质保护天然具有优势,但是你要拿到基本都是需要经销商资质,这个是要花钱的,而且不是小钱。

第二等级:稀缺资源,人无我有,比如:独家渠道,别人没有

稀缺资源往往是行业的创新产品、或者某些独家的渠道资源,这类型的产品进入门槛较高,创新设计需要长期的行业沉淀,独家的渠道资源往往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不是在公共市场出现。

2017年底孵化的一家店,货源来自做外贸代加工的亲戚工厂, 给上游品牌做出口代加工,后面市场受诅转战线上,给他独家的代理,亲戚只是供货商,不参与经营。 产品受众是东南亚市场和国内的华人华侨,这家小C店的产品在2019年前仅此一家,随便开车点击率20%以上,超过平均点击率3倍以上,投产比长期都在50 ,每花1块钱直通车带来12元的利润,随便s单就飙升转化,18年一年小C店净赚150多万,小伙子怒提路虎.....

第三等级:价格竞争力强,人优我廉,比如:在同样品质下,产品价格更低

这类产品非常简单,就是我们身边就可以看到,很多产品在一件代发你也可以拿到,但是没鸟用,别人售价比你拿货价还要低,你一出场就是死路一条。

我在这里保证,如果你的货源是上面三种情况,你可以不用做任何教学培训,随便在知乎看点儿内容就可以开店了,而且可以做好,更不用找什么代运营,除非市场容量很大,需要系统规划。

为什么?

因为这类产品跟上面所说的形成很大反差,同质化产品是100家有排名的店铺竞争1个客户,有99家都吃灰,而那些没有排名的10000 店连吃灰资格都没有。

如果是品牌资源和稀缺资源,只要你的产品名称填对了,不做任何标题优化你的流量和转化也会起来,因为竞争者很少。

比如市场上有100个人产生购物需求,键入关键词后,系统匹配产品,市场一共就10家店在卖,那么这些个流量都会自然而然的进入这10家店铺里面,头部分走50个转化,其他9家依然有生意,转化也会很好,这就是现实。

再比如低价,相信我只要你的价格是同类产品中的低位,一定能带来很好的转化,只要你供应链足够强大,扛得住风险和成本,你最终就是赢家,这些都是我们实操过的经验,随时接受各位牛人来打脸。

但是如果你干的产品是那种市场上有1000家店都在做,而需求只有100的时候,那你一定是加入到恶性竞争中才能生存,别无他法。

可笑的是,很多培训老师拿着一个同质化泛滥的产品给学生讲“差异化”,他们所谓的差异化就是主图差异化、详情页差异化,比如要求不要用供应商拍的图,一定要重拍,这就是个笑话。

有几个人能拍出供应商的那种效果?就算拍出来了产品场景和角度不同而已,但是产品还是那个产品啊,本质没变化?这不是掩耳盗铃的把戏吗?

大部分做培训的极力淡化货源的价值,一再鼓吹一件代发,鼓吹运营决定论,这导致95%新入淘者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有竞争力的货源,这种情况要赚钱一定是高投入、恶性竞争,否则吃灰去。

接下来以案例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运营工作一旦落到实处,不同类目、不同产品很可能大相径庭,空谈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所以我以案例入手,以可落地的思路展开,比如产品是:蜜薯。

一旦你是要做这个产品,你就必须要搞清楚这个产品的行业状态。

蜜薯是标品,这一点很重要,大家的东西都一样,所以理论上转化基本上就被前面的店铺消化掉了。

现在有了千人千面、个性化推荐,马太效应有所减弱,但是头部店铺依旧占据核心的份额,如下是无线端搜索的落地页情况:

前10的店铺其中截取的6家店的付款人数分别为:

2w、7.8w、2.3w、3.9k、11w、6.6k

这个结果稍微按照价格区间细分一下,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70k 档,占比:33.3%

20k 档,占比:33.3%

3.9k 档,占比:33.3%

如果不细分,20k以上的占比是超过66.7%的,这是这个类目的玩法数据基础。

非常有代表性,基本上代表了个性化推荐加入后我们搜索下的排名展现情况。

在不同的终端肯定有差异的,有的终端3k这个档次占比更高,但上面落地页在7台终端综合下最具代表性。

这是前端数据分析,后台数据分析是另外一种路径,这里从前端分析给大家非常直白好理解的具体展示。

显然,这个类目展现概率最大的就是销量20k以上这个档次,3k以上也有占比,但是占比稍差,原因在于这个产品客单价较低(平均在25左右),如果销量不过千意味着你的单品月销还不足3w元,这样的店价值规模起不来,价值太低了。

如果你想在这个类目赚钱,你最好是做到20k 销量去,如果你要在这个类目生存最好是做到3k 销量去,这就为我们玩法定了基调了。

如果你从零起步的店铺,只是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做做标题优化,然后一天s几单、花100块钱开车引流40-50个,你不可能达到月销3000以上。

因为上述的工作玩法充其量一天卖个十几单,一个月干个300多单,跟腰部的3000销量就有10倍的差距,更别说头部的11w了。

你的交易指数、流量指数等等都太低了,你的数据当量不够,权重永远处于腰部以下的位子,而且大概率是垫底的位子。

当搜索精准流量键入关键词进来的时候,系统推送都是排名很靠前的店,你的店很可能大部分时间都不会被推送,偶尔来一次展现带来一些流量也不够完成3000 销量的积累,久而久之店铺必死无疑。

正确的玩法是逆向思维,不是等着店铺慢慢引流、慢慢做优化,因为权重期只有30天,慢慢做等于做不起来,正确的做法是30天内积累足够的宝贝权重起来,突破口就是销量等维度的数据规模。

因此,宝贝打爆款之初就要集中来解决销量问题、转化率、产值等数据指标。

比如上面的搜索情况,我们的目标最佳是20k以上的档次才能赚钱,但是我今天在这里降低一下门槛,就以上面最低的销量为目标,也就是4k为目标值分析实现弯道超车的费用。

具体的我们接下里的下一篇里面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