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商业化「书法文创」

互联网 2023-02-25 12:40:08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书法商业化「书法文创」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书法商业化「书法文创」,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篇文章是陈博,为某书法、绘画艺术平台 量身设计的商业模式原型及模式原型在企业中实施的组织设计、顶层设计、战略规划、

一、行业分析

1、行业前景

(1)书法绘画艺术培训

我国艺术培训市场规模已经由2008 年的64 亿元发展至2015 年的462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32.62%,其中2015 年较2014 年同比增长16.08%。预计,2018 年整体艺术培训市场规模将超过800 亿元。而音乐培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空间巨大。我国艺术培训市场多以本地艺术学校为依托,具有门槛低、规模小、监管少、竞争恶劣等特征。

艺术培训在基础教育端,因为有着学生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程(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能够创造相对稳定的现金流,但是也会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而在成人培训端,则有着更大的弹性,那么相对于基础教育端,成人艺术培训就会对时间和空间等考量因素具有更大的弹性。所以,无论从基础教育端,还是从成人艺术培训端,艺术教育都将乘着互联网 的东风,借助新的信息技术,获得巨大发展。

(1)书法绘画收藏投资

中国书法和绘画不仅是艺术家才华的表现,也蕴含着时代、社会、民族兴衰成败,透露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从画一只羊、一头牛的具像画以记数记事,到意象画情、画意、画思想发展到抽象的汉字符号和数字,又发展到高度文明时代,又将以中国的汉字和绘画升华到极为高境界的艺术形式,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书法和绘画既有人性审美欣赏,更有历史认知与启示。中国书法和绘画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和自豪的最人性化的民族艺术,与京剧艺术一样,是我国的“国粹艺术”。

书画艺术市场的发展与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积淀等多种因素也有关系。我国书画艺术市场经过近些年的存在和发展,已经基本成型,但是,从市场发展态势来看,由于受到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制约,在书画艺术市场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艺术市场在发展繁荣的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书画艺术市场出现的不良现象同时也增多,商业竞争加剧,经营户之间彼此勾心斗角,甚至赝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了书画艺术市场的形象。不仅损害了画家个体的合法权益,更破坏了中国书画在收藏者中,乃至世界艺术市场的声誉和信誉,阻碍了中国书画行业的健康发展。书画艺术市场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规范和合理的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很多人住进了新居,书画艺术作为装饰居室、美化环境的高品位的艺术门类已成为了一种时尚,这直接导致人们对书画艺术的需求增加。人们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书画艺术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国内藏家、炒家涉足书画投资和收藏,不少藏家认为书画是一种国际性的收藏品,已故的世界级名家作品价格高达百万乃至千万美元,至于在世有成就的书画家作品价格大都动辄在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外国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皇宫、大企业集团都是以拥有名家的书画意味着品位和身价。随着书画艺术市场成熟,藏家也越来越倾向于购买精品,从盲目追求名人作品开始注重作品本身的学术价值和技术含量。

1、行业痛点

书画作伪自古即有之。作伪者受利益驱使,仿制他人作品或窃换真迹或出售获利。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书画作假高潮,分别在宋、明和清末。可见,伪作赝品盛行早已成为中国书画市场中的一大顽症。

上世纪9O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逐渐繁荣,以利益为驱动的书画造假再次沉渣泛起,形成了中国书画造假的第四次高潮。综观中国近十几年来艺术市场发展过程,制假售假、唯利是图的现象触目惊心,作假、批发、炒作、拍卖一条龙,呈现出职业化、集团化的营运特点。书画市场中,因作品真伪问题而引发的争议乃至诉讼时有发生。其实,这些案例只能算是书画市场中大量伪作赝品的冰山之一角,类似的事件不计其数,没被揭露出来的还不知有多少。有的拍卖会上赝品所占比率高达5O%,甚至达到满场拍假,而画廊、画店、书画摊点出售假画也是司空见惯。除作假画外,有的还对画家的画集进行造假,将伪作夹入伪画集内,使伪作以“正规出版”的名义蒙骗购藏者。甚至为了制造假象,还用电脑合成的方式制作作品所有人与画家合影的照片,有的还将伪作放在照片中。大量伪作赝品充斥于艺术市场,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书画的交易无论是对艺术家、购藏者还是中介机构,都是一种伤害。

对艺术家权益的侵犯和对购藏者利益的侵害自不必说,对中介机构来说,出售伪作在短时问内也许能够牟取暴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交易行为不仅会导致艺术市场的混乱,也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另外,“假作真时真亦假”,如果鱼目混珠、真赝不分,真品也会由于买家的犹疑而无法售出。中介机构只有树立自己的形象、信誉、品牌,争取和巩固收藏家队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伪作赝品盛行也是阻碍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因素之一。前几年,国际拍卖业巨头之一的苏富比拍卖行就曾以中国书画作品真伪难辨为,由公开声明取消中国书画拍卖,这也为中国艺术市场敲响了一记警钟。不解决“假”的问题,如何向世界弘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如何使中国的艺术市场品走向国际化?

目前中国的书画市场假货横流,伪品猖獗,令人触目惊心。有的私人画廊售假、有的国家级的展馆、纪念馆展出假货,市井之徒制假售假,有的名人也制假售假。目前书画行业的痛点有以下几点:

(1)精品难寻,赝品横行。目前中国书画市场持续低迷,而且十分混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赝品充斥书画市场,精品难觅。一叠拍卖公司图录从表面上看,书画市场并没有收缩,拍卖公司的画册做得一本比一本厚,但是翻一翻里面,能买的没几张,可以这样说,一百张里面能挑出几张就不错了。在这种状况下,当买家盘点自己的收藏品时,发现大部分是伪作,不但得不到美的享受,反而对自己的热情和信心起了极大的摧残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书画市场日益冷清,真正有好东西的藏家一看市场不景气,都不会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导致市场上的精品越来越少,又给造假者和某些拍卖公司以可乘之机,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2)过分包装,假拍屡见不鲜。有的拍卖行和画家在推出拍品时,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过分包装自己和拍品,如有的中青年画家艺术风格并不鲜明,却标榜自己为“虎王”、“猫王”,有的甚至称为“大师”,还有的作品明明是很普通的一般作品,却被吹捧为精品,以此来迷惑消费者。

(3)书画艺术培训费用昂贵,中低收入的书画爱好者支付不起。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书画艺术培训费用少则1万元,多则6万元,这笔费用对于中低收入的书画爱好者来说,学费比较昂贵。

(4)大部分书画艺术家缺少知识变现的渠道。书画艺术家多隐藏于民间,虽然这些艺术家有深厚艺术功底,但是缺少知识变现的渠道资源。目前国内没有一家成熟书画行业产业升级服务平台,给艺术家提供知识变现的渠道资源,给艺术家提供个人品牌包装和推广服务。

(5)大部分书画培训机构缺少稳定师资资源。书画艺术专家出场费用比较高,大部分书画艺术培训机构都是民营,几乎没有资金请专家级别书画艺术家给学员授课。

三、发展趋势

2014年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估计在380亿元,与2013年的438.07亿元的成交额相比有13.26%的下降,如果将香港、澳门、台湾三地市场的成交额计入在内,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年度成交额是623.77亿元,同比2013年的625.52亿元相比基本持平。从这两组数据可以清楚地比较出,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调整是比较明显的,而港澳台市场的成交相对比较稳定。

2015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为244亿元,同比下降27.2% ,成交量同比下降40%,成交率同比下降12.89%。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目前进入到艺术品市场中消费、投资和收藏的个人和家庭大部分属于“高净值人群”或者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经济的放缓会使“高净值人群”和中产阶级在面对将艺术品作为一种个人或者是家庭投资选择的时候会更加的谨慎,并且会动摇一部分本来有意愿介入艺术品市场的人的信心。经济降速尤其是面对可能出现的 “通缩”对艺术品市场行情发展并非是利好消息。

陈博根据书画艺术行业的环境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行业发展趋势:

1、加强“非拍卖”销售渠道的拓展。

近年来,国际拍卖行率先打造私人洽购业务以弥补传统拍卖形式中对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过于公开透明化自身的缺陷。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相继开设了艺廊以方便私人洽购业务的发展。国内拍卖行的动作虽然晚了一步,但很多拍卖机构也在走拍卖与画廊或与美术馆混搭的经营模式。对于私人洽购业务的加强,在未来一年里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应该还会延续。因为私洽是对拍卖的补充,对于渐入瓶颈期的拍卖公司,发展私人洽购业务能有效帮助其业务的增长,从而度过困难时期。

另一方面,随着新生代的崛起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拍卖行业艺术品电商的发展也成为2014年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国际拍卖行佳士得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而苏富比则是选择跟全球最大的电商之一ebay直接合作。保利拍卖公司董事长赵旭认为:“艺术品行业的两个翅膀是艺术品金融与艺术品电商”。

拍卖公司借助电商提高流量及影响力,而电商也有效借助拍卖公司的专业与品质保障,从而实现双赢。两相合作在2014被广泛关注。赵旭指出,淘宝在与保利合作以后,2013至2014年的成交额大踏步地跨越,紧接着荣宝和匡时也加入其间。整合拍卖资源与电商资源,搭建艺术品交易平台是是未来继续发展的方向。

2、即做市场,也做教育。

综合性的平台不仅让传统的拍卖形式转变为多元的销售渠道,艺术交易链条进一步获得拓展。然而今天的拍卖公司还投注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看似“非盈利”的事情上——教育——为艺术市场做铺垫。

各拍卖行不仅在拍卖征集和拍卖品类上费尽心思,还在预展视觉传达和营销方面更下功夫。预展、论坛、私恰、微视等多管齐下,在为拍卖增彩的同时,吸引买家关注到拍卖行精心设计的拍卖专场中来,让观者在观赏作品的同时,接受学术的熏陶。各拍卖公司推出学术拓展等一系列活动,意在聚集人气,吸引新老藏家。例如中国嘉德推出“春拍紫砂赏-宜兴紫砂器鉴赏”、“85新潮运动:历史的定位和价值”等三期讲座及“微电影——带您不一样的拍卖体验”;北京保利“2014春•保利中国艺术周”、微视“保利2014春拍•你从未见过的布展场面”;北京匡时“艺术体验季”。苏富比自进驻北京以来的拍卖中并不以春秋拍命名,而直接更名北京艺术周,拍卖只是其中一项,同时进行的还有展览、论坛、讲座,苏富比教育学院亦会参与其中。佳士得亦是如此。在采访国内外多位拍卖行的掌门人的时候,他们都有这样的共识:拍卖本就是公开的平台,拍卖的任务并不仅仅是回馈市场需求,而更多的应该是引领市场,尤其对于那些开发不全面或者还不成熟的市场。

总而言之,拍卖的外延在扩大,拍卖的生意想要做好也不再那么单纯。传统的拍卖室内竞价的商业模式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500余年,但是这个古老的商业模式到了今天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下艺术市场之需求,拍卖行业为了能够更好的立足和发展,更多的努力便是倾注在了“非拍卖”的业务上,而这一趋势明显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3、书画艺术行业,即将出现3-5家“书画价值传递”垂直平台。

依据未来组织形式是平台 创客个人的发展趋势,陈博认为未来3-5年,书画艺术行业即将出现3-5家有一定规模的书画价值传递的垂直平台。

A、书画艺术价值传递平台是指能够帮助书法、绘画艺术家知识变现的服务平台。

B、书画艺术价值创造个人是具备一定艺术功底的书法、绘画艺术家。

四、陈博提出创新的价值主张。

基于对商业环境分析的行业痛点和行业发展趋势,陈博给某书法绘画艺术平台设计了创新价值主张原型,详细内容如下:

A、18个课时《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专业系列微课》,让你成为优秀的商业模式架构师。

B、添加微信 carrerworker,由《商业模式梳理工具》图书作者 陈博 亲自指导。