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十大人气商场「宁波新天地」

互联网 2023-01-31 18:06:44

最近很多人关注宁波十大人气商场「宁波新天地」,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宁波十大人气商场「宁波新天地」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本周,宁波商业圈发生一件大事。

地处宁波中山东路繁华地段、陪伴宁波人20年的新华联商厦在10月20日晚以黯然闭店方式作别宁波,引发了众多宁波人的感慨。

在号称“浙东商业第一街”的中山东路上,曾经浓缩了宁波商业头部品牌的“四大天王”,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开创了繁盛的“黄金十年”。如今,宁波本土商业“四大天王”唯有宁波二百。

过去的二十多年,商业竞争由百货业走向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 又有互联网电商、社区商业等新型业态的竞争。

在创新与发展之中,在与外来商业品牌、新兴业态的竞争中,宁波本土商业品牌节节败退。令人唏嘘之余,我们不禁思考,这20年来我们错过了什么?我们也非常期待,曾经辉煌的宁波本土商业品牌如华联、新江厦、美乐门、长发商厦,能够凤凰涅槃,重振雄风!

01

曾经的黄金十年

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宁波市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宁波百货业开创了“黄金十年”的发展传奇。中山东路上云集了宁波百货业“四大天王”——华联商厦、宁波第二百货、新江厦商城、长发商厦。

作为宁波本土商业的典型代表,宁波二百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宁波百货公司的第二门市部,及至1956年宁波百货将第一、第二门市部分别更名为宁波第一百货商店和宁波第二百货商店,二百由此诞生,此后先后出现了三百、四百、五百、六百。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只有二百得以存活。

1988年,宁波首家大型现代化商场华联商厦开业。1至6层经营面积达1.3万平方米、经营商品多达3.5万种的华联商厦一举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场之一。

继华联商厦之后,1993年底,经营面积为1.15万平方米的宁波新江厦商城在江厦桥东侧亮相。新江厦商城的出现标志着中山东路商业街跨过奉化江,结束了宁波原江东区域没有大型百货商场的历史。新江厦商城在上世纪90年代也曾一度辉煌。1997年-2000年,是新江厦商城的巅峰时期,单店年均销售额达到5亿元。

1994年底,由上海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为主投资的宁波长发商厦亮相中山东路,成为全市首家专营中高档商品的大型精品百货。

争相入驻中山东路的头部百货,也实实在在地创造了本土闪闪发光的商业业绩,迎来了发展的巅峰。

纵观上世纪90年代,宁波商业发展迎来高潮。1992年—1996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出现了第二个更加迅猛的井喷期,总量从54.98亿元暴涨为226.82亿元,4年增长了3.13倍。到199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40倍。

这是属于中山东路的黄金十年,也是属于宁波本土商业的黄金十年。

1999年的宁波中山东路,中山路历来以商业发达而闻名,号称浙东第一街。

02

“四大天王”只剩二百

巅峰之后,或是英雄迟暮,或是再创巅峰。

然而宁波本土商业的命运却是前者。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外来商业进军宁波的节奏紧锣密鼓,并且以新业态、新品牌、新的经营模式进驻,商业能量也越来越大,给本土商业品牌带来了较大冲击。

1998年,香港新世界百货江东店开业,这是宁波百货的首家外资企业。

2000年,银泰百货开始进驻宁波,之后,银泰百货宁波天一店、东门店、鄞州店、江东店先后开业,并且直到今天已经成为宁波的百货“龙头”。

2006年,万达广场入驻宁波,这是宁波商业的首座购物中心,万达的到来让鄞州从“荒野”逐步走向“第二商圈”。

2012年-2017年,印象城、来福士广场等均是这个阶段进入宁波开始遍地开花。

此后,阪急百货、华润万象城等刚刚开业的项目,又一次改变了宁波商业的发展格局。

在外来商业力量和新经营模式、新业态的持续冲击下,“四大天王”也渐渐失去了往昔风采。

在“四大天王”中,最早离场的是华联商厦,即新华联商厦的前身。

2000年,宁波华联(600683.SH)公告亏损。中国银泰投资公司收购了23%宁波华联的国有法人股,从而实现了对宁波华联的控股。华联商厦更名为宁波银泰百货,600683的股票名称也更改为“银泰股份”。

2001年,原宁波华联所属公司浙江华联商厦有限公司在中山东路上择新址,经营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宁波新华联商厦亮相。也因此,新华联商厦被不少宁波人理解为华联商厦的记忆延续。

2006年6月,宁波长发商厦的原东家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百联集团股份公司正式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2006年7月1日,宁波长发商厦由百联接手全面经营管理工作,并将“长发商厦”更名为“东方商厦”。由此,长发商厦作为本土商业品牌淡出人们视野。

2014年,在中山东路经营了8年之久的东方商厦停业改建。2019年,东方商厦打出“江荟151”的新店招再度回归。运营团队依旧是上海百联旗下的宁波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全新亮相中,江荟151开始“去百货化”,将1-2楼的最大营业面积引入了日本家居卖场尼达利。管理方也表示,此轮升级改造,最大的变化就是去百货化,定位更偏向于类购物中心。

2018年6月,陪伴了宁波人25年新江厦商城停止营业,管理方正式放弃百货业态,将1-3层整体租给了北京银行。

而随着本周新华联商厦的闭店,宁波中山东路上的宁波本土商业“四大天王”,仅剩余宁波第二百货一家。

可以说,不管是在品牌力度还是在业态形式上,宁波的本土商业品牌都落了下风。

03

本土商业品牌能否凤凰涅槃?

近来年,“宁波商业转型升级”一直是业界热议的话题。

2017年6月,新华联商厦启动声势浩大的“换脸工程”,下决心夺回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再往前追溯,宁波第二百货在2016年完成了外立面升级和内部业态配比的调整。而新江厦商城也曾多次尝试。2009年,新江厦曾尝试在原有百货业态的基础上增加餐饮、娱乐项目对业态进行丰富,但由于硬件条件限制,难以做出大刀阔斧的改动,收效甚微。

在大型商业广场和新兴商业体的两面夹击下,宁波本土商业品牌渐渐力不从心,整体业绩呈缓步下滑趋势。

在宁波本土商业品牌自救的同时,本地新兴商业力量也在崛起。

2002年,宁波天一广场横空出世。在当时,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囊括百货、超市、家电卖场、餐饮、娱乐等多种商业业态的天一广场,堪称一艘商业“超级航母”,是国内最大的“一站式”商业广场。一直到现在,天一广场依旧是宁波的“第一商圈”。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别于传统的商业形态,天一广场首次使宁波以商业街为特色的商业中心向以商业广场为核心的商业中心转变,打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核心商圈。其中,由宁波城投公司开发的国际购物中心和酷购商城是天一广场内部重要的购物中心,也是宁波本土的商业体。

2009年9月,由宁波城投公司打造的和义大道购物中心正式开业。当时被誉为“宁波的香榭丽舍大道”,LV、爱马仕等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由此首入甬城,塑造起宁波商业的“至高点”。退台式的建筑特色,层层叠落,临江而立,使得和义大道成为宁波江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宁波城市的新地标。

2016年,由宁波企业浙江恒威集团全力打造的海曙恒一广场开业,成为宁波本土商业品牌的新势力。这是宁波制造企业进军商业的一个风向标之作。10万平方米的海曙恒一广场定位“地铁购物中心”,其最大的亮点就是与轨道交通2号线地铁站无缝衔接直通连接,深度释放地铁的巨大商业价值。这是宁波继世纪东方商业广场、来福士广场之后第三个的地铁广场。此后,浙江恒威集团又开发了恒一广场江北店、恒一广场高桥店、城市恒一广场。这也是宁波本土商业较有规模的连锁品牌了。

然而,与印象城、来福士广场、万达广场不同的是,宁波本土商业品牌都未能在本地竞争中占据优势,也没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化扩张。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

对于宁波本土商业品牌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强者恒强”的江湖地位,宁波市商务局消费促进处处长尹秋平分析认为,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从大环境来看,这几年实体商业整体受线上平台的冲击是比较大的,无论是已经在走下坡路的百货业态,还是已经过了高峰发展阶段的购物中心业态,很大部分的份额都被电商吃掉了。尤其是百货业态,由于主营服装等零售品类,电商的替代效应更是明显;

其次,从地域文化来看,宁波商业经营团队走出去、做连锁这方面的意识并不强,“小富即安”形成了发展的明显瓶颈;

另外,近年来宁波本土商业也确实没有跟上新的消费潮流和变化,对宁波本土商业品牌而言,做新消费并不是强项。

近代宁波人曾开创“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的繁华,有“无宁不成市”之说,也涌现出包玉刚、董浩云、虞洽卿、严信厚等站在时代前沿的工商业巨子。如今,在消费升级和新国货崛起的浪潮之下,宁波本土商业品牌能否因时而动,凤凰涅槃,再创辉煌?

END

文字:史娓超、诸辰、殷浩

一审:诸辰 二审:殷浩

三审:周立明 终审:刘雄飞

● 东南汇

工业“元宇宙”即将爆发!未来制造业有哪些变化?宁波这场大会透露出重磅信息……

● 宁波时尚消费力如何?最新城市排名来了

特别声明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号原创稿件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