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的模式「产业扶贫新模式」

互联网 2023-04-04 08:07:17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电商扶贫的模式「产业扶贫新模式」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电商扶贫的模式「产业扶贫新模式」,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报记者 谢利

通讯员 冯薇

在手机上熟练地操控几下,不远处一架航空飞行器嗖地一声腾空而起,在人们的视线中盘桓片刻后消失在远方……黄忠文一边观察着手机屏幕上传来的图像,一边对记者讲述着:依靠苗木种植为生的汉塘村民,这两年借助互联网把生意做到了国内外,如今苗木种植面积超过80多万平方米,全村一年的网络销售额达到1.6亿元。

“眼下正是销售旺季,村民们都忙着接单打包发快递,这高科技产品就派上用处了。”黄忠文说,自从有了无人机,每天用它监控基地和苗木生长情况,省时又方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个地处广西灵山县偏远山区、曾经的贫困村庄,如今已经成了全国知名的“电商村”——从2008年开始,在黄忠文的带领下,全村1050户人家竟然开了230家网店。电子商务为汉塘村的苗木打开了销路,也让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黄忠文和乡亲们的创业故事甚至吸引了好莱坞导演专程率队前来拍摄纪录片《互联网改变中国》。而黄忠文本人也从一名普通农民,成为远近闻名的优秀创业青年和电商扶贫带头人。

返乡创业变身“电商达人”

2007年,在广东打了6年工却没有攒下什么钱的黄忠文回到家乡,干起了果苗、树苗的种植培育。开始的时候,因为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狭窄,辛苦一年,产品价格被压得很低仍然卖不出去……面对滞销的苗木,黄忠文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网上卖苗木。

2008年,黄忠文用借钱攒的一台电脑,外加一部手机,在阿里巴巴上注册了网店,正式开启了他的电商创业梦。“从我小时候起,我们村的花果树苗种植就小有名气,荔枝、龙眼、芒果、枇杷等加起来有200多种。”黄忠文说。然而,苗木网销最初并不被买家所认可。“人们担心花果树苗会因为包装、运输等问题出现破损,得不偿失。”那时候,黄忠文的网店一天只能卖出几棵树苗。

通过反复试验、多次改换包装,并且将苗木从地里选定到包装运输的全过程拍摄下来在网店直播,黄忠文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他的网店浏览量和下单量节节攀升,有时候一天能卖出几百棵苗木。“记得当年有一笔120万元的大单,就是一位重庆客户在网上了解我们后直接订货的,这使我对电商更加有信心了。”黄忠文说,一年后,他种植的苗木开始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2009年,黄忠文创办了永发果苗种植场,通过网上销售,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富起来的黄忠文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村里的农户大力发展苗木繁育和销售。“农民有了互联网不愁没销路,但接下来扩大种植规模、通过技术培训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资金投入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据他介绍,目前每亩苗木平均投入3万元,是过去的3-5倍。

为解决种植户和电商贷款难、担保难、服务难等问题,当地灵山县信用合作联社积极利用小额农户贷款资金扶持农户扩大再生产,拓展农户电商线上交易规模和市场,并提供贷款利率优惠政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村45户苗木种植农民获得贷款98万元。

在灵山县联社的信贷支持下,汉塘村各类苗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电商生意火爆,种植户收益可观。“现在果苗市场价格稳定,汉塘村每天能卖出果苗4-6车,一部分农户已开始外出承包土地,贷款扩大种植规模。”陪同记者采访的灵山县信用合作联社工作人员介绍说,“考虑到汉塘村苗木种植和销售的实际情况,我们又推出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业务,每户贷款额度从过去的3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0万元,将进一步满足种植户的资金需求。”

如今,汉塘村许多农户盖起了小洋楼,买了家电和汽车,有的种植户直接做起了电商,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黄忠文电商创业的经历以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迹,被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

搭平台:改变传统销售方式

灵山县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启动电商扶贫工作,改变果农传统销售方式,效果十分明显。

记者来到2015年11月建成开园的灵山县三科电商创业园,看到大大小小的电商公司以及物流配送企业已经进驻园区,每家店铺都在忙碌着。

在一家名为“香下人”的电商公司,记者和店主马凯随意聊了起来。老家是江苏的小马大学毕业后,来到女朋友的家乡灵山,从此爱上这里并入赘成为了“灵山女婿”,凭借计算机专业优势做起了农产品电商。他告诉记者:“这两年当地电商发展很快,灵山被评为2016年度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2年示范期内获得2000万元扶持资金,这些钱主要用于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解决物流瓶颈问题。”目前,他除了农产品销售外,业务范围还扩展到农业种植生产、农副产品渠道供货以及农村电商合作。

记者了解到,2016年灵山县开工建设1个县级综合服务中心和1个县物流配送中心, 8个镇级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以及30个村级服务点。2017年,还将建成11个镇级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50个村级服务点。在三科电商创业园的辐射带动下,灵山目前已形成了“一园三平台四基地”——三科电商创业园,县供销社、县邮政、乐村淘等3个电商平台,广源、至大、威龙、正久等4个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的农村电商发展格局,辐射发展电子商务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

“现在刚好是青黄不接的淡季,再过一个多月,荔枝上市就会忙得很。”马凯说。作为著名的荔枝之乡,灵山的荔枝品种多,种植面积广,年年增产丰收。然而,由于荔枝对保鲜要求高,果期集中在每年高温高湿的六七月份,销售压力较大。

灵山联社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为帮助果农扩大销售渠道、缩短销售时间,灵山联社从去年2月起正式启动电商业务,并首次尝试“果园直供”——精选适宜的品种放到广西农信社利农商城销售,同时积极联系全国其他省联社的电商平台。“上架半个月就卖出1990件,帮6位果农销售荔枝10770斤,销售额达18.6万元。”该人士表示,“果园直供”减少了中间商的费用,直接增加了果农收入,果农每斤增收1-2元。

当地的平王村是灵山联社的扶贫对口帮扶村。全村茂谷柑、沃柑、砂糖橘、黄金橘等各种果类种植面积达到2100亩,过去都是批发商收购或果农自己去水果市场销售。今年果品销售不畅,灵山联社主动联系果农,利用“果园直供”渠道,首批1000件茂谷柑只用了不到5天就销售一空。

“联社的对口帮扶,不仅直接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果农的销售收入,更重要的是为果农打开了电商销售这扇窗,提高了农民脱贫增收的能力。”该人士表示。

金融助力电商扶贫

为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灵山县联社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在信贷支持、平台建设、支付结算手段以及打造电商生态圈等各个方面,给予电商扶贫这一新模式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方面,通过小额农户贷款资金扶持农户扩大再生产,拓展农户电商线上交易规模和市场,并提供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实现农村电商信贷投入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利用利农商城“果园直供”这一农户-农信社-客户供应链模式,解决电商环节中品质、营销、物流、包装、运营、服务、成本等问题,提高农户生产效益。

发展电商离不开高效的支付结算手段。早在2013年,灵山县联社就实现了便民点在全县389个行政村的全覆盖。近一年来,他们大力推介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业务,方便农户日常支付结算,推动电商扶贫的健康快速发展。记者了解到,今年他们还发起电商扶贫生态圈组织,组建电商生态圈微信群,致力通过建设生态圈密切与本地电商的沟通联系,获取行业最新动态资讯,达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服务农户的目的。

“电商的出现对传统农户供销模式产生了很大冲击。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我们必须顺应市场的发展,不断延伸服务触角,通过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广西农信社电子银行部负责人对记者说。

该负责人介绍,为打造“金融 电商”扶贫新模式,广西农信社从去年开始,通过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生态联盟,助推部分农产品产业升级,提高贫困农户资金回笼能力和还款能力。同时按照“互联共享,合作共赢”理念,与湖北省联社、天津农商行、成都农商行、长春发展农商行等机构建立了农村电商购销联盟,共同抱团将电商扶贫业务做大做强。

针对农村电商技术人才不足,农民对电脑操作不熟练,农村电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广西信用社还加大互联网电商宣传力度,结合“普惠金融村村行”活动,送服务上门,细分客户,以农村产业集群、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20-50岁人群为重点推广对象,与各县电商办联合宣传电商支持政策,手把手教农户学习使用利农商城等电商平台。同时引导其通过移动支付办理资金结算等金融业务,现场帮农户开卡,办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演示使用流程。

去年,通过利农商城及其合作渠道,广西农信社助推区内特色农特产品远销全国25个省、市,实现销售额730多万元,得到了农民、政府、合作社、电商企业的肯定和赞扬,为当地农户脱贫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