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企业运用了什么创新思维方式「人类基本思维方式有哪三种」

互联网 2023-04-02 21:43:28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华为企业运用了什么创新思维方式「人类基本思维方式有哪三种」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华为企业运用了什么创新思维方式「人类基本思维方式有哪三种」,希望能帮助到您。

文| 清非

一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企业家主张向西方学习,在全国各地开办企业,试图以发展实业来挽救日渐衰落的国家。他们坚持了三十五年,可惜最后惨淡落幕。这些企业家被后人称为“洋务派”。

百年之后,中国又有一家企业向西方取经,全面引进欧美先进的管理系统,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这家企业叫做“华为”。

历史的巧合,让人惋惜洋务派功败垂成的同时也不禁沉思,为什么华为能成功?为什么是华为而不是别人?

很多企业都希望学习借鉴华为的管理经验,但实际上,华为的管理制度并不是自己原创的,而是花了巨额学费,从欧美各大公司拜师学来的。

而华为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兼收并蓄了各种西方的管理理论,却都能为自己所用,并且用的极好。反观很多企业学习别人,要么水土不服,要么徒有其表、收效甚微。

为什么同样是向别人学习,华为能一年胜十年,而有的企业却总是十年如一日?原因就在于学习方法不对。

企业想要学习华为,不仅要学其“果”,更要学其“因”,得其“魂”。只有掌握了华为的学习思维,摸清其学习的底层逻辑,才能理解华为兼收并蓄成功的原因,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学习华为。

华为原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现书享界创始人邓斌,基于自己在华为工作十余年的切身经历,以及对多位曾参与华为管理变革的“老华为人”的深度访谈,将华为的学习方法总结了出来,其中精髓都在《华为学习之法:赋能华为的8个关键思维》这本书。在书中,邓斌围绕着“华为如何学习别人”,从"跟谁学"和"怎样学"两个维度出发,详尽地阐述了华为持续成长的底层逻辑。对想要学习华为的企业管理者,相信这本书会给你新的启发和思考。

1. 凭“靶向思维”有的放矢,企业学习才有效率。

很多企业学习华为是盲目的,只是觉得人家的方法好就照抄照搬,完全不顾自己的企业是否有完善系统的支持,方法是否适合自家企业。

曾有某咨询公司受一家企业邀请前去调研,这家企业想推行华为的狼性文化,而员工们却态度消极。咨询公司经过调研发现,该企业的员工工资在该地区只能算是中等水平,而且岗位责任大、范围却不明确,绩效管理更是与酬劳脱节。

从员工角度来看,即使像狼一样为企业卖命工作,也无法给自己带来更多好处,自然积极性不高。对比华为用完善的薪酬、股票和晋升制度牵引员工自发奋斗,很显然,该企业自身管理层面的建设并不完善,它目前的经济条件和管理体制无法为员工提供更好的支持。

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学习借鉴不能只看他人的策略和方法,还要去研究这些策略方法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解决哪个发展阶段的哪个问题的。如果企业目前的发展阶段与策略不符,或者企业本身没有这个问题,盲目借鉴别人的做法,只会让自己的企业变得更加混乱。

华为学习别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华为的每一次学习都是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需求去推进的。作为华为的总规划师,任正非十分清楚华为的发展目标,以及每个阶段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华为的学习是"靶向思维",一切以解决瓶颈问题为靶心,找到最好的老师,然后精准复制。

华为发展的初期,人员管理上的混乱一度让任正非非常头痛。于是1996年,华为跟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合益集团(Hay Group)合作,完善了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997年,为了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华为付出高昂的学费跟IBM学习IPD(集成产品开发)。随后,同样解决现实瓶颈问题,华为先后跟IBM、毕马威、普华永道等多家世界顶级公司进行合作,建立并完善了自己的集成供应链和财务管理系统。

在华为建设企业的管理体系时,强调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对老师教的东西全盘接受,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力求完美复刻全球最优秀的管理实践。而当企业的管理框架搭建好之后,华为将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的"专题",请教不同的专家。这时华为不再照搬照抄,而是学习其底层逻辑,随着应用场景的转换,选择不同的答案。

从华为的学习实践来看,学习是有阶段性的,就像盖房子一样,先打好地基再添砖加瓦。企业在效仿华为时,首先应该对自己的企业有清醒的认知,知道自己企业现在是在哪个发展阶段,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然后再去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案。如果企业还处在早期的生存阶段,那么现在学习华为成熟的管理制度就为时尚早。相反地,去学习那些优秀的创业公司,如何利用灵活的团队管理让企业活下来才是明智之举。

2. 用“求渔思维”,打开企业"抄作业”的正确方式。

很多企业都在学习海尔、华为,但往往收效甚微。为何?很多人只是抄了别人成功的"果",却没有复制别人成功的"因"。

每家企业成功的因素都各不相同,也很难复制。就比如,电商行业成功靠的是成本控制和效率,服务行业成功靠的是客户体验。想象一下,如果海底捞忽视自身的行业本质,学习电商的低价促销策略,那结果会是怎样的一场灾难。

众所周知,华为是一家高技术企业,支撑它行业话语权的是其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只是这一点,很多企业无法效仿学习。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行业本质不同,怎样学习他人呢?

答案是"求渔思维"。简单理解就是,掌握钓鱼的规律规则,那么无论你是去河里钓,还是去海里钓,都能轻松地钓到大鱼。这也是孔子所说的举一反三。

"求渔思维"应用在企业的学习实践上,就是学因不学果,学习解题思维而不是题目本身,学其底层逻辑而不是具体做法。

华为在跟老师学习时也经常运用求渔思维,跟咨询顾问一起画知识架构的"房子图",梳理出清晰的规则和逻辑,再进一步填充细节知识和应用场景。通常在顾问离场之前,华为人就已经基本掌握了其中的关窍。通过华为内部的分享,先进的经验很快就应用于实践了。

企业如果要"抄"华为的作业,不妨以"求渔思维"了解华为的成长逻辑,通过分析总结华为的学习实践,摸索出适合自己企业的方法。

这里以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为例。虽然IPD系统看起来复杂,但它的底层逻辑其实是"并行设计"。

通常情况下,一般企业都是"串行设计",即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过程中,一个阶段结束才能开始下一阶段,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较少。

而并行设计则是一竿子插到底,在开发之初就把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因素串在一起,各个环节的人员共同参与产品开发,各个阶段的工作交叉进行,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周期。

如果企业能理解和掌握IPD的底层逻辑,那么无论企业的研发团队是30人还是300人,IPD未尝不可落地实践。同样的,如果企业能跟华为一样建设好管理的基本面,无论是狼性文化、龟性精神,还是美军的铁三角,其实都不妨一试。

对真正的高手而言,万物皆可为师。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万事万物,总结出规律和经验,并为自己所用。而这正是"求渔思维",也是华为成为业界"学霸"的真正原因。

3. 学习"迭代思维”,走出企业自己的康庄大道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家企业能否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看企业是否具有更新迭代、自我超越的能力。

华为向IBM学习干部梯队建设,IBM提出了"人才继任计划"(简称TSP),当时专家建议华为先做一层领导即可。然而三年后,华为的TSP竟做到了五层领导,甚至连专家群体(华为18-23级)的TSP也做了。IBM的专家不禁惊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华为的学习路径其实只有简单的三步: 1.找到最顶尖老师;2.在“硬学”中调整;3.持续迭代、超越老师。

这也正是华为的高明之处。华为的很多学习方法一开始的确是“拿来主义”,但华为人在实践中使用这些工具和方法论时会不断调整,持续优化,超越套路,最终得出自己的答案。

如果企业只会学习借鉴别人,却无法自我迭代、自我超越,那就只是让“外来的和尚”替自己念经。

那么,如何实现自我迭代呢?华为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

首先,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将老师的知识经验内化成组织的知识资产。

知识资产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成熟的方法论、已经体系化的"成熟型知识",一类是还未被总结出来、只存在于少数专家脑中的“探索型知识”。

对于成熟型知识,华为人常常通过"硬学"形成基本的方法论,然后收集起来建立资料库,如:文档库、案例库、知识地图、小萝卜机器人、知识搜索引擎等,供组织和个人随时查阅学习。

对于探索型知识,华为人会想法设法地与知识传递者直接沟通,比如牛人计划、知识交换、知识咖啡、微访谈等。任正非常鼓励华为员工走出去请客,用"一杯咖啡交换宇宙能量”。

这些交流来的知识经验,经过华为内部的总结和分享,最终也变成了组织的知识资产。

其次,注重经验分享与内部传承。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曾说过,企业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

华为非常注重经验的内部分享与传承。在华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导师。导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标杆,更是优秀实践经验的传承者。

华为每次做咨询项目都会采取"顾问 精英 种子"的模式,"精英"指的是干部或专家,"种子"指的是各个部门的普通员工。当项目结束后,这些"种子"回到各自的部门,跟其他人分享顾问的交付件和自己的学习经验。

这些经验经过分享和传承,又一次得到内化和实践,而每一次实践又会产生新的经验教训,之后经过再次总结和分享,知识经验得以不断的迭代更新,组织的学习也进入了良性的循环。

古人云,圣人无常师。华为则是以万物为师,从万事万物上总结规律为自己所用。企业管理者在学习时也应如此,保持开放的心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邓斌在《华为学习之法》一书里也提到,企业学习华为不应是只为了学而学,而是要以它为鉴,思考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发展之路。任正非常常说,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企业的管理者们也要清楚,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复制粘贴,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的事业。成功不是最终的目的地,持续的自我成长才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